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1134发布日期:2019-09-17 22:5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属于电子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电子行业几乎每个产品都要经过网络分析仪等仪器的测试,确认电气指标满足要求后方能出货,其中有些多端口复杂器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电气指标测试,反复拆装测试电缆端口与被测件的端口进行不同端口间的电气指标的测试。常见的测试电缆为柔性电缆外部进行多层包裹以保护柔软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不被过分弯折,扭曲,以及挤压损坏。经过多层保护的电缆失去了原本的柔性,变得较粗较硬,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测试电缆与被测件锁紧连接后被翻转移动以便连接其他测试电缆端口与被测件端口,这样就会造成先前两端被连接锁紧的电缆会发生空间扭转,电缆被强行旋转,即使外部存在有保护层,但脆弱昂贵的电缆仍然会被破坏其本身精细的编织结构,造成永久的损伤,直接影响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造成测试电缆无法正常使用。

对于某些各端口设置在不同空间平面的器件来说,在测试过程中就会经常出现前述的电缆被扭转使用的情况,甚至有时被测件在几根测试电缆各自的扭矩作用力下,处于歪斜倾倒状态,无法正常放置在测试台进行测试,这就对现场测试人员产生了很大困扰和不便,遇到此类情况,测试人员不得不将连接好的电缆组件拆卸后重新捋顺放平,使电缆组件在自然状态下再次与被测件进行锁紧连接,然后重新连接测试,这会浪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反复拆装,并且昂贵的电缆易被损坏,甚至可能造成测试数据不真实,造成产品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测试中经常出现的电缆扭转情况,以及反复拆装易损坏电缆,测试数据不真实,造成产品质量事故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测试电缆端口以及被测件通过该阻尼旋转连接器相连,当出现需要扭转电缆的情况时只需将该连接器自身进行旋转即可,测试电缆仍旧保持自然状态而不被扭转,保护电缆不被损坏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包括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导电胶圈3、微型轴承4、锁紧螺套5、挡圈6、第一绝缘介质7、阴极插孔8、连接插孔9、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三绝缘介质11、阳极插针12、卡环13和连接螺套15,所述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均为管体结构,所述第一旋转外导体1沿轴向依次布置端部100、旋转锁紧操作部103、外螺纹部104;所述端部100设置密封圈台阶101,在密封圈台阶101与旋转锁紧操作部103之间设置第一卡槽102,所述第二旋转外导体2沿轴向依次布置头部201、中部202、尾部203,所述头部201外圆柱面设置沟槽204,所述头部201与中部202连接处设置台阶205,所述中部202外圆柱面设置第二卡槽206,所述尾部203的外圆柱面设置螺纹,所述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端部100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管体内壁孔径一致;所述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头部201的外圆柱面与旋转锁紧操作部103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导电胶圈3为环状,内环直径与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端部100、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内壁孔径一致;所述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头部201伸入旋转锁紧操作部103的内壁,导电胶圈3两端平面被夹紧在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之间;所述微型轴承4的内圈穿过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尾部203、中部202,与台阶205接触,所述挡圈6为c型,装配于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卡槽206内,将微型轴承4的内圈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压紧固定;所述锁紧螺套5,分为螺套部501和压紧凸台502,螺套部501的内螺纹与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外螺纹部104的外螺纹相互配合,锁紧螺套5旋紧后,压紧凸台502锁紧微型轴承4的外圈;所述第一绝缘介质7、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三绝缘介质11为圆柱体,沿轴向开有孔径一致的中心通孔,所述第三绝缘介质11、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一绝缘介质7依次布置,所述第三绝缘介质11布置于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端部100的管体内,第三绝缘介质11外圆柱面与端部100的管体内壁过盈配合,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一绝缘介质7布置于第二旋转外导体2管体内,第二绝缘介质10外圆柱面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管体内壁间隙配合,第一绝缘介质7外圆柱面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管体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绝缘介质10中心通孔内装配连接插孔9,连接插孔9两端均为劈槽收口弹性结构,用于和两端的阳极插针12和阴极插孔8的插针端相插合,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三绝缘介质11中心通孔内装配阳极插针12,所述阳极插针12两端均为针型结构,一端与测试用标准连接器阴极对插,另一端用于和连接插孔9的劈槽收口弹性结构相插合,阳极插针12圆柱面上加工有用于固定的倒刺,所述第一绝缘介质7中心通孔内装配阴极插孔8,所述阴极插孔8一端为劈槽收口弹性结构,另一端为插针状结构和连接插孔9的劈槽收口弹性结构相插合,阴极插孔8的圆柱面上加工有用于固定的倒刺;所述卡环13为c型结构,所述连接螺套15内表面一端设置连接螺纹151,另一端设置第三卡槽152,所述卡环13卡在第一卡槽102和第三卡槽152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其中旋转锁紧操作部103的外圆柱面加工有直纹滚花以及扳手位,便于旋转及锁紧。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其中锁紧螺套5的外圆柱面加工有扳手位和便于手工旋转的直纹。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14,由硅橡胶注塑成型,密封圈14套在密封圈台阶101上。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其中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锁紧螺套5、连接螺套15,均由黄铜加工后电镀而成。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导电胶圈3为导电硅橡胶注塑成型。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挡圈6、卡环13由锡青铜加工后电镀而成。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第一绝缘介质7、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三绝缘介质11为聚四氟乙烯加工成型。

