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轨组件、样本轨道、样本模块和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5291发布日期:2021-02-02 08:45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变轨组件、样本轨道、样本模块和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样本分析仪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轨组件、样本轨道、样本模块和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0002]
在样本分析中,需要进行样本加载和存储的操作。一般样本会装在样本管内,多个样本管会被放置在样本架内后被存储到样本存储装置内(例如样本仓),为了完成样本的加样,样本架需要被运输至样本加注位,样本加注装置在样本加注位将样本吸取到反应容器内,从而完成样本的加注。
[0003]
目前,市场上采用轨道输送样本架的样本分析仪其变轨机构多是和输送轨道连接成一个整体。样本架通过输送轨道输送到变轨机构上的指定位置后,变轨机构通过拨动样本架来实现变换轨道。这样的仪器加样动作和变轨机构给样本架变换轨道的动作必须依次进行,即仪器加样动作和变轨机构变换轨道动作的实行方式为:仪器加样时变轨机构停止工作,仪器停止加样后变轨机构实行变换轨道动作,变轨机构停止变换轨道后仪器开始实行加样动作,大大降低了仪器和变轨机构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轨组件、样本轨道、样本模块和样本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样本轨道在输送样本架和变轨的时候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轨组件,包括:基座和移动座;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设置在基座上并与移动座相连,以驱动移动座沿第一方向移动;输送结构,输送结构设置在移动座上,输送结构与样本架配合并输送样本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
[0006]
进一步地,基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立板,驱动结构设置在第一立板上。
[0007]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驱动带,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主动轮相连,驱动带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移动座与驱动带相连,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立板上。
[0008]
进一步地,第一立板与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轨结构。
[0009]
进一步地,第一立板的上部设置有滑轨,移动座的下部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
[0010]
进一步地,移动座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间隔设置以形成样本架的移动通道。
[0011]
进一步地,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电机、主动输送轮、第一从动输送轮和输送带,输送电机的转轴与主动输送轮相连,输送带设置在主动输送轮和第一从动输送轮上,输送电机设置在移动座上,输送结构还包括第二从动输送轮,输送带为封闭的环形,主动输送轮相接触的环绕在第一从动输送轮、第二从动输送轮和主动输送轮的周向外侧。
[0012]
进一步地,移动座还包括滑块,滑块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底部。
[0013]
进一步地,滑块的底部设置有滑槽,第一立板的上部设置有滑轨。
[0014]
进一步地,移动座还包括限位电机和挡片,限位电机设置在侧板上,挡片与限位电机的转轴相连,挡片具有遮挡样本架的移动通道的遮挡位置和避开样本架的移动通道的避让位置。
[0015]
进一步地,变轨组件还包括前遮挡结构,前遮挡结构与输送结构相配合,以防止样本架脱离轨道。
[0016]
进一步地,移动座包括第一拨块,基座包括第二立板,第二立板设置在底板上,前遮挡结构设置在第二立板上,第一拨块与前遮挡结构相配合,以使前遮挡结构避开样本架通道。
[0017]
进一步地,前遮挡结构包括第一前遮挡结构,第一前遮挡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板上并位于第一位置,移动座与第一位置相对时,第一拨块拨动第一前遮挡结构避开第一位置。
[0018]
进一步地,前遮挡结构包括第二前遮挡结构,第二前遮挡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板上并位于第二位置,移动座与第二位置相对时,第一拨块拨动第二前遮挡结构避开第二位置。
[0019]
进一步地,前遮挡结构包括第三前遮挡结构,第三前遮挡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板上并位于第三位置,移动座与第三位置相对时,第一拨块拨动第三前遮挡结构避开第三位置。
[0020]
进一步地,前遮挡结构包括摆臂、滚轮和挡板,摆臂的第一端与第二立板可转动地连接,摆臂的第二端与挡板相连,滚轮设置在摆臂的第二端,第一拨块与滚轮相配合以实现前遮挡结构的转动。
[0021]
进一步地,变轨组件还包括后遮挡结构,前遮挡结构和后遮挡结构分别位于第一立板的两侧,后遮挡结构可转动地位于第三位置。
[0022]
进一步地,移动座还包括第二拨块,基座包括第三立板,第三立板设置在底板上,后遮挡结构设置在第三立板上,第二拨块与后遮挡结构相配合。
[002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样本轨道,样本轨道包括轨道主体和变轨组件,变轨组件为上述的变轨组件。
[002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样本模块,包括样本轨道,样本轨道为上述的样本轨道。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模块,样本模块为上述的样本模块。
