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
背景技术:
皮带传动亦称“带传动”,机械传动的一种,由一根或几根皮带紧套在两个轮子(称为“皮带轮”)上组成,两轮分别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利用皮带与两轮间的摩擦,以传递运动和动力。
皮带传动简单易行,成本低,保养维护也简单,还便于拆换,但皮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力学性能会降低从而导致其使用障碍甚至无法使用,其中高温和设定压力下皮带的耐疲劳性是影响皮带力学性能的一个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包括至少一组测试机组,所述测试机组包括:
测试箱,其用于容置待检同步皮带,所述测试箱内为高温环境;
传动机构,其用于带动所述待检同步皮带随其转动;
施压机构,其用于施加设定的压力于所述待检同步皮带上以使得所述待检同步皮带在该设定压力下持续转到至断裂所维持的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测试主动轮和至少一个测试从动轮,所述测试主动轮由动组带动转动,所述待检同步皮带与所述测试主动轮和测试从动轮连接,所述测试从动轮安装于测试转轴上,所述测试主动轮和测试从动轮位于所述测试箱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动组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的主动轮和与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测试主动轮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通过传动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施压机构包括连杆、连接板、测试涨紧轮以及挂钩,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杆相接的一端部与所述测试箱的箱板通过第一转轴转轴连接,位于所述测试箱内的所述测试涨紧轮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测试涨紧轮与所述所述待检同步皮带的外侧面紧密接触,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测试箱的外侧并悬挂所述挂钩的钩部,所述挂钩的另一端为直杆部并连接有设定重量的重块;优选的,所述钝角的角度为130°-13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挂钩的直杆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重块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挂钩的直杆部与所述重块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测试箱的箱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弧形槽内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该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还包括热风机构,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风扇以及设置于所述测试箱内并面向所述风扇的加热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该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具有第一测试机组和第二测试机组。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测试机组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测试主动轮和一个测试从动轮,第二测试机组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测试主动轮和两个测试从动轮。
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测试机组还包括与所述待检同步皮带紧密接触的涨紧轮,所述涨紧轮位于所述测试主动轮和测试从动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可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同步皮带高温和设定压力下的耐疲劳性,填补了皮带在高温和设定压力下的耐疲劳性测试的空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施压机构的连杆和连接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施压机构的连杆和连接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参见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测试机组,第一测试机组a和第二测试机组b结构大致相同,现以第一测试机组a为例进行阐明,第一测试机组a包括:
测试箱1,其用于容置待检同步皮带,测试箱1内为高温环境;
传动机构2,其用于带动待检同步皮带随其转动;
施压机构3,其用于施加设定的压力于待检同步皮带上以使得待检同步皮带在该设定压力下持续转到至断裂所维持的时间。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测试机组a的具体结构如下:
传动机构2包括一个测试主动轮21和测试从动轮22,测试主动轮21由动组带动转动,待检同步皮带k1与测试主动轮21和测试从动轮22连接,测试从动轮22安装于测试转轴23上,测试主动轮21和测试从动轮22位于测试箱1内。
进一步优选的,动组包括第一电机24、与第一电机24连接的主动轮25和与主动轮25通过皮带连接的从动轮26,从动轮26与测试主动轮21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通过传动轴27连接。
施压机构3包括连杆31、连接板32、测试涨紧轮33以及挂钩37,连杆31的一端与连接板32固定连接,且连杆31与连接板3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连接板32与连杆31相接的一端部与测试箱1的箱板通过第一转轴34转轴连接,位于测试箱1内的测试涨紧轮33与连接板32远离连杆31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35转动连接,测试箱1的箱板上开设有弧形槽11,第二转轴35在弧形槽11内转动,测试涨紧轮33与待检同步皮带的外侧面紧密接触,连杆31的另一端位于测试箱1的外侧并悬挂挂钩37的钩部,挂钩37的另一端为直杆部并连接有设定重量的重块36;优选的,钝角的角度为130°-135°。进一步优选的,挂钩37的直杆部设置有外螺纹结构,重块36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挂钩37的直杆部与重块36通过螺纹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配置重块36的重量,从而施加不同的压力于待测同步皮带上。
该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还包括热风机构5,热风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1、与第二电机51连接的风扇52以及设置于测试箱1内并面向风扇52的加热片53。通过第二电机51带动风扇52转动从而可以加剧测试箱1内的热空气的流动,进而使得测试箱1内的温度均匀地分布。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测试机组b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二测试机组b与第一测试机组a的差别主要在于传动机构,第二测试机组b的传动机构2’包括测试主动轮21’和两个测试从动轮22’,待检同步皮带与测试主动轮21’和两个测试从动轮22’连接,测试从动轮22’安装于测试转轴23’上,测试主动轮21’和两个测试从动轮22’位于测试箱1内。进一步优选的,动组包括第一电机24(与第一测试机组a共用一个电机,可以节约能耗)、与第一电机24连接的主动轮25(与第一测试机组a共用一个主动轮25,可以节约能耗)和与主动轮25通过皮带连接的从动轮26’,从动轮26’与测试主动轮21’设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通过传动轴27’连接。此外,第二测试机组b还包括与待检同步皮带k2紧密接触的涨紧轮4’,涨紧轮4’位于测试主动轮21’和测试从动轮22’之间,涨紧轮设置于转轴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测试机组a和第二测试机组b同时作业的方式,一次性可以测试两条同步带轮,检测其在不同弯曲状态下的耐疲劳性;即将一条待测同步皮带缠绕于第一测试机组a的测试主动轮21和测试从动轮22上,再将另一条同步皮带k2缠绕于第二测试机组b的测试主动轮21’和两个测试从动轮22’上;
第一测试机组a和第二测试机组b的施压机构3同时工作,在每个施压机构3的挂钩37的直杆部上连接有设定重量的重块36,连杆31和连接板32受到重块36的重力作用而绕第一转轴34转动,连接板32转动促使第二转轴35在弧形槽11内转动,进而使得测试涨紧轮33转动一定角度并传递压力于待测同步皮带上;
通过热风机构5使得测试箱1内形成热风的氛围;
第一电机24转动带动主动轮25和第一测试机组a的从动轮26转动,从动轮26转动从而带动测试主动轮21转动,测试主动轮21转动进而带动待测同步皮带转动;与此同时,第一电机24转动带动主动轮25和第二测试机组b的从动轮26’转动,从动轮26’转动从而带动测试主动轮21’转动,测试主动轮21’转动进而带动另一条待测同步皮带k2转动;
通过记录待检同步皮带在高温和设定压力下的持续转动至断裂所维持的时间,以衡量待检同步皮带的耐疲劳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同步皮带疲劳测试机可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同步皮带高温和设定压力下的耐疲劳性,填补了皮带在高温和设定压力下的耐疲劳性测试的空白。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