前述一种阻尼旋转连接器,阴极插孔8、连接插孔9、阳极插针12为铍青铜加工后电镀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测试电缆需要被扭转的情况下,将第一旋转外导体、第二旋转外导体进行扭转,当手工旋转的扭矩力大于两部分外导体与导电胶圈之间的摩擦力时两部分外导体就会发生相对旋转,该旋转可以使被测件相对测试电缆进行空间位置和方向的变换而不会对测试电缆造成扭转,测试电缆与测试仪器之间仍然可以保持自然状态,从而起到保护测试电缆不被扭转损坏,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阻尼旋转连接器外形图;

图2是阻尼旋转连接器剖面图;

图3是阻尼旋转连接器第一旋转外导体结构图;

图4是阻尼旋转连接器第二旋转外导体结构图;

图5是阻尼旋转连接器导电胶圈结构图;

图6是阻尼旋转连接器微型轴承结构图;

图7是阻尼旋转连接器锁紧螺套结构图;

图8是阻尼旋转连接器挡圈结构图;

图9是阻尼旋转连接器绝缘介质结构图;

图10是阻尼旋转连接器阴极插孔结构图;

图11是阻尼旋转连接器连接插孔结构图;

图12是阻尼旋转连接器阳极插针结构图;

图13是阻尼旋转连接器卡环结构图;

图14是阻尼旋转连接器密封圈结构图;

图15是阻尼旋转连接器连接螺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阻尼旋转连接器,包括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导电胶圈3、微型轴承4、锁紧螺套5、挡圈6、第一绝缘介质7、阴极插孔8、连接插孔9、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三绝缘介质11、阳极插针12、卡环13和连接螺套15。所述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均为管体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旋转外导体1沿轴向依次布置端部100、旋转锁紧操作部103、外螺纹部104;所述端部100设置密封圈台阶101,在密封圈台阶101与旋转锁紧操作部103之间设置第一卡槽102,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旋转外导体2沿轴向依次布置头部201、中部202、尾部203,所述头部201外圆柱面设置沟槽204,所述头部201与中部202连接处设置台阶205,所述中部202外圆柱面设置第二卡槽206,所述尾部203的外圆柱面设置螺纹,所述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端部100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管体内壁孔径一致;所述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头部201的外圆柱面与旋转锁紧操作部103的内壁间隙配合;如图5所示,所述导电胶圈3为环状,内环直径与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端部100、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内壁孔径一致;所述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头部201伸入旋转锁紧操作部103的内壁,导电胶圈3两端平面被夹紧在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之间;如图6所示为微型轴承4,所述微型轴承4的内圈穿过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尾部203、中部202,与台阶205接触,如图8所示,所述挡圈6为c型,装配于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卡槽206内,将微型轴承4的内圈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压紧固定;如图7所示,所述锁紧螺套5,分为螺套部501和压紧凸台502,螺套部501的内螺纹与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外螺纹部104的外螺纹相互配合,锁紧螺套5旋紧后,压紧凸台502锁紧微型轴承4的外圈;所述微型轴承4安装在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之间,保证两者同轴且可以沿轴向自由旋转;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绝缘介质7、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三绝缘介质11为圆柱体,沿轴向开有孔径一致的中心通孔,所述第三绝缘介质11、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一绝缘介质7依次布置,所述第三绝缘介质11布置于第一旋转外导体1的端部100的管体内,第三绝缘介质11外圆柱面与端部100的管体内壁过盈配合,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一绝缘介质7布置于第二旋转外导体2管体内,第二绝缘介质10外圆柱面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管体内壁间隙配合,第一绝缘介质7外圆柱面与第二旋转外导体2管体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绝缘介质10中心通孔内装配连接插孔9,如图11所示,连接插孔9两端均为劈槽收口弹性结构,用于和两端的阳极插针12和阴极插孔8的插针端相插合,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三绝缘介质11中心通孔内装配阳极插针12,如图12所示,所述阳极插针12两端均为针型结构,一端与测试用标准连接器阴极对插,另一端用于和连接插孔9的劈槽收口弹性结构相插合,阳极插针12圆柱面上加工有用于固定的倒刺,所述第一绝缘介质7中心通孔内装配阴极插孔8,如图10所示,所述阴极插孔8一端为劈槽收口弹性结构,另一端为插针状结构和连接插孔9的劈槽收口弹性结构相插合,阴极插孔8的圆柱面上加工有用于固定的倒刺;如图13所示,所述卡环13为c型结构,如图15所示,所述连接螺套15内表面一端设置连接螺纹151,另一端设置第三卡槽152,所述卡环13卡在第一卡槽102和第三卡槽152之间,使连接螺套15不会从第一旋转外导体1上脱落,并且可以自由旋转。

