新型温控仪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3934发布日期:2019-06-12 00:0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新型温控仪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仪,尤其是一种新型温控仪表。



背景技术:

温控仪表作为一种应用于各行业温度控制领域的通用设备。在现有技术中,是由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送至温控仪内部进行信号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对被控对象的温度进行控制。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接线端子裸露在环境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使温控仪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温控仪表,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温控仪表,包括温控仪本体,所述温控仪本体包括显示屏和壳体,所述显示屏上设有数显部和温度调整键,所述壳体一端连接有显示屏,一端设有接线端子和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壳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防护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周向设有凹槽,所述防护盖与壳体连接的对立端设有与通孔连通的通槽,所述防护盖上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挡盖,所述挡盖上还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上设有挡件;所述挡盖与防护盖卡扣连接,且可相对防护盖转动。

所述卡扣连接为挡盖上还设有倒扣,所述倒扣均匀固定在防护盖朝向接线端子的面上,所述挡盖的另一面上固定有拉环。

所述倒扣选用橡胶材质。

所述挡件与拉环设置在同一面上,挡件铰接固定在挡盖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接线端子裸露在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该新型温控仪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防护盖遮挡接线端子,降低安全隐患;凹槽将电线卡在其内,方便分辨电线;挡盖可根据修理情况控制电线位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13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13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盖7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盖7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控仪本体;2、显示屏;3、壳体;4、数显部;5、温度调整键;6、接线端子;7、防护盖;8、通孔;9、凹槽;10、通槽;11、挡盖;12 、“U”型槽;13、挡件;14、倒扣;15、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于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温控仪表,包括温控仪本体1,所述温控仪本体1包括显示屏2和壳体3,所述显示屏2上设有数显部4和温度调整键5,所述壳体3一端连接有显示屏2,一端设有接线端子6和防护盖7,所述防护盖7与壳体3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防护盖7上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上周向设有凹槽9,所述防护盖7与壳体3连接的对立端设有与通孔8连通的通槽10,电线通过通槽10移出通孔8使维修人员方便对损坏电线进行修理,所述防护盖7上设有与通孔8相配合的挡盖11,所述挡盖11上还设有“U”型槽12,“U”型槽12用于和凹槽9对应,使凹槽9内的电线能移出凹槽9外,所述“U”型槽12上设有挡件13,挡件13用于在不使用时防止电线滑出 “U”型槽12;所述挡盖11与防护盖7卡扣连接,且可相对防护盖7转动, 挡盖11用于阻挡凹槽9内的电线滑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所述卡扣连接为挡盖11上还设有倒扣14,所述倒扣14均匀固定在防护盖7朝向接线端子6的面上,所述挡盖11的另一面上固定有拉环15,倒扣14用于卡在通孔8内,使其不会轻易从通孔8内掉出,拉环15用于在不使用挡盖11时将挡盖11从通孔8内拔出。

所述倒扣13选用橡胶材质。

所述挡件13与拉环15设置在同一面上,挡件13铰接固定在挡盖11上。

工作原理:

首先,安装时,通过合页连接将防护盖7连接在壳体3上;

进一步的,将电线一端连接在接线端子6上,一端从凹槽9内穿出;

进一步的,如附图6所示,将防护盖7扣在通孔8内,使倒扣14扣在防护盖7内;

当有电线需要需要维修时,首先将防护盖7整体绕铰接点打开;其次将挡件13向上摆动打开“U”型槽12的通道,且旋转到需要维修的电线(即凹槽9)的位置,最后将对应凹槽9内电线移至“U”型槽12内,相对防护盖7旋拧挡盖11,电线跟随“U”型槽12滑出通槽10。最后对该电线拆卸维修或者安装状态下维护维修。

正常状态下,“U”型槽12对准通槽10,且将挡件13放下挡住“U”型槽12的通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接线端子裸露在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该新型温控仪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防护盖7遮挡接线端子6,降低安全隐患;凹槽9将电线卡在其内,方便分辨电线;挡盖11方便将整洁的,且可以单独取出需要维修或维护的电线。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