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测试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7620发布日期:2019-11-25 22:00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性测试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模组。



背景技术:

在连接器的生产领域,端子被插入塑胶本体后,一些有气密性要求的连接器就需要进行气密性测试,检测端子和塑胶本体的配合是否会漏气,传统的测试方法是操作工辅以治具进行人工测试,劳动强度大,且可能会因为操作工的熟练程度等,造成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密性测试模组,只需操作工或机械手辅助装卸连接器即可,劳动强度低,测试结果准确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气密性测试模组,包括支撑座、滑座、滑动板、第一驱动装置、t型顶板、测试板、进气口、第二驱动装置、测试板固定块、第一载座、第二载座、旋转板、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t型顶板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滑座上并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测试板固定块与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并与所述测试板固定块连接,所述测试板固定于所述测试板固定块下侧,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测试板侧面,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旋转板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载座、第二载座固定于所述旋转板两端。

这样当操作工或机械手将连接器放置到第二载座后,第三驱动装置动作,驱动旋转板旋转180°,然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动作,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滑动板滑动,进而驱动t型顶板向上运动,顶住第二载座,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测试板固定块向下运动,这样测试板与连接器接触并密封,然后进气口进气进行气密性测试,同时操作工或机械手将第一载座上的测试完毕的连接器转移走后放置待测试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密性测试模组的主视图;

图中:1、支撑座;2、滑座;3、滑动板;4、第一驱动装置;5、t型顶板;6、测试板;7、进气口;8、第二驱动装置;9、测试板固定块;10、连接器;11、第一载座;12、连接器;13、第二载座;14、旋转板;15、第三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气密性测试模组,包括支撑座1、滑座2、滑动板3、第一驱动装置4、t型顶板5、测试板6、进气口7、第二驱动装置8、测试板固定块9、第一载座11、第二载座13、旋转板14、第三驱动装置15,滑座2固定于支撑座1上,t型顶板5与滑座2滑动连接,滑动板3与滑座2滑动连接,滑动板3上所设置的轨迹槽与t型顶板5上设置的凸轮随动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固定于滑座2上并于滑动板3连接,测试板固定块9与支撑座1滑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8固定于支撑座1上并与测试板固定块9连接,测试板6固定于测试板固定块9下侧,进气口7设置于测试板6侧面,第三驱动装置15固定于支撑座1上,旋转板14与第三驱动装置15连接,第一载座11、第二载座13固定于旋转板14两端。

这样当操作工或机械手将连接器12放置到第二载座13后,第三驱动装置15动作,驱动旋转板14旋转180°,然后第一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8动作,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滑动板3滑动,进而驱动t型顶板5向上运动,顶住第二载座13,第二驱动装置8驱动测试板固定块9向下运动,这样测试板6与连接器12接触并密封,然后进气口7进气进行气密性测试,同时操作工或机械手将第一载座11上的测试完毕的连接器转移走后放置待测试连接器。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