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17705发布日期:2020-09-04 15:46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气田地层划分对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开发程度不断推进,储量动用程度越来越高,老区挖潜成为气藏稳产主要开发手段,但剩余气分布越来越零散,特别是在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储层具有砂体纵、横向变化快,储层物性、含气性差异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剩余气分布研究难度增大,复合砂体研究已不能准确描述剩余气分布,不能满足气田开发。

申请公布号为cn104698496a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小砂体边界判识方法及小砂体空间定量描述方法,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地震剖面识别解释,对地震进行分频处理,提取不同频率段地震属性,应用已知井资料分析,优选与储层、砂体对应效果较好的地震属性,并综合应用地质规律、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对砂体进行精细刻画,该方法能够快速刻画小砂体边界,但由于单期河道砂体厚度薄、物探精度不够,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刻画单期河道砂体边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方法,用于解决由于单期河道砂体厚度薄、物探精度低导致对于单期河道砂体边界的刻画不够精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气藏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目标区域砂体发育特征进行地层格架划分,然后进行单砂体期次划分,从而得到目的层位的单期河道砂体的垂向期次划分;

2)根据单期河道砂体的垂向期次划分结果,将各井位相同层位的测井曲线投影在井位图上,根据测井曲线的形状判断对应井位在单期河道砂体上的位置,从而得到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

3)在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上,根据井位资料,判断井位是否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如果钻遇则根据井位实钻资料进行单期河道砂体的边界刻画,如果没有钻遇,则根据单期河道砂体的宽厚比进行边界刻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目标区域砂体发育特征进行地层格架划分,然后进行单砂体期次划分,根据单期河道砂体的垂向分期结果,从而得到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在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上,判断井位是否钻遇单期河道砂体。解决了由于单期河道砂体厚度薄、物探精度低导致对于单期河道砂体边界的刻画不够精确的问题。

进一步的,步骤1)中,单砂体期次划分采用泥岩隔夹层识别法、标志层等距法、砂体切片法或岩电对比法来实现,有利于提升单砂体期次划分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步骤2)中,结合单期河道砂体期次划分结果,利用“串珠法”将河道中部的砂体依次连接起来,其延伸轨迹指示了河道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的,步骤3)中,井位资料包括直井资料和水平井资料,水平井资料包括导眼井资料和水平段资料;如果水平井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则根据水平段资料进行边界刻画;如果水平井未钻遇单期河道砂体而直井和/或导眼井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则根据直井和/或导眼井的资料进行边界刻画;进一步提高单期河道砂体描述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单期河道砂体期次划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串珠法识别河道延伸方向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直井钻遇单期河道砂体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直井、导眼井没有钻遇单期河道砂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平段实钻资料刻画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为:

根据目标区域砂体发育特征进行地层格架划分,然后进行单砂体期次划分,从而得到目的层位的单期河道砂体的垂向分布;将各单井划分的单期河道砂体对应的测井曲线投影到井位图上,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判断河道走向及对应井位在单期河道砂体的位置,从而得到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在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上,根据井位实钻资料,判断井位是否钻遇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如果钻遇则根据井位资料进行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如果没有钻遇,则根据单期河道砂体的宽厚比刻画单期河道砂体边界。

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目标区域地质情况,在地层格架划分基础上通过单砂体期次划分确定单期河道砂体的垂向分布。

地质情况指的是地层划分的标志层,首先按照目标区域地层划分的标志层进行地层格架划分,在地层格架划分的基础上,然后按照各地层格架内部的标志层进行小层划分,最后在小层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单砂体期次划分。单砂体期次划分的依据是砂体发育特征,包括河道砂体走向、河道宽度、砂体厚度等,针对不同的砂体发育情况,可采用泥岩隔夹层识别法、标志层等距法、砂体切片法或岩电对比法来进行单砂体期次划分。

步骤2:根据实钻直井、水平井导眼井的测井资料进行曲线定位,判断各井所处单期河道砂体的位置以及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

