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946发布日期:2019-07-19 22:3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测量与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



背景技术:

微氧仪结构通常用于对氧气含量有特别要求的工作环境,相应的用于检测氧气含量的电化学传感器是微氧仪结构的重要部件之一,当被测气体进入测量气室内,测量气室内的传感器会测出气体中的氧浓度,并根据气体的氧浓度不同输出不同的电流信号,通过电路控制板采集和处理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后传递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对信号进行计算并发出相应指令,通过电路控制板及显示系统提供输出。

而现有技术缺少对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保护的装置或方法,由于微量氧测试仪器在工作中不能接触空气或高氧环境,电化学传感器经常曝露在氧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会影响其测试精度且缩短使用寿命,所以目前各大厂家在安装中都采用切换阀或四通阀将传感器与外界隔离开来,用户使用时必须来回手动切换阀体,以达到测量和排空的目的;如果用户操作顺序不当或者管路破损将导致传感器置于高氧环境中,一方面是会给用户再次测量带来麻烦,需要长时间吹扫才能再次使传感器达到测量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是长时间将传感器置于高氧环境中,会缩短传感器寿命甚至损坏传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具有自动隔离的功能,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将传感器保护起来,无需人工干预,解决人为原因的错误或者管道破损造成传感器的损坏,也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包括箱体以及依次设于箱体内并通过管路形成环形连接的第一电磁阀、用于安装传感器的测量气室、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其中,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管路与设于所述箱体上的进气嘴连通,连接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管路与设于所述箱体上的出气嘴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三通接头,其中一个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进气嘴、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连通,另一个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出气嘴、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进气嘴和出气嘴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于两个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气室内的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单元上设有凸伸出所述箱体外的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测量气室置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并设置一个与测量气室并联的第三电磁阀,用于连通进气嘴和出气嘴,使进气嘴与出气嘴之间的气体流动路径共有两条,通过测量气室内的传感器检测被测气体中的氧浓度进而控制三个电磁阀的开合来选择相应的气体流动路径,实现对被测气体的不同流向的控制;在正常测量时,关闭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一和第二电磁阀,使被测气体经过测量气室进行测量,当检测到被测气体中的氧浓度超标,关闭第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三电磁阀,从而将测量气室隔离开来,使被测气体不经过测量气室,将传感器自动保护起来,有效避免了高氧对传感器的损坏;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不需要用户手动干预阀体的切换,防止用户操作错误导致高氧进入,造成二次测量缓慢且不准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的箱体内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的箱体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包括用于容纳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中各个元件的箱体10,在该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第三电磁阀3以及用于安装传感器的测量气室4;上述的第一电磁阀1、测量气室4、第二电磁阀2和第三电磁阀3依次设置并通过管路8形成环形回路连接,即四者的连接关系为:第一电磁阀→测量气室→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

具体的,测量气室4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端41和输出端42,输入端41与第一电磁阀1通过管路连接,输出端42与第二电磁阀2通过管路连接。

具体的,在箱体1的侧面设有两个通孔,在这两个通孔内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输入被测气体的进气嘴5和一个用于排出被测气体的出气嘴6,连接第一电磁阀1和第三电磁阀3的管路与进气嘴5连通,使通过进气嘴输入的被测气体可经过第一电磁阀或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二电磁阀2和第三电磁阀3的管路与出气嘴6连通,使经过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气体均可通过出气嘴排出,从而在进气嘴与出气嘴之间的管路形成两条气体流动路径,分别为测量路径和吹扫路径,其中测量路径的气体走向为“进气嘴→第一电磁阀→测量气室→第二电磁阀→出气嘴”,吹扫路径的气体走向为“进气嘴→第三电磁阀→出气嘴”。

具体的,该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中还包括两个用于连接各个管路的三通接头,其中一个三通接头7的三个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和第三电磁阀3和进气嘴5连通;另一个三通接头7的三个接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电磁阀2、第三电磁阀3和出气嘴6连通,通过三通接头便于三者的组装连接和密封性;该三通接头优选为304不锈钢制成的三通接头,防止三通接头被腐蚀和氧化。

在上述结构中,当全部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测量气室4被隔离开,其内部的传感器不会接触到被测气体;当开始测量时,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开启,第三电磁阀3闭合,被测气体从进气嘴5进入管路,通过第一电磁阀1进入测量气室4,并测量气室4中的传感器实现测量,然后通过第二电磁阀2后到达出气嘴6排出;当传感器检测到被测气体中的氧浓度超标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闭合,第三电磁阀3开启,将测量气室4隔离开来,被测气体从进气嘴5进入管路,通过第三电磁阀3后直接到达出气嘴6排出,被测气体不经过测量气室4,将测量气室中的传感器保护起来,有效避免了高氧对传感器的损坏。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自动控制微氧仪结构,在实施例所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在箱体10内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控制整个结构运作的电控单元9(即电路板),电控单元9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第二电磁阀2和第三电磁阀3电连接,电控单元能够分别控制每一个电磁阀的开启与闭合,实现三个电磁阀的自动开启与闭合,达到使被测气体经过不同回路的目的。

测量气室4内的传感器与电控单元9电连接,被测气体经过测量气室4时,通过测量气室4内的传感器的测量,传感器将测量出的数据通过电信号传输到电控单元9进行处理,电控单元9根据处理结果进而控制三个电磁阀的开合来选择相应的气体流动路径。

具体的,在电控单元9上设有一个电源开关(图中未示出),电源开关凸伸出箱体10外。

在上述结构中,当需要进行测量时,打开电源开关,电控单元9控制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开启,第三电磁阀3闭合,被测气体到达测量气室4经传感器测量将测量数据通过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到电控单元9进行处理;如果被测气体中的氧浓度超标,电控单元9控制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闭合,第三电磁阀3开启,被测气体从进气嘴5进入管路,通过第三电磁阀3后直接到达出气嘴6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电控单元上还设有显示屏和报警灯,显示屏可以显示测量气室中传感器检测出来的数据,同时当被测气体中的氧浓度超标时,通过报警灯报警并提示用户检查管路是否破损或者工艺是否出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