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检测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6291发布日期:2019-09-13 20:1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检测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的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静电检测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是正负电荷产生电位差导致放电的一种效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在工业生产中也很常见,比如电路板中,静电对电路板的损害很大,除了对电路板上元器件的损害之外,最大的损害就是高压静电容易产生静电场,而静电场很容易吸附灰尘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之后就会导电,这就会造成电路板短路。而现在的电子产品广泛采用了电子集成电路及板载集成芯片,尤其是电力通讯站端自动化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以及电力通信pcm板等装置被全面应用。此类设备数量庞大,维护任务繁重,故障多样,对电路板的拆装极为频繁,所以消除这些装置内的静电显得特别重要。实际应用中只是采用防静电材质海绵避免产生静电,但该方法无法预知拆卸前静电的存在情况,也无法对拆装检修过程中已存在的静电进行消除,很可能会导致电路板的短路等,进而导致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电检测消除装置,能够检测出电路板或者电力设备中是否存在静电,而且能够消除静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是:包括探头、探杆、外部绝缘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检测电路和设于壳体外的放电针,所述探头设于探杆的一端,所述探杆的另一端延伸入壳体内与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接地端与放电针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用来检测被测装置中是否存在静电。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电容、场效应管、电流表、电位器、开关和电源,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一起串接在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探杆连接,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通过电容接地,所述的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分别通过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电位器的第一固定端,所述电位器的第二固定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流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表的第二端与电位器的调节端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通过开关与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放电针4与接地端连接。

静电感应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为了使探头上的感应电荷分布更集中,所述的探头为金属圆片,中间开有圆孔,探杆的端部穿过圆孔并与所述的探头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壳体横截面为圆形,包括前壳和圆壳,所述前壳为漏斗状,所述圆壳为圆柱状,所述前壳的直径小于圆壳的直径。

为了避免前壳对静电感应的影响,所述的前壳为绝缘胶木,所述的圆壳为铝质圆壳,圆壳外部覆盖有一层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圆壳上设有金属片,所述检测电路和放电针均通过外部绝缘的导线与所述金属片连接。

为了方便的控制开关,所述检测电路的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读数窗,用于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本发明能够检测电力设备及电路板中的静电存在情况,而且能够消除静电,可有效避免电力设备及电路板在检修过程中因为静电造成的短路等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直观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静电检测消除装置,包括探头2、探杆1、外部绝缘的壳体3、设于壳体3内的检测电路7和设于壳体外的放电针4,静电感应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电荷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为了使探头2上的感应电荷分布更集中,所述探头2设置为金属圆片状,探头2中间开有圆孔,探杆1的一端穿过圆孔并与所述探头2固定在一起,所述探杆1的另一端延伸入壳体3内与所述检测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7的接地端与放电针4连接。

具体地,所述壳体3横截面为圆形,包括前壳31和圆壳32,所述前壳31为漏斗状,所述圆壳32为圆柱状,所述前壳31的直径小于圆壳32的直径,为了避免前壳31对静电感应的影响,所述前壳31材质为绝缘胶木,所述圆壳32为铝质圆壳32,圆壳32外部覆盖有一层绝缘材料。

所述检测电路7设置在壳体3内,所述检测电路7用来检测被测装置中是否存在静电,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电路7具体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电容c1、场效应管bg、电流表a、电位器w1、开关k和电源ec,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探杆连接,第一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一高中频滤波器,以旁路感应到的中高频信号,防止感应到的中高频信号对电路产生干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一起串接在场效应管bg的栅极,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节点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场效应管bg的栅极和源极分别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接地,所述场效应管bg的漏极连接电位器w1的第一固定端,所述电位器w1的第二固定端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场效应管bg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流表a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表a的第二端与电位器w1的调节端连接,所述电源ec的正极通过开关k与场效应管bg的漏极连接,所述放电针4与接地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探头2为铜质圆片,探杆1是铜质探杆,被测物体为电路板,当探头2靠近电路板时,若电路板带静电,电流表a指针发生偏转,电流表a指针的偏转角度越大,静电电压越大,当探头2接触电路板时,通过放电针4放电,若电流表a指针不动,说明电路板上不存在静电。

检测时,按下开关k,电源ec接通,场效应管bg栅源极之间存在一个静态栅源偏压,当探头2靠近带静电的电路板时,由于金属圆片状探头2表面积大,通过静电感应,感应电荷会集中在探头2上,经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在第三电阻r3两端产生相应的偏压,该偏压改变了场效应管bg的静态栅源偏压,使场效应管bg的漏源极的内阻rds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电位器w1、第六电阻r6、第四电阻r4和场效应管bg的漏源极内阻rds等组成的桥路状态变化,导致电流表a、第五电阻r5所在的电路支路流过的电流跟着改变,电流表a指针发生偏转,静电电压越大,相应地电流表a指针的偏转的角度越大。放电时,将探头2直接接触电路板,则电路板中的静电经过检测电路通过放电针4进行放电,避免静电对电路板产生影响。

具体地,检测电路7的电阻选用tj型1/4w金属膜电阻,电流表a的满偏值为100~500微安,电源ec使用4f22型6v叠层电池或其他等类型小体积电池,场效应管bg采用3dj7型,探头2为厚度2毫米、直径2cm的铜质金属圆片。

进一步地,所述圆壳32上设有金属片5,所述检测电路7和放电针4分别通过外部绝缘的连接线与所述金属片5连接。

优选地,为了方便控制开关k,所述开关k设置在壳体3上。

为了方便观察,所述壳体3上设有读数窗6,用于观察电流表a的指针偏转。

本实施例中,改变第五电阻r5的阻值可以改变电流表a的量程。

所述的检测电路7可感应到两种极性的静电电荷,将电流表a指针的静态位置调到刻度的中间位置,当探头2探测到感应负电荷时,表针向左偏;当探头2探测到感应正电荷时,表针向右偏。

本发明可以探测出电子集成电路及板载集成芯片,尤其是电力通讯站端自动化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以及电力通信pcm板等装置中是否存在静电,并能方便的通过电流表a分辨出静电的大小,并同时在不损害探测电路情况下进行安全放电,消除静电威胁,从而实现无损检修和拆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