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3950发布日期:2019-08-20 20:43阅读:1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品分析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有关物质是在药物合成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物料、中间体、副反应产物和降解杂质等,对有关物质进行检测可以对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控制。卡托普利是最早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从治疗高血压的专用药物转向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临床用药发展,其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卡托普利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相关物质存在,卡托普利和各杂质(杂质编号与英国药典中一致)详情见表1:表1目前关于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经查阅文献可知,英国药典(bp)和美国药典(usp)卡托普利标准对含二硫化物在内的杂质进行了监控,中国药典和日本药典(jp)只进行了二硫化物的控制,各国制剂标准中均只控制二硫化物。因仅英国药典(bp)卡托普利原料药标准对有关物质限度进行了规定。故现有卡托普利片有关物质检测参照的方法为英国药典(bp)卡托普利原料药有关物质方法和中国药典卡托普利片质量标准,具体药典规定见表2:表2国内外卡托普利部分药品标准色谱分析方法对比注:①各标准详细内容见参考文献;②以上杂质均按照bp2013卡托普利原料药中杂质编号;③杂a(卡托普利二硫化物)中国药典命名为杂质i,本文参考中国药典命名为杂i。但是目前提供的分析方法均无法将各个有关物质或者有关物质与卡托普利的出峰充分分离,因此,提供一种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使已知杂峰与卡托普利分离度均达2.0,且各杂质峰的分离度也很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结果发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卡托普利与已知相关化合物的充分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方法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2为实施例1中方法2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1中方法3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4为实施例1中方法4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5为实施例1中方法52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6为实施例1中方法6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7为实施例1中方法7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8为实施例1中方法8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9为实施例1中方法9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10各杂质与api分离情况结果图;图11为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线性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含有卡托普利的供试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得到卡托普利以及各个有关物质的含量;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条件为: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流动相a:ph2.0~2.4磷酸盐缓冲液,流动相b:流动相a-乙腈;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按照本发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色谱柱优选为型号为agilentzorbaxsb-aq色谱柱、watersubondapakc18色谱柱或ultimateaq-c18色谱柱,更优选为agilentzorbaxsb-aq色谱柱;且为了避免出现鬼峰,本发明色谱柱优选还包括捕集小柱,所述捕集小柱优选为型号为welchghost-buster的捕集小柱;本发明中,本发明对检测的色谱柱柱温没有特殊要求,优选为35~60℃,更优选为45~50℃。按照本发明,所述流动相a优选为ph2.2~2.3磷酸盐缓冲液;所述所述流动相b由流动相a和乙腈组成,其中,流动相b中,流动相a与乙腈的体积比优选为50∶(40~60),更优选为50~55)∶50。本发明中,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5~2ml/min,更优选为0.8~1.5ml/min,最优选为1~1.2ml/min。按照本发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波长为200~220m,优选为210nm;所述进样量为10~30μl,更优选为15~20μl。按照本发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洗脱的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具体优选为:在0-15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在90∶10不变;在15-4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90∶10匀速渐变至70∶30;在40-6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70∶30匀速渐变至60∶40;在60-65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60∶40匀速渐变至50∶50;在65-78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50∶50匀速渐变至30∶70;;在78-8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30∶70匀速渐变至0∶100;在80-9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0∶100不变;在90-9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0∶100匀速渐变至90∶10;在91-10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90∶10不变;其中,洗脱中,梯度洗脱的时间波动±2分钟,优选为上下波动1分钟,流动相比例波动±2%,优选为波动±1%。