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2233发布日期:2019-06-29 00:3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安全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重要公共场所诸如机场、海关、轨道交通站点等对大宗物品的安全检查日益重视,特别是针对航空货运领域的物品检测更是严格。

为了提高安全检查的效率,以X光机作为辐射源的辐射图像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安检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通过在例如机场安检通道入口以及其他需要对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物品检查现场、检查道口等位置安置包含上述辐射图像系统的安全检查设备,能够对行李箱等物品进行扫描检测,以排除安全隐患。具体地,待检测物品通过输送装置平稳地进入安全检查设备的检测通道中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辐射图像系统向检测物品发射检测射线,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同时,由探测器将接收到的穿过检测物品后的检测射线转化成电信号,从而生成辐射图像并在显示装置上进行显示,以便于根据辐射图像观察物品的密度分布情况进行物质识别。

目前使用单通道检测设备完成检测工作。但单通道检测设备检测速度慢,这样会影响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尤其在客流量较大时,会造成客流堆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检查设备,能够提高物品检测效率,自身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安全检查设备,其包括:

支撑本体,支撑本体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支撑本体且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用于向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发射第一检测射线;第一探测装置,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均设置有第一探测装置,第一探测装置用于接收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一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射线源,第一射线源能够同时向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发射第一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射线源,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射线源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发射检测射线、且至少一个第一射线源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发射第一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内均设置有第二探测装置,第二探测装置用于接收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二检测射线,其中,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一个第二射线源,第二射线源位于支撑本体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与容纳空间相对应设置,第二射线源能够同时向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发射第二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射线源沿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互错开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和第二探测装置,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内均设置有第二探测装置,第二探测装置用于接收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二检测射线,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射线源,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射线源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并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发射第二检测射线、且至少一个第二射线源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的上方或下方并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发射第二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两个以上的第二射线源沿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互错开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用于输送被检测物品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内,第二输送装置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当被检测物品进入第一检测通道和/或第二检测通道中时,控制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第一检测射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由控制装置发送的对被检测物品检测后生成的辐射图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包括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两个检测通道。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置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发射射线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从而使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能够同时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进而提高安全检查设备的检测效率(即检测物品的通过效率)。另外,相对于以往在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而在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之间设置射线屏蔽装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之间的方式,能够取消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和第二检测通道的射线屏蔽装置,从而有效缩小安全检查设备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也即安全检查设备的水平宽度,进而缩小了安全检查设备的占地面积,有利于提高安全检查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安全检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安全检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又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再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另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又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再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0、支撑本体;100、容纳空间;

101、第一检测通道;102、第二检测通道;

20、第一射线源;

30、第一探测装置;

40、第二射线源;

50、第二探测装置;

X、水平方向;Y、竖直方向;Z、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检查设备能够安置于各类安检通道入口处,辅助对检测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实施例中仅以将安全检查设备安置于机场的安检通道入口处,对旅客携带的行李物品进行扫描检测的情况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对检测物品进行安全检测的环境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进行详细描述。图中X方向示意为水平方向,Y方向示意为竖直方向,Z方向示意为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延伸方向。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安全检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全检查设备包括:支撑本体10、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第一探测装置30。

本实施例的支撑本体10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100。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支撑本体10上且位于容纳空间100内。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的方式设置。