结合单期河道砂体期次划分结果,将同一期测井曲线投至井位图上,根据同一期测井曲线特征在平面上的分布情况判断同一河道中的单井位于河道砂体中部还是边部,其中,光滑箱型及微齿化箱型测井曲线对应的井位于河道中部,漏斗型测井曲线对应的井位于边部,齿化严重的箱型可能位于两期河道交汇处,光滑箱型、微齿化箱型和齿化严重箱型都是箱型曲线,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砂体内泥质含量的多少,泥质含量越高,齿化越严重,储层越不好。通过各井的测井形状可以确定各井在单期河道砂体的分布,为了确定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需要统计处于河道砂体中部的单井,利用“串珠法”将处于河道中部的单井中同层位的砂体依次连接起来,其延伸轨迹指示了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

步骤3:应用密井网解剖与水平段实钻分析手段刻画河道砂体边界,实现对河道砂体的精细刻画。

在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上,根据井位实钻资料,判断井位是否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如果钻遇则根据井位实钻资料进行单期河道砂体的边界刻画,如果没有钻遇,则根据单期河道砂体的宽厚比进行边界刻画;井位实钻资料包括直井资料和水平井资料,水平井资料包括导眼井资料和水平段资料;如果水平井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则根据水平段资料进行边界刻画;如果水平井未钻遇单期河道砂体而直井和/或导眼井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则根据直井和/或导眼井的资料进行边界刻画。当水平井段钻遇到砂体时,若水平井段的延伸趋势与河道砂体走势一致,则可根据该水平井段的实钻资料进行刻画,即根据水平段实钻资料中目的层位砂体变化与砂顶、砂底构造变化趋势实现对单期河道砂体边界的精细刻画;当直井或者水平井导眼井钻遇到单期河道砂体,则该根据其对应的实钻资料刻画单期河道砂体边界,例如,a直井钻遇到的单期河道砂体厚度为10m,b直井钻遇到的单期河道砂体厚度为4m,c直井没有钻遇到,且a、b、c三口井相邻,说明该单期河道砂体的一个边界就在b井和c井之间;当实钻直井和水平井导眼井没有钻遇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则需要统计研究区域目的层位河道砂体宽厚比,通过研究区目的层单期河道砂体宽厚比计算单期河道砂体边界。

在工程中具体应用时,步骤如下:

1)针对目标区域,根据已开发区的地质情况和砂体发育特征按照步骤1的方式,确定目标区域内单期河道砂体宽度约1000-2000m,砂体厚度约3-10m,垂向上划分单期河道砂体期次,在垂向上得到两层单期河道砂体,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期单砂体和第二期单砂体。

2)结合单期河道砂体期次划分结果,将各单井划分的单期河道砂体对应的测井曲线投影到井位图上,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判断河道走向及对应井位在单期河道砂体的位置,从而得到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其中光滑箱型及微齿化箱型测井曲线对应的井位于单期河道砂体中部,漏斗型测井曲线对应的井位于单期河道砂体边部,齿化严重的箱型测井曲线对应的井位于两期河道砂体的交汇处。

统计箱型测井曲线对应的单井,非河道中心的砂体不作统计,利用“串珠法”将位于河道中心的单井中同层位的砂体依次连接起来,其延伸轨迹指示了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对本实例而言,其结果图3所示,带有箭头的虚线表示的就是单期河道砂体的延伸方向。

3)在2)的基础上,在井网程度较高的区域采用密井网解剖刻画单期河道砂体的边界,根据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如果水平井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则根据水平井水平段的实钻岩性资料进行边界刻画,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单期河道砂体中砂体与砂顶、砂底构造变化趋势,结合水平段实钻资料刻画单期河道砂体的边界,结果如图5所示;如果水平井没有钻遇单期河道砂体,而直井、水平井的导眼井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如图4a所示,其中gr为自然伽马曲线(受泥质含量影响),lld为深感应电阻率曲线,则根据直井、水平井的导眼井的实钻资料刻画单期河道砂体的边界;如果直井和水平井的导眼井也没有钻遇单期河道砂体,如图4b所示,则需要统计单期河道砂体的宽厚比,通过单期河道砂体的宽厚比计算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大量统计研究区目的层单期河道砂体宽厚比约148:1,依据该宽厚比和单期河道砂体的厚度,即可估算出单期河道砂体的宽度范围。

4)通过密井网解剖、水平段实钻分析等方法,刻画出目标区域中目的层位的单期河道砂体的宽约1000-1500m,并且新完钻的sp-224井预测在水平段段长约400m处为河道边界,水平段实钻砂岩段长419m,在420m以后为泥岩(其结果如图5所示),充分验证单期河道砂体边界刻画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