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轮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372发布日期:2019-06-22 00:0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轮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轮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轮毂检测设备一般都是将x射线管和成像器分别安装于c型臂的两端,将轮毂放在载物台上,置于x射线管和成像器之间,通过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对轮毂进行探伤,成像器将影像呈现在显示终端。由于射线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在轮毂检测时要将轮毂置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内,以防止射线直接照射到人体上,故而轮毂在检测时不易操作,检测位置不够全面,影响对轮毂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轮毂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轮毂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传送带、与所述传送带相配合的夹爪组件及设于所述安装板一侧的检测箱,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传送带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夹爪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检测箱上设有可做升降运动的第二挡板,所述检测箱底部设有与所述驱动组件相配合的控制组件;将轮毂固定在夹爪组件上后,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将轮毂输送至检测箱内,便于轮毂在检测箱内进行检测;当轮毂运动至检测箱内后,第二挡板往下运动,对检测箱起封闭作用,防止检测箱内的射线射出对人体造成危害,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使第二挡板的下降运动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夹爪组件开始转动,使轮毂在检测箱内做旋转运动,便于射线全方位的照射到轮毂表面,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通过第二挡板的升降运动,轮毂在未进入到检测箱内时第二挡板处于检测箱顶部,避免第二挡板对轮毂的运动造成影响,轮毂在进入到检测箱内后第二挡板处于检测箱侧壁上,在第二挡板的作用下对检测箱起封闭作用,提升检测装置的安全性。

所述检测箱底部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的活动杆、设于所述活动杆一端的支撑弹簧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箱底部的传动板,所述活动杆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轮毂在进入到检测箱内后,第二挡板往下运动与传动板相互配合,使传动板绕着连接点转动预设角度,使传动板与活动杆脱开接触,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活动杆的一端往上运动,从而使活动杆的另一端往下运动,在活动杆的作用下将驱动组件的电源接通,使驱动组件驱动夹爪组件转动,使轮毂在检测箱内转动,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

所述检测箱底部设有与所述传动板相配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传动板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传动板一端设于所述检测箱外侧;固定板对传动板起限位作用,防止传动板位置发生偏移;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相互配合,对传动板的运动状态进行限定,使传动板更好的与活动杆相互配合,使第二挡板的下降运动与驱动组件的工作状态相呼应,便于轮毂在检测箱内的检测工作;将传动板一端设于检测箱外侧,便于第二挡板与传动板的相互接触,使第二挡板在往下运动时更好的与传动板相接触,从而使活动杆运动接通驱动组件电源。

所述检测箱侧壁上设有导轨,所述第二挡板穿设于所述导轨内,所述第二挡板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检测箱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相配合的液压缸;导轨对第二挡板的运动起限位作用,使第二挡板始终贴合着检测箱侧壁运动,便于在第二挡板的作用下对检测箱起封闭作用;通过液压缸控制第二挡板的升降运动,为第二挡板的升降运动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提升第二挡板运动的稳定性。

所述检测箱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活动杆一端设有与所述传动板相接触的凸块;第二通槽与夹爪组件相互配合,夹爪组件可通过第二通槽进出检测箱,避免检测箱对夹爪组件的运动造成阻碍;通过凸块使活动杆更好的与传动板相接触,提升活动杆与传动板的配合效果。

所述夹爪组件包括连接杆、设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第一限位板及设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安装盘,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传送带相配合的传动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带动传动块沿着传送带移动,便于使夹爪组件将轮毂输送至检测箱内;第一限位板与传动块相互配合,提升夹爪组件与传送带的配合效果,防止夹爪组件从传送带上脱出。