作为较佳实施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以取得更佳技术效果:前述旋转锁紧操作部103的外圆柱面加工有直纹滚花以及扳手位,便于旋转及锁紧。

前述锁紧螺套5的外圆柱面加工有扳手位和便于手工旋转的直纹。

前述阻尼旋转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14,由硅橡胶注塑成型,密封圈14套在密封圈台阶101上用于防尘与防水。

前述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锁紧螺套5、连接螺套15,均由黄铜加工后电镀而成。

前述导电胶圈3为导电硅橡胶注塑成型。

前述挡圈6、卡环13由锡青铜加工后电镀而成。

前述第一绝缘介质7、第二绝缘介质10、第三绝缘介质11为聚四氟乙烯加工成型。

前述阴极插孔8、连接插孔9、、阳极插针12为铍青铜加工后电镀而成。

成品装配后,第一旋转外导体1、锁紧螺套5通过螺纹啮合后与微型轴承4外圈锁紧,成为一体,同轴承外圈一起绕轴线进行旋转。第二旋转外导体2通过其轴肩以及卡在卡槽内的挡圈6与轴承内圈连为一体,同轴承内圈一起绕轴线进行旋转。当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相互装配到位后导电胶圈3两端面被两个外导体端面压缩变形,同时导电胶圈3内圈与第三绝缘介质11相贴合,形成了外导体屏蔽层。同时阴极插孔8、阳极插针12和连接插孔9两端的插孔相啮合形成电接触。当与轴承外圈连接的第一旋转外导体1和与轴承内圈连接的第二旋转外导体2相对转动时其与导电胶圈3的两端面发生摩擦,同时第一旋转外导体1、第二旋转外导体2圆柱面间隙内充有润滑油脂,使得两部分可以在润滑状态下进行相对旋转而不会发生金属件的摩擦造成零件磨损,同时阴极插孔8、阳极插针12、连接插孔9均采用铍青铜加工后热处理,保证其弹性与材料硬度,并且表面电镀有致密的硬金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保证其可以经受长期的相对摩擦而不会造成零件磨损。

当该产品用于我们之前描述的测试电缆测试环境下,连接螺套15一端与被测件相连,第二旋转外导体2的尾部203与测试电缆相连。一般情况下电缆未发生扭转,该产品两部分外导体之间不存在扭矩,由于该两部分外导体之间压有导电胶圈,使得两部分外导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该摩擦力使得产品两部分外导体不会很轻易的发生相对旋转,该产品与普通的转接器无异。当出现之前描述的测试电缆需要被扭转的情况时,我们可以手工将产品的两部分外导体进行扭转,当手工旋转的扭矩力大于两部分外导体与导电胶圈之间的摩擦力时两部分外导体就会发生相对旋转,该旋转可以使被测件相对测试电缆进行空间位置和方向的变换而不会对测试电缆造成扭转,测试电缆与测试仪器之间仍然可以保持自然状态,从而起到保护测试电缆不被扭转损坏,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该发明可以通过旋转连接器两部分外导体进行相对旋转来调整被测件与测试电缆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保证测试电缆不会被扭转损坏,节省了测试电缆成本,节省了测试时间成本,同时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