所述梯度洗脱具体优选为:在0-1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在90∶10不变;在10-4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90∶10匀速渐变至70∶30;在40-6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70∶30匀速渐变至60∶40;在60-7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60∶40匀速渐变至50∶50;在70-78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50∶50匀速渐变至30∶70;;在78-8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30∶70匀速渐变至0∶100;在80-9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0∶100不变;在90-9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0∶100匀速渐变至90∶10;在91-10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90∶10不变。其中,洗脱中,梯度洗脱的时间波动±2分钟,优选为上下波动1分钟,流动相比例波动±2%,优选为波动±1%。所述梯度洗脱具体优选为:在0-1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在90∶10不变;在10-4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90∶10匀速渐变至70∶30;在40-6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70∶30匀速渐变至60∶40;在60-68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60∶40匀速渐变至50∶50;在68-78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50∶50匀速渐变至30∶70;;在78-8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30∶70匀速渐变至0∶100;在80-9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0∶100不变;在90-91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0∶100匀速渐变至90∶10;在91-100分钟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保持90∶10不变。其中,洗脱中,梯度洗脱的时间波动±2分钟,优选为上下波动1分钟,流动相比例波动±2%,优选为波动±1%。本发明提供的卡托普利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卡托普利与已知相关化合物的充分分离,且分离度高。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方法摸索过程,具体摸索方案见表3表3表中方法1~9对应的高效液相色图见图1~图9,图1为实施例1中方法1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2为实施例1中方法2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1中方法3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4为实施例1中方法4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5为实施例1中方法52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6为实施例1中方法6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7为实施例1中方法7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8为实施例1中方法8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9为实施例1中方法9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实施例2一)有关物质方法确认(1)流动相a:取磷酸二氢钠1.563g,加水950ml使溶解后,用磷酸调节ph至2.2,加水至1000ml,摇匀,滤过,即得;(2)流动相b:流动相a-乙腈(50∶50);(3)色谱柱:agilentzorbaxsb-aq(4.6*250mm,5μm);安装鬼峰捕集小柱(welchghost-buster4.6*50mm,5μm);流速为1.0ml/min,波长为210nm,色谱柱温度为50℃,进样量为20μl;梯度洗脱如表4:表4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卡托普利25mg),置10ml量瓶中,加稀释溶剂[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2)-乙腈(90∶10)]适量,超声5分钟,放冷,用稀释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8小时内使用);对照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适量供试品溶液,加稀释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卡托普利2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杂质i对照品溶液配制: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溶解,再用稀释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5μg的溶液,作为杂质i对照品溶液。卡托普利和各杂质(杂质编号与英国药典中一致)详情见下表1,,二)有关物质方法验证,具体如下:8.5.3.3.2.1.4.1(3.2.p.5.3.3.2.1.4.1)专属性研究8.5.3.3.2.1.4.1.1(3.2.p.5.3.3.2.1.4.1.1)空白空白溶剂的配制: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2)-乙腈(90∶10)空白辅料溶液的配制:称取空白辅料125.29mg,置10ml量瓶中,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空白辅料溶液。