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震摆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255发布日期:2019-06-26 01:4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马达震摆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特别是一种马达震摆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电机马达在出厂之前,需要对其运行时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马达输出轴的径向跳动度,支撑马达输出轴轴承的端面跳动度是影响马达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马达出厂前必须要进行检测的参数。传统上会由操作人员手持数显杠杆表,将表头部分与工作中的马达接触进行检测,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劳动,而且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提高检测效率,且通用性强的马达震摆检测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马达震摆检测平台,包括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纵向支架2,纵向支架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条导柱3,在导柱3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平台4,在纵向支架2的中部转动支撑有螺杆5,所述螺杆5与移动平台4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杆5的顶端与转动支撑在纵向支架2顶部的手轮6相连,导柱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移动平台4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支杆8,所述两个支杆8分别通过连接架9与数显杠杆表10连接,在支撑平台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导电橡胶支腿11,所述支撑平台1的上端面则设置有三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定位卡爪12,

所述的连接架9包括直接与支杆8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分13,所述第一连接部分1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分14相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分14与数显杠杆表10相连,

所述的定位卡爪12通过螺栓连接在开设于支撑平台1上的定位孔中,所述的定位孔为多组,每一组都由六个共圆的定位孔组成,且不同组定位孔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不同。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马达震摆检测平台,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马达输出轴径向跳动度和轴承端面跳动度检测方式所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检测结构,它利用三个定位卡爪固定马达,并通过一套通过手轮驱动的移动平台结构来驱动两个检测表纵向运动,再加上可活动的连接架,来实现检测表在三维空间上的定位,进而在节省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实现马达输出轴径向跳动度以及轴承端面跳动度的检测。并且这种检测平台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马达震摆检测平台,包括支撑平台1,在支撑平台1上设置有纵向支架2,纵向支架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条导柱3,在导柱3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平台4,在纵向支架2的中部转动支撑有螺杆5,所述螺杆5与移动平台4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杆5的顶端与转动支撑在纵向支架2顶部的手轮6相连,导柱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移动平台4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支杆8,所述两个支杆8分别通过连接架9与数显杠杆表10连接,在支撑平台1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导电橡胶支腿11,所述支撑平台1的上端面则设置有三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定位卡爪12,

所述的连接架9包括直接与支杆8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分13,所述第一连接部分1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部分14相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分14与数显杠杆表10相连,

所述的定位卡爪12通过螺栓连接在开设于支撑平台1上的定位孔中,所述的定位孔为多组,每一组都由六个共圆的定位孔组成,且不同组定位孔所对应的圆的直径不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马达震摆检测平台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需要进行检测的马达固定在本装置的支撑平台1上,具体说是利用三个定位卡爪12将其固定,马达固定后,旋转手轮6,手轮6带动螺杆5转动,此时与螺杆5螺纹连接的移动平台4就会沿着两条导柱3的轴向做纵向的运动,进而带动与其相连的两个数显杠杆表10运动,待两个数显杠杆表10运动至合适的高度后,扳动第二连接部分14,让一个数显杠杆表10的表头与马达输出轴的侧面接触,另一个数显表10则伸入到马达内部,与支撑马达输出轴的轴承端面接触,准备工作结束后,启动马达,马达输出轴高速转动,两个数显杠杆表10分别对马达输出轴的径向跳动度以及轴承端面的跳动度进行检测;

检测结束后,反向转动手轮6,两个数显杠杆表10上升,将检测后的马达从定位卡爪12上拆下,并重新在定位卡爪12上固定一个待检测马达,即可进行下一次检测操作,

如需要对不同规格的马达进行检测,则可以将定位卡爪12利用螺栓连接在不同的定位孔组中,以适应被测马达壳体的外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