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通道101内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内均设置有第一探测装置30。第一探测装置30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第一检测通道101内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内的第一探测装置30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以接收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一检测射线。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内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内,多个探测器模块可以按照阵列形式布置或者按照线性形式排列布置。当然第一探测装置30的具体布置形式需要根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一检测射线的位置确定,只要使第一探测装置30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即能够接收由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一检测射线即可。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探测装置30对应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检测通道101或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一探测装置30被构成为L形(“L形”是指结构的大体形状,在具体描述中并不限定“L形”结构的摆放方向)。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包括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两个检测通道。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100内设置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从而使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能够同时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进而提高安全检查设备的检测效率(即检测物品的通过效率)。另外,相对于以往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而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之间设置射线屏蔽装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之间的方式,能够取消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射线屏蔽装置,从而有效缩小安全检查设备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也即安全检查设备的水平宽度,进而缩小了安全检查设备的占地面积,有利于提高安全检查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本体10整体为框架形结构,作为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支撑。支撑本体1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或铁等材料。本实施例的支撑本体10形成有水平延伸的筒状的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分别具有检测入口和检测出口。在检测入口和检测出口处还可以设置防护用铅门帘(图中未示出),由此使得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被构成封闭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射线源20。第一射线源20能够同时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所包括的一个第一射线源20中的辐射源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进行限制。辐射源可以包括:X光管、电子直线加速器、同位素放射源或中子辐射源等。本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仅使用一个发射功率满足要求的第一射线源20来同时对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生射线,以能够对通过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物品进行检测,从而也减少了发射源的数量,有利于缩小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尺寸,也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用于输送被检测物品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其中,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内,第二输送装置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02内。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能够分别将物品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各自的检测入口传送至检测出口,以完成射线检测。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可以是皮带传送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当检测物品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01和/或第二检测通道102中时,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射线发射装置所包括的一个第一射线源20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显示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显示经由控制装置发送的对检测物品检测后生成的辐射图像。示例性地,显示装置为本地显示装置,其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显示由第一探测装置30和第一射线发射装置配合对检测物品经过扫描检测后所生成的辐射图像。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安全检查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安全检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X方向示意为水平方向,Y方向示意为竖直方向,Z方向示意为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延伸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射线源20,其中,一个第一射线源20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发射第一检测射线、且另一个第一射线源20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两个第一射线源20各自单独工作,互不干扰。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射线源20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第一射线源20仅需要向与其相对应的检测通道中发射第一检测射线,因此每个第一射线源20相对于各自对应的检测通道的距离可以更近,从而有利于缩小安全检查设备整体的水平宽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各自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延伸长度,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一射线源20,以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长度所适配,从而保证第一检测通道101或第二检测通道102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均能够对物品进行射线检测。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射线源20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发射第一检测射线、且至少一个第一射线源20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可选地,三个以上的第一射线源20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对安全检查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图5至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四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X方向示意为水平方向,Y方向示意为竖直方向。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第二射线发射装置。本实施例的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一个第二射线源40。第二射线源40位于支撑本体10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与容纳空间100相对应设置。第二射线源40能够同时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二检测射线。在一个示例中,本实施例的一个第二射线源40发射的射线能够以与水平方向相垂直的扇形射线束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上方。第二射线源40位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大致中间位置。从第二射线源40发生的射线能够平均地一部分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01中,另一部分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02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下方。第二射线源40位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大致中间位置。从第二射线源40发生的射线能够平均地一部分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01中,另一部分进入第二检测通道102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射线源40能够与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两个通道内的检测物品之间相距的距离更短,从而第二射线源40不需要较大的功率即可通过发送第二检测射线穿过检测物品后形成清晰的辐射图像,即,在不增加安全检查设备本身成本的前提下,即可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本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第二探测装置50。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内均设置有第二探测装置50。第二探测装置50用于接收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二检测射线。在一个示例中,本实施例的第二探测装置50包括多个探测器模块。第一检测通道101内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内的第二探测装置50的多个探测器模块对应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设置,以接收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二检测射线。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内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内,多个探测器模块可以按照阵列形式布置或者按照线性形式排列布置。当然第二探测装置50的具体布置形式需要根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二检测射线的位置确定,只要使第二探测装置50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即能够接收由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第二检测射线即可。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探测装置50对应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的多个探测器模块沿第一检测通道101或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两相邻壁面排列布置,使第二探测装置50被构成为L形(“L形”是指结构的大体形状,在具体描述中并不限定“L形”结构的摆放方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上方或下方设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能够使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在对检测物品扫描检测后分别形成两个视角的辐射图像。也就是说,对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当检测物品经过第一检测通道101后,通过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探测装置30生成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而通过第二射线发射装置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探测装置50生成另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同样地,对于第一检测通道101,当检测物品经过第一检测通道101后,通过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探测装置30生成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而通过第二射线发射装置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探测装置50生成另一个视角的辐射图像。

本实施例的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和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各自对应单独的探测装置,相互之间不会出现干涉,使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既可以采用分时方式执行扫描检测工作又可以同时执行扫描检测工作,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能够分别生成两个视角的辐射图像,从而便于判图员对检测物品(例如,旅客的行李物品)进行物质识别,提高判图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判图的准确度,降低了漏判和复检的几率。另外,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上方或下方设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可以由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上方向下或下方向上发射第二检测射线,不会因为检测物品的摆放影响辐射图像的清晰度,则可以根据检测物品的具体形状在输送装置上进行合理摆放,避免出现检测物品在检测通道内翻倒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物品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

本实施例的第二射线源40沿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互错开地设置。以避免由第一射线发射装置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射线之间相互干扰,同时便于在相应的检测通道中对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第一探测装置30以及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第二探测装置50进行合理地布置。

图5和图6所示的安全检查设备中,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射线源20。图7和图8共同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与图5和图6所示的安全检查设备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射线源20。

第四实施例: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对安全检查设备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与上述三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说明。

图9至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四个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X方向示意为水平方向,Y方向示意为竖直方向。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包括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射线源20。一个第一射线源20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还包括第二射线发射装置。本实施例的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射线源40,其中一个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的上方、且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发射第二检测射线,另一个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上方。第二射线源40发射的射线能够以与水平方向相垂直的扇形射线束进入第一检测通道101或第二检测通道102。

在本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中,由于每个第二射线源40仅负责向与其相对应的检测通道中发射第二检测射线,则每个第二射线源40相对于各自所对应的检测通道的安装高度可降低,同时还可以降低功率。

本实施例的两个第二射线源40沿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互错开地设置,以避免由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射线之间相互干扰,同时便于在相应的检测通道中对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第一探测装置30与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相对应的第二探测装置50进行合理地布置。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与图9所示的安全检查设备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的上方,另一个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下方。容易理解地,两个第二射线源40中的一个第二射线源40可以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的下方,另一个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上方。本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相同,故不再加以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与图9所示的安全检查设备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发射源。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与图10所示的安全检查设备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发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射线发射装置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二射线源40,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一检测通道101的上方或下方且能够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发射第二检测射线,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射线源40设置于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上方或下方且能够向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二检测射线。这样,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其它变换形式,同样也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全检查设备通过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两个检测通道之间设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并通过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同时向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发射第一检测射线,以实现两个检测通道同时对检测物品进行扫描检测,进而提高安全检查设备的检测效率。同时由于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两个检测通道之间设置第一射线发射装置,因此能够取消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之间设置的射线屏蔽装置,从而有效缩小安全检查设备的水平宽度,缩小安全检查设备的占地面积。

另外,进一步地在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上方或下方设置第二射线发射装置,使得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能够分别生成两个视角的辐射图像,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检测物品生成的辐射图像进行识别,有效提高识别精度和效率,降低漏判和复检的几率。通过第二射线发射装置由第一检测通道101和第二检测通道102的上方向下或下方向上发射第二检测射线,不会因为检测物品的摆放而影响辐射图像的清晰度,从而可以根据检测物品的具体形状在输送装置上进行合理摆放,避免出现检测物品在检测通道内翻倒而无法准确进行检测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检查的通过效率。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