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传感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137发布日期:2019-06-05 23:4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传感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传感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联网产业越来越发达。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现在物联网传感器多为集成式结构,大量的传感器在长期的使用中,容易导致灰尘粘附传感器的外壳及传感器内部,这样容易在操作人员使用导致传感器损坏,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损失,传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排气效果不好也同样会减少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物联网传感模块,包括传感器本体,还包括固定底座、通孔、传感器外壳、信号传输杆、排气孔、防尘纱网,上凹槽、下凹槽、风扇、防震垫与橡胶套,所诉传感器本体的上方两端设有信号传输杆,所述传感器本体外部设有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外壳的一端设有沿传感器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间隔均匀的设有4个,所述传感器外壳的两端下方铺设有防震垫,所述防震垫与传感器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传感器外壳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设有两个,所述通孔贯穿于防震垫,所述传感器外壳的上方设有上凹槽,所述传感器外壳的下方设有下凹槽,所述传感器外壳内部下方靠近下凹槽设有风扇,所述风扇设有两个,所述排气孔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排气孔覆有防尘纱网,所述信号传输杆贯穿于传感器外壳并延伸至传感器外壳的上方,所述信号传输杆与传感器外壳的接触面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下方固接于传感器外壳的上表面,所述橡胶套顶部的直径与信号接收器的直径相同。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感器外壳呈倒立的“T”形。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4个所述的排气孔大小相同,表面均负有与排气孔大小相同的纱网。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部呈长方形。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感器本体为长方形。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凹槽可拆卸连接于传感器外壳的顶部。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信号传输杆呈圆柱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排气孔与风扇的设计可排放传感器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生的热量,防尘纱网可以减少外界的灰尘进入传感器本体,影响使用,传感器本体的两端设有的通孔可方便对传感器本体进行固定,下方设有的防震垫也进一步降低了传感器本体对于防震的硬性,使用性强,橡胶套套接于信号传输杆并固定于传感器外壳的上表面也进一步减少了外界灰尘对传感器的影响,下凹槽的设计防止传感器外壳的底部排放出风扇排出的热量,设计简单合理,上凹槽的可拆卸设计也方便对传感器本体进行检查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孔结构示意图;

1-固定底座;2-通孔;3-传感器外壳;4-信号传输杆、5-排气孔、6-上凹槽;7-下凹槽;8-风扇;9-防震垫;10-橡胶套;11-传感器本体;12-防尘纱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物联网传感模块,包括传感器本体11,还包括固定底座1、通孔2、传感器外壳3、信号传输杆4、排气孔5、防尘纱网12,上凹槽6、下凹槽7、风扇8、防震垫9与橡胶套10,所诉传感器本体11的上方两端设有信号传输杆4,所述传感器本体11外部设有传感器外壳3,所述传感器外壳3的一端设有沿传感器外壳3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气孔5,所述排气孔5间隔均匀的设有4个,所述传感器外壳3的两端下方铺设有防震垫9,所述防震垫9与传感器外壳3为一体结构,所述传感器外壳3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2,所述通孔2设有两个,所述通孔2贯穿于防震垫9,所述传感器外壳3的上方设有上凹槽6,所述传感器外壳3的下方设有下凹槽7,所述传感器外壳3内部下方靠近下凹槽7设有风扇8,所述风扇8设有两个,所述排气孔5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排气孔5覆有防尘纱网12,所述信号传输杆4贯穿于传感器外壳3并延伸至传感器外壳3的上方,所述信号传输杆4与传感器外壳3的接触面设有橡胶套10,所述橡胶套10的下方固接于传感器外壳3的上表面,所述橡胶套10顶部的直径与信号接收器的直径相同,所述传感器外壳3呈倒立的“T”形,4个所述的排气孔5大小相同,表面均负有与排气孔5大小相同的纱网,所述传感器外壳3的底部呈长方形,所述传感器本体11为长方形,所述上凹槽6可拆卸连接于传感器外壳3的顶部,所述信号传输杆4呈圆柱形结构。

将传感器外壳3通过两端的通孔2进行固定,在使用时,风扇8开始工作进行排出热量,排气孔5同时也排出热量,排气孔5与风扇8的设计可排放传感器本体11在使用过程中的产生的热量,防尘纱网12可以减少外界的灰尘进入传感器本体11,影响使用,传感器本体11的两端设有的通孔2可方便对传感器本体11进行固定,下方设有的防震垫9也进一步降低了传感器本体11对于防震的硬性,使用性强,橡胶套10套接于信号传输杆4并固定于传感器外壳3的上表面也进一步减少了外界灰尘对传感器的影响,下凹槽7的设计防止传感器外壳3的底部排放出风扇8排出的热量,设计简单合理,上凹槽6的可拆卸设计也方便对传感器本体11进行检查与维修。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