分别精密量取以上空白溶剂与空白辅料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空白溶剂、空白辅料阴性对照溶液色谱图中在卡托普利及各已知杂质处均无相应峰出现,辅料出峰在系统死体积时间内,因此空白溶剂、空白辅料对有关物质测定无干扰。8.5.3.3.2.1.4.1.2(3.2.p.5.3.3.2.1.4.1.2)已知杂质和主峰定位卡托普利及各杂质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分别取bp2013杂质a~o(除k、f外,13个杂质,bp杂质a即为卡托普利二硫化物,chp2015的杂质i)及卡托普利各约5mg,分别至14个10ml量瓶,用甲醇或乙腈(除杂质a和i外的其他杂质及卡托普利)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卡托普利及各杂质对照品储备液。卡托普利与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卡托普利及各杂质储备液1ml至同一25ml量瓶中,再用稀释溶剂(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2.2)-乙腈(90∶10))稀释至刻度即得卡托普利与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卡托普利及单个杂质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卡托普利及各杂质储备液各1ml分别至25ml量瓶中,用稀释溶剂(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2.2)-乙腈(90∶10)稀释至刻度,得卡托普利及单个杂质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以上混合溶液、单个杂质溶液及卡托普利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结果见表5以及图10,图10各杂质与api分离情况结果图。表5已知杂质及卡托普利出峰结果从图以及表中可以看出:各杂质与杂质之间,杂质与卡托普利之间均能很好的分离。8.5.3.3.2.1.4.1.3(3.2.p.5.3.3.2.1.4.1.3)强制降解实验对样品进行酸、碱、氧化、高温、高湿和强光破坏试验,考察卡托普利在一系列剧烈条件下的降解情况,了解该药品内在的稳定特性及其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考察选用的色谱条件是否能够分离出主要的降解杂质,比较破坏前后检出的杂质个数和含量,并对主峰峰纯度和主要的杂质峰峰纯度、紫外吸收光谱进行考察。8.5.3.3.2.1.4.1.3.1(3.2.p.5.3.3.2.1.4.1.3.1)试验样品(1)空白辅料;(2)卡托普利原料药;(3)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8.5.3.3.2.1.4.1.3.2(3.2.p.5.3.3.2.1.4.3.2)溶液配制稀释液/空白溶液:0.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2)-乙腈(90∶10);1mol/l盐酸溶液:取浓盐酸约9ml,加水稀释成10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的氢氧化钠,溶解于100ml水中;3%双氧水:取30%双氧水10ml,加水稀释成100ml(1)未破坏称取8.5.3.3.2.1.4.1.3.1所述样品:卡托普利原料药24.94mg、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143.56mg,精密称定,至10ml量瓶中,用稀释液适量超声溶解、放冷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未破坏溶液。(2)酸破坏称取8.5.3.3.2.1.4.1.3.1所述样品:卡托普利原料药24.66mg、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143.88mg,精密称定,至圆底烧瓶中,加入3ml1mol/l的盐酸溶液,摇匀,70℃水浴加热,原料药加热24h,制剂及空白辅料加热5h,加热6h后分别加入3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多次润洗转移至10ml量瓶,用稀释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原料药及制剂酸破坏供试品溶液。(3)碱破坏称取8.5.3.3.2.1.4.1.3.1所述样品:空白辅料126.81mg、卡托普利原料药25.12mg、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144.75mg,精密称定,至10ml量瓶中,加入2ml水溶解,然后加入2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40℃水浴加热40min后取出放冷,加入2ml1mol/l的盐酸溶液中和,用稀释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空白辅料、原料药及制剂碱破坏供试品溶液。(4)氧化破坏称取8.5.3.3.2.1.4.1.3.1所述样品:卡托普利原料药24.91mg、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144.32mg,精密称定,至10ml量瓶中,加入2ml水溶解,然后加入2ml3%的双氧水,摇匀,室温放置30min后,用稀释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原料药及制剂氧化破坏供试品溶液。(5)高温破坏取空白辅料、卡托普利原料药、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平铺至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10mm),置烘箱中,80℃加热30h,然后称取上述样品:空白辅料125.17mg、卡托普利原料药24.81mg、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150.93mg,至10ml量瓶中,用稀释液超声5min溶解,放冷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6)光照破坏试验取卡托普利原料药、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平铺至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10mm),置可见光4500lux、紫外光90μw/cm2条件下光照2个月,使可见光照强度总量达到1200000lux,紫外光强度达到200w*h/m2以上,然后称取上述样品:卡托普利原料药25.16mg、卡托普利片研细粉末145.67mg,精密称定至10ml量瓶中,用稀释液超声溶解,放冷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7)各破坏实验空白溶液:以等量稀释液(空白溶剂)替代供试品溶液按同法操作所得。