所述安装盘上设有十字滑槽,所述十字滑槽内设有四块连接块,所述四块连接块分别设于所述十字滑槽四边上;所述连接块可沿所述十字滑槽内壁移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固定杆;通过固定杆插入到螺栓孔内对轮毂进行固定,减少夹爪组件与轮毂接触的面积,防止夹爪组件对轮毂表面造成遮挡而影响对轮毂的检测效果;在十字滑槽与连接块的相互配合下,使连接块可根据不同孔距的轮毂进行调整,以适应多种不同孔距的轮毂的检测,提升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当轮毂运动至检测箱内后,第二挡板往下运动,对检测箱起封闭作用,防止检测箱内的射线射出对人体造成危害,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使第二挡板的下降运动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夹爪组件开始转动,使轮毂在检测箱内做旋转运动,便于射线全方位的照射到轮毂表面,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夹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夹爪组件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7为图6中的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夹爪组件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9为图8中的c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夹爪组件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11为图10中的d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检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检测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e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4所示,一种便于使用的轮毂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1、设于所述安装板1上的传送带2、与所述传送带2相配合的夹爪组件3及设于所述安装板1一侧的检测箱4,所述安装板1底部设有支撑块13,支撑块为两块,呈对称设于安装板底部,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与所述传送带2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12,安装板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第三传动轮传动配合,步进电机驱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带动传送带转动,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与所述传送带2相配合的第一挡板11,传送带设于第一挡板内侧,第一挡板将传送带包裹在内,所述夹爪组件3可随所述传送带2进入至所述检测箱4内;在对轮毂检测时,将轮毂固定在夹爪组件上,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带动夹爪组件移动,使夹爪组件带动轮毂移动至检测箱位置处,便于在检测箱内对轮毂进行检测;通过机械输送的方式将轮毂输送进检测箱内进行检测,避免在人工搬运时造成x射线管和成像器的关闭,使x射线管与成像器持续运作,延长x射线管和成像器的使用寿命;用传送带与夹爪组件配合对轮毂起运输作用,将轮毂输送至检测箱内,减少工人工作量,避免在轮毂搬运时对轮毂造成损坏,提升轮毂的出厂品质,提升轮毂检测效率;在第一挡板的作用下,与传送带相互配合,对夹爪组件起限位作用,防止夹爪组件从传送带内脱出,提升夹爪组件与传送带配合的稳定性。

夹爪组件为多个,在传送带上协同工作;所述夹爪组件3包括连接杆31、设于所述连接杆31一端的第一限位板34及设于所述连接杆31另一端的安装盘32,所述连接杆31上设有与所述传送带2相配合的传动块33;连接杆穿设于传动块内,传动块置于第一挡板与传送带之间,在第一挡板与传送带的作用下,对传动块起限位作用,同时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带动传动块沿着传送带移动,便于使夹爪组件将轮毂输送至检测箱内;第一限位板与传动块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提升夹爪组件与传送带的配合效果,防止夹爪组件从传送带上脱出。

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4相配合活动槽17,所述连接杆31穿设于所述活动槽17内,所述连接杆31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4上;第一限位板设于活动槽内,当夹爪组件沿着传送带运动时,第一限位板在活动槽内运动,在第一限位板和活动槽的相互配合下,对夹爪组件起固定作用,避免在轮毂固定在夹爪组件上后将夹爪组件从传送带上拉出,便于通过夹爪组件将轮毂输送至检测箱内;当夹爪组件将轮毂输送至检测箱内后,驱动连接杆转动,使连接杆带动轮毂转动,便于对轮毂各个位置上的检测,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

所述安装盘32上设有十字滑槽321,所述十字滑槽321内设有四块连接块35,所述四块连接块35分别设于所述十字滑槽321四边上;所述连接块35可沿所述十字滑槽321内壁移动,所述连接块35上设有固定杆36;通过固定杆插入到螺栓孔内对轮毂进行固定,减少夹爪组件与轮毂接触的面积,防止夹爪组件对轮毂表面造成遮挡而影响对轮毂的检测效果;在十字滑槽与连接块的相互配合下,使连接块可根据不同孔距的轮毂进行调整,以适应多种不同孔距的轮毂的检测,提升检测设备的适用范围。

