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粉尘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2274发布日期:2019-08-07 00:5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粉尘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采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粉尘采样器。



背景技术:

粉尘采样器是指在含尘空气中采集粉尘试样的便携式器具。测定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除了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外,也是为了给研究防尘、降尘、除尘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用采样器测尘,是公认的一种准确性较高的办法。它广泛运用于疾病预防、环境监测、劳动保护、安监、军事、科研教学、冶金、石油化工、铁路、建材等部门的卫生监测和评价,专用于测定生产班组工作场所内空气中粉尘平均浓度。

现有的粉尘采样器其采用如申请号为CN201721603673.1“一种防爆型粉尘采样器”的结构,其采用气泵抽气。采用该结构时,气泵振动的厉害,在室外环境使用时,尤其是粉尘堆积较厚的地方,气泵的振动带动整个采样器振动进而扬起堆积的粉尘,导致后续该区域的测试数据偏高,影响采样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室外粉尘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室外粉尘采样器,包括箱体、置于箱体内的抽气装置、通过软管与抽气装置连接的采样头,所述采样头设置在箱体的顶部;

所述抽气装置通过减震装置固定在箱体内,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抽气装置底部的支撑杆、一端套在支撑杆外且另一端固定在箱体底部的套筒、套在套筒外且连接在箱体与抽气装置之间的减震弹簧。

本方案将采样头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在取下滤膜时,滤膜成水平状,避免采样尘土掉落,提高采用数据的准确性。抽气装置与箱体之间采用间接连接方式,减震结构可减小两者的碰撞,减小内部驱动装置震动给箱体带来的振幅,避免扬尘的产生,提高采用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采样头包括采样筒本体、设置在采样筒本体一端的筒盖、用于连接采样筒本体与软管的连接段,所述采样筒本体内固定有第一固定环和与第一固定环贴合压紧滤膜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径和外径不在一个平面上,且所述滤膜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环的外径,所述筒盖包括与采样筒本体相匹配的外筒和置于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径等于第二固定环的内径且内筒的端部与第一固定环贴合,所述内筒的壁厚大于第二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的宽度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侧壁与其外径所在平面直径小于3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设置有压紧柱。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装置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抽气装置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孔,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卡设在导孔内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抽气装置与箱体之间采用间接连接方式,减震结构可减小两者的碰撞,减小内部驱动装置震动给箱体带来的振幅,避免扬尘的产生,提高采用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与抽气装置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采样头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4中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室外粉尘采样器,包括箱体1、置于箱体1内的抽气装置2、通过软管3与抽气装置2连接的采样头,

所述采样头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

如图2所示,抽气装置2通过减震装置固定在箱体1内,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抽气装置2底部的支撑杆51、一端套在支撑杆51外且另一端固定在箱体1底部的套筒52、套在套筒52外且连接在箱体1与抽气装置2之间的减震弹簧5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减震装置有多个且均匀设置在抽气装置2底部。减震装置设置多个,可保证抽气装置的平稳性,也可提高减震效果。

在套筒52上沿其轴向设置导孔,在支撑杆51上设置卡设在导孔内的滑块,滑块与导孔的配合,避免两者脱离,在搬运过程中保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导孔可对称设置在套筒的直径两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如图3、5所示,采样头包括采样筒本体41、设置在采样筒本体41一端的筒盖、用于连接采样筒本体41与软管3的连接段44,所述采样筒本体41内固定有第一固定环42和与第一固定环42贴合压紧滤膜的第二固定环43,所述第一固定环42的内径和外径不在一个平面上,且所述滤膜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环43的外径,所述筒盖包括与采样筒本体41相匹配的外筒451和置于外筒451内的内筒452,所述内筒452的外径等于第二固定环43的内径且内筒452的端部与第一固定环42贴合,所述内筒452的壁厚大于第二固定环43与第一固定环42的宽度差。

滤膜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环43的外径,在安装时,滤膜边沿朝向采样筒本体的开口方向,即向上,便于滤膜的取出和滤膜安装时的平整度,且可对受力飞起的粉尘进行再次收集。第二固定环压紧滤膜,内筒452的壁厚大于第二固定环43与第一固定环42的宽度差,采用本结构的固定环,两者均成喇叭状,采样过程中,滤膜向内凹陷,超出第一固定环42的部分不会与滤膜接触,且该部分吸附的粉尘少且可说没有,取滤膜时,筒盖上不会粘附粉尘,由于内筒的外径等于第二固定环的内径,内筒对粉尘和第二固定环进行隔绝,取下第二固定环时同样不会粘附粉尘,即采用本装置,可保证采样粉尘完全被滤膜吸附,提高采样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后续测试的准确度。未来便于取出第二固定环43且提高滤膜的压紧可靠性,在其上设置有压紧柱431。未来提高滤膜压紧的可靠性,第一固定环42侧壁与其外径所在平面直径小于30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如图4所示,即抽气装置2包括与软管3连通的抽气箱21、两个与抽气箱21连通的抽气管22、置于抽气管22内的活塞23和连接在活塞23上的活塞杆24,所述抽气管22上设置仅允许气体从抽气管22一侧向抽气箱21一侧排放的第一单向阀门25,所述第一单向阀门25与活塞23之间设置与抽气管22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仅允许气体从抽气管22一侧向外排放的第二单向阀门26;两根活塞杆24平行设置且分别设置在齿轮27两侧,所述活塞杆24上沿轴向设置有与齿轮27相啮合的齿,所述齿轮27固定在驱动装置上。所述活塞杆24的一端置于导向筒28内,导向筒的一端为固定端且固定在一壳体内,另一端套在活塞杆外。驱动装置可采样静音电机。

两根活塞杆24设置在齿轮27两侧,齿轮转动时,两根活塞杆24向相反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一活塞杆24在齿轮的驱动下向上移动时,在第一单向阀门25、第二单向阀门26的作用下,该抽气管22开始抽气动作,另一抽气管22开始排气动作;当该活塞杆24移动到抽气管22的最顶端时,齿轮反向转动,该活塞杆24在齿轮的驱动下向下移动时,该抽气管22开始排气动作,另一抽气管22开始抽气动作,从而实现抽气箱21连续不断的抽气,实现粉尘采样。

控制电机匀速周期正转、反转,即可实现采样头一端匀速进气。现有一般在气泵与采样头之间的通路中设置流量传感器,但是,采用本结构,可省去传感器的设置,简化结构设置。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运作,控制装置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开关键和用于对驱动装置启动和停止计时的计时装置。本采用本装置采用如下方法实现流量统计:已知抽气管22的内径R、电机的转速V,计时装置测量电机开启与停止工作之间的时间差T,则流量为π*(R/2)2V*T。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