8.5.3.3.2.1.4.1.3.3(3.2.p.5.3.3.2.1.4.1.3.3)试验结果精密量取以上各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对各原料药和制剂主峰和杂质进行dad扫描,结果下表6。表6强制降解实验结果汇总溶液名称降解率%物料平衡%纯度因子2*主峰与杂质最小分离度*1原料药未破坏*1n/an/a99754.15原料药酸破坏14.9087.1199823.94原料药碱破坏2.5699.0499927.65原料药氧化破坏9.1295.7599922.10原料药高温破坏-1.35101.3799952.83原料药光照破坏-4.72104.8899957.16片剂未破坏*n/an/a99854.98片剂酸破坏8.1296.1799915.29片剂碱破坏6.6097.929992.65片剂氧化破坏11.1992.1399929.12片剂高温破坏7.8392.8499932.66片剂光照破坏4.7397.57100036.19酸碱空白n/an/an/an/a*1注:物料平衡的原料药、制剂未破坏样品采集时未开启全波长扫描,仅用于物料平衡计算;2原料药、制剂未破坏样品的主峰纯度因子来自开启全波长扫描、重新进样的色谱图。由上表可知:各破坏条件下,主峰与邻近峰的分离度最小值为2.65,主峰的纯度因子最小值为997,均符合要求;各降解条件下,物料基本守恒,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有关物质分析方法能检出各降解产物,可用于该制剂的有关物质检测。表7酸破坏实验结果注:*nd表示未检出或没有显示纯度结果,以下各表同。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原料药及制剂在酸破坏条件下主要产生杂质i、杂质c;原料药、制剂另会产生rrt0.16、rrt1.25的杂质,所产生的杂质基本一致。破坏后的杂质分离度均较好,该方法能够分离和监控制剂样品酸破坏条件下的杂质。表8碱破坏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原料药及制剂在碱破坏条件下主要产生杂质i;制剂另会产生rrt0.25、rrt2.55、rrt2.66的杂质,产生的杂质基本一致。破坏后的杂质分离度均较好,该方法能够分离和监控制剂样品碱破坏条件下的杂质。表9氧化破坏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氧化破坏条件下,卡托普利原料药和制剂主要产生杂质i,还产生rrt分别为0.15、0.16、0.25的杂质,故制剂样品在氧化破坏条件下与原料药产生的杂质种类基本一致,且各杂质与杂质间、杂质与主峰间分离度均良好,故该方法能够分离和监控制剂样品氧化破坏条件下的杂质。表10高温破坏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原料药及制剂在高温破坏条件下主要产生杂质i;制剂另会产生rrt0.25、rrt2.56的杂质。破坏后的杂质分离度均较好,该方法能够分离和监控制剂样品高温破坏条件下的杂质。表11光照破坏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光照破坏条件下,原料药主要产生杂质i,制剂样品主要产生杂质i,其他杂质(rrt分别为0.16、0.25)均小于0.15%。制剂样品在光照破坏条件下比原料药产生的杂质种类多,但各杂质与杂质间、杂质与主峰间分离度均良好,故该方法能够分离和监控制剂样品光照破坏条件下的杂质。结论:各破坏条件下卡托普利制剂生成的杂质与卡托普利、杂质之间均能良好分离,有关物质方法能够分离和监控制剂样品各破坏条件下的杂质。8.5.3.3.2.1.4.2(3.2.p.5.3.3.2.1.4.2)检测限及定量限卡托普利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卡托普利对照品1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加水适量超声溶解,放冷加水定容,得浓度为0.25mg/ml对照储备液。精密移取对照储备液5ml置50ml量瓶,加稀释液至刻度,混匀,得浓度为25μg/ml卡托普利对照品储备液。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1的配制: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12.68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加甲醇适量溶解,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浓度为0.25mg/ml的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1。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2的配制:精密移取5ml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1置5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浓度为5.07μg/ml的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2。杂质b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b对照品约4.84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48mg/ml的杂b对照品储备液。杂质c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c对照品约7.38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74mg/ml的杂c对照品储备液。杂质d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d对照品约6.00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6mg/ml的杂d对照品储备液。杂质e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e对照品约3.27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33mg/ml的杂e对照品储备液。杂质g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g对照品约9.38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94mg/ml的杂g对照品储备液。杂质h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h对照品约4.76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48mg/ml的杂h对照品储备液。杂质i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i对照品约4.73mg,置10ml量瓶,加甲醇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47mg/ml的杂i对照品储备液。