[0026]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变轨组件具有独立的驱动结构和输送结构。驱动结构驱动移动座与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的轨道对接时,输送结构将样本架传输至变轨组件上,这样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在输送其它的样本架时,变轨组件能够继续独立进行位于其上的样本架的输送工作,上述结构使得输送样本架和变轨互不干扰且能够同时进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样本轨道在输送样本架和变轨的时候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变轨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示出了图1的变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示出了图1的变轨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31]
图4示出了图1的变轨组件的移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示出了图2的移动座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示出了图1的变轨组件的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示出了图6的基座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示出了图1的变轨组件的限位电机和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示出了图1的变轨组件的前遮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0示出了图9的前遮挡就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8]
图11示出了图1的变轨组件的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40]
10、基座;11、底板;12、第一立板;121、滑轨;13、第二立板;14、第三立板;20、移动座;21、侧板;22、滑块;221、滑槽;23、第一拨块;24、第二拨块;25、限位电机;26、挡片;30、驱动结构;31、驱动电机;32、主动轮;33、从动轮;34、驱动带;40、输送结构;41、输送电机;42、主动输送轮;43、第一从动输送轮;44、输送带;45、第二从动输送轮;50、前遮挡结构;51、第一前遮挡结构;52、第二前遮挡结构;53、第三前遮挡结构;54、摆臂;55、滚轮;56、挡板;57、扭簧;60、后遮挡结构;70、检测传感器;80、零位传感器;90、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42]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轨组件包括:基座10、移动座20、驱动结构30和输送结构40。驱动结构30设置在基座10上并与移动座20相连,以驱动移动座20沿第一方向移动。输送结构40设置在移动座20上,输送结构40与样本架配合并输送样本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
[0043]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变轨组件具有独立的驱动结构30和输送结构40。驱动结构30驱动移动座20与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的轨道对接时,输送结构40将样本架传输至变轨组件上,这样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在输送其它的样本架时,变轨组件能够继续独立进行位于其上的样本架的输送工作,上述结构使得输送样本架和变轨互不干扰且能够同时进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样本轨道在输送样本架和变轨的时候效率较低的问题。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座20设置在基座10上,基座10与移动座20具有相互配合的滑轨结构。这样移动座20在驱动结构30的驱动下移动时比较平稳。上游的轨道主体具有三个轨道: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第一轨道对应第一位置,第一轨道用于一般样品的输送,第二轨道用于输送加急的样品,第三轨道用于将使用完毕的样品架送回,变轨组件的
移动座20每次对齐的时候仅与三个轨道中的一个轨道对接,三个轨道具有相互对立的输送带,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运送的样品通过传输带直接运送至输送结构40上,从输送结构40上的样品架直接输送回第三轨道,当然,如果有多台样本分析仪,输送结构40可以在与第三轨道对齐的轨道上起到不同的样本分析仪之间的样本架的输送也是可以的。
[0045]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座10包括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上的第一立板12,驱动结构30设置在第一立板12上。底板11水平放置,第一立板12与底板11的平面垂直。当然,为了固定驱动结构30,第一立板12为其它形式也是可以的,例如第一立板12为固定块也是可以的。
[0046]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结构30包括驱动电机31、主动轮32、从动轮33和驱动带34,驱动电机31的转轴与主动轮32相连,驱动带34设置在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上,移动座20与驱动带34相连。驱动带34与移动座20通过夹带片、螺栓、螺母相连。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为立板结构,第一立板12在长度方向上与底板11相适配,这样驱动电机31、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均设置在第一立板12上。上述结构比较紧凑,加工成本较低。驱动带34为封闭的环形,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分别位于驱动带34的两端与驱动带34的内壁配合。具体地,驱动结构30还包括张紧轮,张紧轮与驱动带34相配合以调整驱动带34的松紧。张紧轮设置在第一立板12上,可以与驱动带34的外壁配合也可以与驱动带34的内壁配合,只要能够起到调节驱动带34松紧的作用即可。
