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5494发布日期:2019-07-17 05:49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梅毒感染检测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因其透明,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梅毒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性病,在中国发病率又有所回升,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分为获得性梅毒与胎传梅毒,获得性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胎传梅毒由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从脐带血循环传给胎儿,可引起胎儿全身感染,梅毒螺旋体在胎儿内脏及组织中大量繁殖,可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

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为凝集法,将梅毒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上,这种致敏粒子和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应,由此可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并可以测定抗体效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测定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而提供一种便于各类医疗机构能够普遍应用的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将所使用的的试剂均放在检测试剂盒内,便于储存、运输、检测,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盒体及与其一侧边弯曲连体的盒盖,盒体内放置有试剂架,试剂架上形成有11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插孔,插孔上分别容纳1个有阳性对照试剂瓶,4个致敏粒子试剂瓶,4个未致敏粒子试剂瓶,溶解液试剂瓶,血清稀释液试剂瓶。所述试剂架为三层结构,上层和中间层形成有插孔,底层为试剂瓶支撑层,更便于试剂瓶固定,其上层为阶梯型,分别形成有一定间隔的圆形插孔,分别容纳阳性对照试剂瓶,致敏粒子试剂瓶,未致敏粒子试剂瓶,溶解液试剂瓶和血清稀释液试剂瓶。所述试剂盒和试剂架材料可以为纸质或硬质塑料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试剂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试剂架与试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 2.盒盖

3.阳性对照试剂瓶 4.致敏粒子试剂瓶

5.未致敏粒子试剂瓶 6.溶解液试剂瓶

7.血清稀释液试剂瓶 8.插孔

9.试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和及与其一侧边弯曲连体的盒盖(2),盒体(1)内放置有试剂架(9),试剂架(9)上形成有11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插孔(8),插孔上分别容纳有阳性对照试剂瓶(3),致敏粒子试剂瓶(4),未致敏粒子试剂瓶(5),溶解液试剂瓶(6),血清稀释液试剂瓶(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为所述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其内部放置的有一试剂架,其上层为阶梯型,分别形成有一定间隔的圆形插孔,试剂架分为三层,上层和中间层形成有插孔,更便于试剂瓶固定,底层为试剂瓶支撑层,试剂盒与试剂架材料可以为纸质或硬质塑料制成。

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为:用微量滴管(或加样器)将血清稀释液滴入微量反应板第一孔中,共计4滴(或100μL)从第2孔至最后一孔各滴1滴(25μL);

用加样器取样25μL至第1孔中,再用加样器做倍比稀释至最后一孔;

在第3孔中加入1滴未致敏粒子,从第4孔至最后一孔各加1滴致敏粒子;

混合30秒钟,加盖后于室温水平静置,2小时后(或至次日)观察并记录结果。

反应图像的判定:

(-):粒子成钮扣状聚集,呈现出外周均匀且平滑的圆形。

(±):粒子成小环状,呈现出外周均匀且平滑的圆形。

(+):粒子环明显变大,其外周边缘不均匀且杂乱地凝集在周围。

(++):产生均一凝集,凝集粒子在底部整体上称膜状延展。

判定基准:

阳性: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80以上)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时,最终判定为阳性,且将显示出反应图像为(+)时的最终稀释倍数作为抗体效价。

阴性:无论未致敏粒子呈现何种反应图像,只要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8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时,最终判定为阴性。

保留:未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且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8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时,最终判定为保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