杂质j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j对照品约3.21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32mg/ml的杂j对照品储备液。杂质l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l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1.0mg/ml的杂l对照品储备液。杂质m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m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为1.0mg/ml的杂m对照品储备液。杂质n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n对照品约5.57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56mg/ml的杂n对照品储备液。杂质o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取杂质o对照品约4.39mg,置10ml量瓶,加乙腈适量溶解后定容混匀,即得浓度约为0.44mg/ml的杂o对照品储备液。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1的配制:精密移取2ml杂质d对照品储备液及杂质g对照品储备液、1ml杂质b、杂质c、杂质e、杂质h、杂质i、杂质j、杂质l、杂质m、杂质n、杂质o及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1置同一2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2的配制:精密移取1ml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1置2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卡托普利定量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卡托普利对照品储备液1ml置100m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卡托普利检测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卡托普利定量限溶液2ml置1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定量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1ml置5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得卡托普利二硫化物溶液1,取二硫化物溶液1溶液1ml置1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卡托普利二硫化物检测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定量限溶液5ml置1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3的配制:精密移取5ml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2置1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杂质n检测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5ml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3置1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杂质d、e检测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1ml杂质n检测限溶液置5ml量瓶,精密移取1ml稀释液加入,混匀,即得。杂质c、g、b、j、m、h、i检测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1ml杂质n检测限溶液置5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杂质o检测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1ml杂质n检测限溶液置1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杂质l检测限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1ml杂质l检测限溶液置20ml量瓶,加稀释液定容混匀,即得。结果见表12。表12卡托普利及各已知杂质定量限和检测限结果由上表可知:该方法能检测到0.01%以上的杂b、c、d、e、g、h、i、j、l、m、n、o等杂质,能准确检测到0.002%以上的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由于本品主要杂质为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其他杂质含量在0.05%以下,故该方法能满足检测要求。分别平行配制6份卡托普利及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定量限样品进样测定,峰面积的rsd值符合要求。结果见下表13~14表13卡托普利定量限重复性表14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定量限重复性结果表明:在有关物质检测条件下卡托普利及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在定量限浓度进样重复性良好,该方法满足检测要求。8.5.3.3.2.1.4.3(3.2.p.5.3.3.2.1.4.3)重复性取样品,按照8.5.3.3.2.1.3项下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平行配制6份(分析人员甲),测定结果见下表15表15重复性试验结果由上表可知:单人重复测定6次,杂质i的极差值为0.06%(≤0.1%),其他未知单杂的极差值为0.01%,总杂(除杂i外)的极差值最大为0.02%,符合要求。8.5.3.3.2.1.4.4(3.2.p.5.3.3.2.1.4.4)中间精密度取样品,不同时间、采用不同仪器,按照8.5.3.3.2.1.3项下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平行配制6份(分析人员乙),测定结果见下16。表16中间精密度试验结果由上表可知:单人重复测定6次,杂质i的极差值为0.06%(≤0.1%),其他未知单杂的极差值为0.01%,总杂(除杂i外)的极差值为0.02%;不同实验人员不同时间检测的12份结果中,杂质i的极差值为0.07%(≤0.1%),且其他未知单杂的极差值为0.01%,总杂(除杂i外)的极差值为0.02%,符合要求;该方法中间精密度良好。