[0047]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立板12与样本架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上述结构使得第一立板12容易设置其它的结构,例如使得移动座20沿着朝向或远离第一立板12的方向行走。具体地,第一立板12具有镂空结构,这样能够降低重量,减少材料的用量。第一立板12与上述的样本架沿轨道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0048]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立板12与移动座20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轨结构。上述结构设置比较方便,安装容易,操作简单。具体地,第一立板12的上部设置有滑轨,移动座20的下部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移动座20在驱动结构30的带动下移动,通过滑轨结构使得移动座20的移动的时候运行比较平稳。
[0049]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座20包括两个侧板21,两个侧板21相间隔设置以形成样本架的移动通道。上述结构比较紧凑,具体地,两个侧板21平行设置,两个侧板21与第一立板12相垂直。这样就形成了移动座20在沿着滑轨移动的时候,实现样本架的移动通道与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不同的传送带相对应,样本架在移动通道内实现移动,样本架可以位于变轨组件和脱离变轨组件。
[0050]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输送结构40包括输送电机41、主动输送轮42、第一从动输送轮43和输送带44,输送电机41的转轴与主动输送轮42相连,输送带44设置在主动输送轮42和第一从动输送轮43上。上述结构设置紧凑,加工成本较低。具体地,输送电机41设置在移动座20上。
[0051]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座20还包括滑块22,滑块22固定在两个侧板21的底部。滑块22的设置使得移动座20与第一立板12配合比较方便。具体地,滑块22的底部设置有滑槽221,第一立板12的上部设置有滑轨121。滑槽可以为燕尾槽,滑轨与燕尾槽相适配。这样滑槽和滑轨还可以实现多角度的限位。
[0052]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输送结构40还包括第二从动输送轮
45,输送带44为封闭的环形,输送带44相接触的环绕在第一从动输送轮43、第二从动输送轮45和主动输送轮42的周向外侧。主动输送轮42位于第一从动输送轮43的下部,第二张紧轮、第一从动输送轮43和第二从动输送轮45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不仅能够传输样本架,而且能够调整输送带44的松紧。
[0053]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座20还包括限位电机25和挡片26,限位电机25设置在侧板21上,挡片26与限位电机25的转轴相连,挡片26具有遮挡样本架的移动通道的遮挡位置和避开样本架的移动通道的避让位置。上述结构使得样本架不会从变轨组件的后方脱出,样本架来的方向为前方,相反的方向为后方,进一步保证了样本架的安全。
[0054]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变轨组件还包括前遮挡结构50,前遮挡结构50与输送结构40相配合,以防止样本架脱离变轨组件。前遮挡结构50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样本架从变轨组件上脱离,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样本架从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上脱离。
[0055]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座20包括第一拨块23,基座10包括第二立板13,第二立板13设置在底板11上,前遮挡结构50设置在第二立板13上,第一拨块23与前遮挡结构50相配合,以使前遮挡结构50避开样本架通道。第一拨块23的设置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控制结构和与控制结构连接的电机。而且第一拨块23的设置保证了移动座20与前遮挡结构50的同步性,避免了失误的发生。即只有当移动座20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时,才能使得第一拨块23拨动前遮挡结构50。第一拨块23为倒立的三角形拨块,以第一前遮挡结构51为例,当移动座20由第一位置对应的轨道位置向第二位置对应的轨道位置移动的时候,倒立的三角形拨块的侧边与第一前遮挡结构51的第一支撑杆上的滚轮相接触,推动第一前遮挡结构51的第一遮挡板逐渐偏离第二位置,当移动座20位于第二位置对应的轨道位置的时候,倒立的三角形拨块将第一前遮挡结构51的第一遮挡板推离第二位置,这样第二轨道和输送结构40相对应,样本架可以从第二轨道输送到输送结构40上。如果移动座20继续向第三位置方向移动,倒立的三角形的底部通过第一前遮挡结构51的第一支撑杆上的滚轮,第一前遮挡结构51回位至第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前遮挡结构51包括第一支撑杆、滚轮和第一遮挡板,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立板13上,第一遮挡板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远离移动座20的一侧,倒立的三角形仅与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的滚轮施加作用力,而不会和第一遮挡板相干涉。同理,第二前遮挡结构52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滚轮和第二遮挡板,第三前遮挡结构53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三滚轮和第三遮挡板,后遮挡结构60包括第四支撑杆、第四滚轮和第四遮挡板,上述的第二前遮挡结构52,、第三前遮挡结构53和后遮挡结构60的原理与第一前遮挡结构5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0056]