所述十字滑槽321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323,所述连接块35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323相配合的第一滑块351,所述十字滑槽321内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气缸37,所述第一气缸37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块35相连;所述十字滑槽321内设有与所述连接块35相配合的支撑弹簧322;为防止第一气缸受到损坏,安装槽内设有盖板,盖板置于第一气缸顶部,对第一气缸起保护作用;在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相互配合下,对连接块起固定作用,防止连接块从十字滑槽内脱出,将连接块固定在安装盘上,提升固定杆对轮毂的支撑效果;在第一气缸与支撑弹簧的相互配合下,当对不同孔距的轮毂进行检测时,气缸活塞杆运动相对应的距离,用以调整连接块在十字滑槽内的位置,且四块连接块的运动保持一致,使固定杆更好的与轮毂上的螺栓孔相对应,提升对轮毂的固定效果;支撑弹簧对第一气缸起辅助作用,在气缸复位时使连接块快速复位,便于将连接块固定在十字滑槽的指定位置上。

所述固定杆36内设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固定杆36侧壁上设有固定块361,所述固定块361上设有第一连接板362,所述第一连接板362穿设于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362上设有第二连接板364,所述第二连接板364上设有限位弹簧365;当固定杆插入到螺栓孔内后,往储气腔内通入气流,在气流的作用下推动固定块往外侧运动,第一连接板对固定块的移动起导向作用,防止固定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提升固定块与螺栓孔的接触效果;通过固定块与螺栓孔的配合,对轮毂起固定作用,便于对轮毂的运输;当轮毂检测完成后,将储气腔内的气流放出,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连接板往储气腔内运动,使固定块与螺栓孔内壁脱开配合,便于将轮毂从夹爪组件上取下,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率。

所述固定杆36顶部设有橡胶套363,所述橡胶套363顶部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固定块361侧壁上设有橡胶垫;当储气腔内通入气流后,部分气流进入到橡胶套内,在气压的作用下,使橡胶套产生形变,橡胶套侧壁向外扩张对螺栓孔起限位作用,防止轮毂从夹爪组件上滑出,提升夹爪组件对轮毂的固定效果;橡胶垫对螺栓孔起保护作用,避免固定块在往外运动时对螺栓孔内壁产生过大的挤压造成轮毂的损坏,在橡胶垫的作用下增加固定杆与螺栓孔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提升固定杆对轮毂的固定效果,防止轮毂从固定杆上滑落。

所述第一限位板34内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连接杆3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板311,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板1一侧设有用于驱动连接杆31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检测箱4一侧;第二限位板与第一活动腔相互配合,实现连接杆与第一限位板的可转动连接;当夹爪组件运动至检测箱位置处后,驱动组件与连接杆相互配合,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连接杆转动,从而使连接杆带动轮毂在检测箱内转动,使轮毂在检测箱内做全方位的检测,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53、设于所述安装座53上的第二气缸54、设于所述第二气缸活54塞杆上的传动杆55及设于所述安装板1上的驱动电机14,传动杆一端设有推板552,推板固连于第二气缸活塞杆上,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所述传动杆55相配合的第二通孔16,所述连接杆31上设有与所述传动杆55相配合的传动槽312;当夹爪组件携带轮毂运动至检测箱内后,第二气缸推动传动杆插入到第二通孔内,传动杆与传动槽相互形成配合,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使传动杆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实现轮毂在检测箱内的转动,便于对轮毂做全面的检测,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

所述驱动电机14上设有第一传动轮141,所述传动杆5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141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551,所述第二通孔16侧壁上设有与所述传动杆55相配合的支撑环15;支撑环对传动杆起定位作用,便于传动杆插入到第二通孔内与传动槽形成配合;当传动杆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插入到传动槽内后,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相互配合,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使传动杆带动连接杆转动,为轮毂提供可靠的旋转动力。

所述检测箱4上设有可做升降运动的第二挡板42,所述检测箱4底部设有与所述驱动组件相配合的控制组件;当轮毂运动至检测箱内后,第二挡板往下运动,对检测箱起封闭作用,防止检测箱内的射线射出对人体造成危害,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使第二挡板的下降运动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夹爪组件开始转动,使轮毂在检测箱内做旋转运动,便于射线全方位的照射到轮毂表面,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通过第二挡板的升降运动,轮毂在未进入到检测箱内时第二挡板处于检测箱顶部,避免第二挡板对轮毂的运动造成影响,轮毂在进入到检测箱内后第二挡板处于检测箱侧壁上,在第二挡板的作用下对检测箱起封闭作用,提升检测装置的安全性。