8.5.3.3.2.1.4.5(3.2.p.5.3.3.2.1.4.5)卡托普利二硫化物(杂质i)的进样精密度精密量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溶液20μl,按有关物质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杂质i峰面积的rsd小于2.0%,见下表17。表17杂质i进样精密度次数123456平均值rsd峰面积895.51894.33893.79893.42894.23895.25894.420.09%8.5.3.3.2.1.4.6(3.2.p.5.3.3.2.1.4.6)线性和范围精密称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14.94mg置50ml量瓶,加甲醇适量溶解,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得浓度为298.8μg/ml的二硫化物储备液。精密移取储备液5ml、2.5ml、0.5ml置10ml量瓶,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即得供试品溶液1、2、3;精密移取1ml供试品溶液2置10ml量瓶,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即得供试品溶液4;精密移取1ml供试品溶液4置10ml量瓶,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即得供试品溶液5;供试品溶液6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定量限溶液;分别精密移取各供试品溶液2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对照品浓度卡托普利二硫化物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结果见下表18及图11,图11为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线性关系图。表18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线性关系的考察由上表可知: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在0.0507μg/ml~149.400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0(≥0.990),y轴截距与100%响应浓度峰面积比值为0.34%(≤25%),线性各点响应因子rsd%为4.8(≤10%),符合要求。8.5.3.3.2.1.4.7(3.2.p.5.3.3.2.1.4.7)准确度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精密称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18.81mg、18.72mg分别置50ml量瓶,加适量甲醇溶解,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即得。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2ml置10ml量瓶,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样品(杂质i的含量为0.14%、卡托普利绝对含量为16.9%)25片研细,称取①150.57mg、②150.86mg、③151.23mg分别置10ml量瓶,加3ml稀释溶剂,超声5min溶解,精密加入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1ml,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依次得50%-1、50%-2、50%-3供试品溶液。称取①150.95mg、②150.92mg、③149.68mg分别置10ml量瓶,加3ml稀释溶剂,超声5min溶解,精密加入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2ml,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依次得100%-1、100%-2、100%-3供试品溶液。称取①150.13mg、②150.77mg、③151.35mg分别置10ml量瓶,加3ml稀释溶剂,超声5min溶解,精密加入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对照品储备液3ml,加稀释溶剂定容,混匀,依次得150%-1、150%-2、150%-3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回收率及rsd值。结果见下表19。表19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准确度结果注:回收率=(测得量-本底量)/加入量*100%各浓度下,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的回收率单值在98.13%~104.10%之间(在92.0%~105%范围内);回收率单值的rsd为1.7%(均≤2.0%),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8%;该方法准确度良好。8.5.3.3.2.1.4.8(3.2.p.5.3.3.2.1.4.8)溶液稳定性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杂质i对照品溶液,分别于室温下放置0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15小时,分别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见下表20。表20溶液稳定性结果室温15h内供试品溶液中各杂质与0h各杂质差值均≤0.1%,供试品溶液在15h内稳定;室温15h内对照溶液主峰面积变化率不超过2.0%,对照溶液在15h内稳定;室温8h内杂质i对照品溶液主峰面积变化率不超过2.0%,杂质i对照品溶液在8h内稳定。8.5.3.3.2.1.4.9(3.2.p.5.3.3.2.1.4.9)耐用性8.5.3.3.2.1.4.9.1(3.2.p.5.3.3.2.1.4.9.1)耐用性条件按实施例2第一部分有关物质方法确认中的检测条件为基础,按下表进行单因素改变。色谱条件的改变包括以下方面,见表21:表21色谱条件调整表8.5.3.3.2.1.4.9.2(3.2.p.5.3.3.2.1.4.9.2)耐用性结果耐用性结果见表22:表22(3.2.p.5.3.3.2.1.4.9.2)-1耐用性结果注:*1-不同条件下杂质i含量与正常条件含量的差值的最大值;*2-保留时间变化率=abs(条件变化后主峰保留时间-正常条件主峰保留时间)/正常条件主峰保留时间*100%小范围内改变流速、柱温、流动相ph及换色谱柱供试品溶液中杂质i含量的最大极差值不超过0.15%,其他总杂含量的最大极差值为0.01%,主峰时间变化率最大为10.47%;对杂质i及其他总杂含量影响较小,本方法耐用性良好。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