如图1、图6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前遮挡结构50包括第一前遮挡结构51,第一前遮挡结构5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板13上并位于第一位置,移动座20与第一位置相对时,第一拨块23拨动第一前遮挡结构51避开第一位置。上述的第一位置主要是指第一遮挡板处于遮挡第二轨道的位置。移动座20与第一位置相对时,第一遮挡板和输送结构40在同一直线上。前遮挡结构50包括第二前遮挡结构52,第二前遮挡结构5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板13上并位于第二位置,移动座20与第二位置相对时,第一拨块23拨动第二前遮挡结构52避开第二位置。上述的第二位置主要是指第二遮挡板处于遮挡第一轨道的位
置。移动座20与第二位置相对时,是指第二轨道与输送结构40相邻部位、第二遮挡板和输送结构40在同一直线上。前遮挡结构50包括第三前遮挡结构53,第三前遮挡结构53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立板13上并位于第三位置,移动座20与第三位置相对时,第一拨块23拨动第三前遮挡结构53避开第三位置。上述的第三位置主要是至第三遮挡板处于遮挡第三轨道的位置。移动座20与第三位置相对时,是指第三轨道与输送结构40相邻部位、第三遮挡板和输送结构40在同一直线上。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共有三条轨道,一条第一轨道,一条第二轨道,一条第三轨道,上述的三个前遮挡结构50一一与三条样本轨道主体相对应,这样保证了样本架的使用安全。
[0057]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前遮挡结构50包括摆臂54、滚轮55和挡板56,摆臂54的第一端与第二立板13可转动地连接,摆臂54的第二端与挡板56固定连接,滚轮55设置在摆臂54的第二端,第一拨块23与滚轮55相配合以实现前遮挡结构50的转动。第一拨块23与滚轮55相配合,这样可以防止卡死,降低摩擦阻力。
[0058]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前遮挡结构50还包括扭簧57,扭簧57设置在摆臂54的第一端并与第二立板13相配合以对摆臂54施加弹性力。扭簧57的设置可以方便前遮挡结构50处于遮挡位置。具体地,前遮挡结构50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设置在第二立板13上,这样前遮挡结构50在扭簧57和限位柱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遮挡位置,第一拨块23对前遮挡结构50施加作用力的时候,前遮挡结构50才处于避让位置。进一步具体地,第一立板12和第二立板13相平行。
[0059]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变轨组件还包括后遮挡结构60,前遮挡结构50和后遮挡结构60分别位于第一立板12的两侧,后遮挡结构60可转动地位于第三位置。由于第三位置是样本架回退的轨道,变轨组件的两端均可以对接轨道主体。另外一端变轨组件的样本需要回退时,本实施例设置了后遮挡结构60,避免在移动座20没有在第三位置的时候,回退的样本架脱落,只有当移动座20在第三位置的时候,变轨组件另外一端的三角形拨块将后遮挡结构60移开,第三通道打开,样本架可以从另外一端的轨道主体上传输到变轨组件上。。
[0060]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移动座20还包括第二拨块24,基座10包括第三立板14,第三立板14设置在底板11上,后遮挡结构60设置在第三立板14上,第二拨块24与后遮挡结构60相配合。上述结构保证了后遮挡结构60的设置。同样的道理,后遮挡结构60与前遮挡结构相似,也包括摆臂、滚轮、挡板、扭簧和限位柱。
[0061]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变轨组件还包括检测传感器70,检测传感器70设置在移动座20上,以检测样本架是否在移动座20上。检测传感器70的设置大大地方便了操作人员对样本架的检测,省时省力。具体地,检测传感器70还能检测样本架在移动座20上的具体位置,检测传感器70为两个,一个设置在样本架的移动通道的前侧,一个设置在样本架的移动通道的后侧,当前侧的检测传感器70检测到样本架的时候说明样本架进入了移动座20,当后侧的检测传感器70检测到样本架的时候,说明样本架已经全部进入到移动座20的内部。
[0062]
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变轨组件还包括零位传感器80和感应片90,感应片90设置在移动座20上,零位传感器80设置在基座10上。操作时,零位传感器80和感应片90相对应时,移动座20处于初始位置,当移动座20工作完毕后,回到初始位置,
这样零位传感器80和感应片90相对应,说明移动座20回到了初始位置。这样大大地保证了变轨组件在转移样本架的时候的安全性,当感应片90每次通过零位感应器80时都会对移动座20的零位(即移动起始位置)进行一次校准,这样保证了移动座每次都可以精准地移动。
[0063]
变轨组件具有独立的驱动结构30和输送结构40。驱动结构30驱动移动座20与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的轨道对接时,输送结构40将样本架传输至变轨组件上。上游的轨道主体具有三条轨道,分别对应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变轨组件能够在上述的三个位置实现与轨道主体对接。这样上游的样本轨道主体在输送其它的样本架时,变轨组件能够继续独立进行位于其上的样本架的输送工作,上述结构使得输送样本架和变轨互不干扰且能够同时进行。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样本轨道在输送样本架和变轨的时候效率。
[0064]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样本轨道,样本轨道包括轨道主体和变轨组件。变轨组件为上述的变轨组件。
[0065]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样本模块,包括样本轨道。样本轨道为上述的样本轨道。
[0066]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模块。样本模块为上述的的样本模块。
[00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