所述检测箱4底部设有第二活动腔47,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47内的活动杆48、设于所述活动杆48一端的支撑弹簧471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检测箱4底部的传动板44,传动板中部铰接于检测箱底部,所述活动杆48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活动腔47内壁上;轮毂在进入到检测箱内后,第二挡板往下运动与传动板相互配合,使传动板绕着连接点转动预设角度,使传动板与活动杆脱开接触,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活动杆的一端往上运动,从而使活动杆的另一端往下运动,在活动杆的作用下将驱动组件的电源接通,使驱动组件驱动夹爪组件转动,使轮毂在检测箱内转动,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果。

所述检测箱4底部设有与所述传动板44相配合的固定板45,所述固定板45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传动板44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传动板44一端设于所述检测箱4外侧;固定板对传动板起限位作用,防止传动板位置发生偏移;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相互配合,对传动板的运动状态进行限定,使传动板更好的与活动杆相互配合,使第二挡板的下降运动与驱动组件的工作状态相呼应,便于轮毂在检测箱内的检测工作;将传动板一端设于检测箱外侧,便于第二挡板与传动板的相互接触,使第二挡板在往下运动时更好的与传动板相接触,从而使活动杆运动接通驱动组件电源。

所述检测箱4侧壁上设有导轨41,所述第二挡板42穿设于所述导轨41内,所述第二挡板42顶部设有支撑板421,所述检测箱4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板421相配合的液压缸43;导轨对第二挡板的运动起限位作用,使第二挡板始终贴合着检测箱侧壁运动,便于在第二挡板的作用下对检测箱起封闭作用;通过液压缸控制第二挡板的升降运动,为第二挡板的升降运动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提升第二挡板运动的稳定性。

所述检测箱4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槽46,所述活动杆48一端设有与所述传动板44相接触的凸块481;第二通槽与夹爪组件相互配合,夹爪组件可通过第二通槽进出检测箱,避免检测箱对夹爪组件的运动造成阻碍;通过凸块使活动杆更好的与传动板相接触,提升活动杆与传动板的配合效果。

支撑座底部设有支撑杆51,支撑杆侧壁上设有连接管52,连接管与第二活动腔相连,连接管内穿设有导线,第二活动腔内设有与导向相连的开关,开关设于活动杆靠近安装板一侧的一端的下方,开关控制第二气缸和驱动电机的电源,当传动板的一端在第二挡板的作用下翘起时,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使活动杆转动,从而使活动杆抵住开关使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便于轮毂的检测工作。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针对的是四个螺栓孔类型的轮毂检测,而并不适用于其他个数螺栓孔类型的轮毂。

在对轮毂检测时,将轮毂搬运至传送带一侧,使螺栓孔对准固定杆,将轮毂装入到夹爪组件上,随后步进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带动夹爪组件进入到检测箱内,轮毂在进入检测箱后步进电机停止工作,液压缸驱动第二挡板往下运动,第二挡板在运动至检测箱底部后接通第二气缸和驱动电机电源,第二气缸将传动杆推入到传动槽内,驱动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使轮毂在检测箱内转动,便于对轮毂进行检测;当一个夹爪组件运动至检测箱内后,另一个夹爪组件运动至初始位置处,故而可在第一个轮毂进行检测时将第二个轮毂装入到夹爪组件上,使第一个轮毂在检测完成后即可承接上第二个轮毂,提升对轮毂的检测效率;轮毂在检测箱内检测完成后,第二气缸驱动活动杆从活动槽内脱出,液压缸驱动第二挡板往上运动,直至第二挡板运动至检测箱顶部后,步进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将检测完成后的轮毂从检测箱内运出,轮毂从检测箱内运出后,将固定杆内的气流放出,使固定块脱开对螺栓孔的固定效果,便于将检测后的轮毂取下,取下轮毂后的夹爪组件随着传送带继续移动,使夹爪组件运动至初始位置处再次起到搬运轮毂作用;步进电机驱动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第一个夹爪组件运动到卸料点位置时,第二个夹爪组件运动至检测箱内,第三个夹爪组件运动至初始位置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