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座舱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舱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基于此,对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座舱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如何保证使得设计制造的座舱更环保、更健康、更舒适,是当下极为迫切的需求。
鉴于上述需求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舱试验平台,用以对座舱的多环境要素进行演示验证,以辅助完成座舱的设计,满足座舱当下的设计要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舱试验平台,包括:
模拟舱;
压缩气管道,其出口连通模拟舱的内部,以为模拟舱提供压缩气;
冷气管道,其出口连通模拟舱的内部,以为模拟舱提供冷气;
加湿气管道,其出口连通模拟舱的内部,以为模拟舱提供加湿气;
循环气管道,其进口及其出口连通模拟舱的内部;
污染物发生器,在循环气管道上设置;
排气管道,其进口连通模拟舱的内部,以将模拟舱内部的气体排出。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模拟舱包括相互连通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单通道模拟舱,另一部分为双通道模拟舱。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储水罐,用以储水;
加水管道,进口连通与储水罐的内部,其出口连通加湿气管道的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加水调节阀,设置在加水管道上,以调节加湿气中的含湿量。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混合室,其内部与压缩气管道的出口、冷气管道的出口、加湿气管道的出口、循环气管道的出口连通;
进气管道,进口连通混合室的内部,其出口连通模拟舱的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温度调节阀,设置在冷气管道上;
第二温度调节阀,设置在冷气管道上;压缩气管道的出口连通冷气管道位于第一温度调节阀与第二温度调节阀之间部分的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地面空气管道,其出口连通混合室的内部,以为模拟舱提供地面空气。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供气管道,设置在模拟舱的内部,其壁面具有多个沿轴向分布的供气孔,其进口与进气管道的出口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舱内模拟声学阵列,在模拟舱内部设置;
舱外模拟声学阵列,在模拟舱外部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内饰,在模拟舱的内部设置;
灯饰,在模拟舱的内部设置;
多排座椅,在模拟舱1的内部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座舱试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通道模拟舱的剖视图;
其中:
1-模拟舱;2-压缩气管道;3-冷气管道;4-加湿气管道;5-循环气管道;6-污染物发生器;7-排气管道;8-单通道模拟舱;9-双通道模拟舱;10-压缩机;11-制冷机;12-储水罐;13-加水管道;14-混合室;15-进气管道;16-第一温度调节阀;17-第二温度调节阀;18-地面空气管道;19-加水调节阀;20-供气管道;21-舱内模拟声学阵列;22-舱外模拟声学阵列;23-座椅;24-排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2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座舱试验平台,包括:
模拟舱1;
压缩气管道2,其出口连通模拟舱1的内部,以为模拟舱1提供压缩气;
冷气管道3,其出口连通模拟舱1的内部,以为模拟舱1提供冷气;
加湿气管道4,其出口连通模拟舱1的内部,以为模拟舱1提供加湿气;
循环气管道5,其进口及其出口连通模拟舱1的内部;
污染物发生器6,在循环气管道5上设置;
排气管道7,其进口连通模拟舱1的内部,以将模拟舱1内部的气体排出。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座舱模拟试验平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模拟舱1用以模拟座舱,通过压缩气管道2向模拟舱1内部提供压缩气,通过冷气管道3向模拟舱1内部提供冷气,通过加湿气管道4向模拟舱1内部提供加湿气,以此能够模拟环境控制系统向座舱供气的状态,实现该情景下座舱内风速、温度等有关气流组织方面的模拟;此外,该座舱模拟试验平台还在循环气管道5上设置污染物发生器6,以此可真实的模拟座舱循环气的真实状态,以及设置有排气管道7用以将模拟舱内部的气体排出,以促进模拟舱内气流的循坏,使其接近座舱的实际工作状态。
上述座舱模拟试验平台,其可真实的还原座舱内气流组织,通过其进行座舱的模拟试验可为座舱的设计及改进提供有效的支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模拟舱1包括相互连通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单通道模拟舱8,另一部分为双通道模拟舱9。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座舱模拟试验平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将模拟舱1内集成两种构成的模拟舱,即单通道模拟舱8、双通道模拟舱9,可同时实现对单通道座舱、双通道座舱内气流组织的试验,具有较高的实现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压缩机10,设置在压缩气管道2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制冷机11,设置在冷气管道3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制冷机11有两个,其中,一个为工作制冷机,另一个为备用制冷机;工作制冷机与备用制冷机并联设置在冷气管道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储水罐12,用以储水;
加水管道13,进口连通与储水罐13的内部,其出口连通加湿气管道4的内部。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座舱模拟试验平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通过储水罐12向加湿气管道4中注水的方式控制加湿管道4中气体的含水量,实现对加湿气含湿量的调节,以此,最终能够实现对模拟舱1内部气体湿度的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加水调节阀19,设置在加水管道13上,以调节加湿气中的含湿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排气风机24,设置在排气管道7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混合室14,其内部与压缩气管道2的出口、冷气管道3的出口、加湿气管道4的出口、循环气管道5的出口连通;
进气管道15,进口连通混合室14的内部,其出口连通模拟舱1的内部。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座舱模拟试验平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气、冷气、加湿气以及循环气管道5中流通的循环气在进入模拟舱1前,先进入混合室14,该种设计,一方面可为压缩气、冷气以及加湿气以及循环气管道5中流通的循环气进入模拟舱1前提供缓冲,最终能够以稳定的流动状态持续的进入模拟舱;另一方面可为压缩气、冷气以及加湿气以及循环气在进入模拟舱1前提供混合场所,使压缩气、冷气以及加湿气以及循环气在此充分混合形成各方面性质均匀的气体,其后经进气管道15进入模拟舱1内,该种设计使模拟舱1内的气流组织与座舱内气流组织的实际情况更为贴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温度调节阀16,设置在冷气管道3上;
第二温度调节阀17,设置在冷气管道3上;压缩气管道2的出口连通冷气管道3位于所述第一温度调节阀16与第二温度调节阀17之间部分的内部,使压缩气与冷气在进入混合室14前发生混合,第二温度调节阀17与第一温度调节阀16可配合动作调节压缩气与冷气的混合气的温度、流量及其压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地面空气管道18,其出口连通混合室14的内部,以为模拟舱1提供地面空气,以此能够模拟地面空调为座舱供气的状态,在该模拟状态下,关断压缩气管道2、冷气管道3、加湿气管道4、循环气管道5,对模拟舱1内气流组织进行验证。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座舱模拟试验平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可直接通过地面空气管道18为模拟舱1通入地面空气,以此可快速的实现对座舱舒适性的试验验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供气管道20,设置在模拟舱1的内部,其壁面具有多个沿轴向分布的供气孔,其进口与进气管道15的出口连通。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座舱模拟试验平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通过供管道20上沿轴向分布的供气孔向模拟舱1内供入气体,实现对模拟舱1内气体的分布,使其扩散均匀,以此能够更好的模拟座舱内的气流组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舱内模拟声学阵列21,在模拟舱1内部设置,以能够模拟座舱的内部噪声,真实的还原座舱的内部噪声,为座舱的设计、优化提供有效支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舱外模拟声学阵列22,在模拟舱1外部设置,以能够模拟座舱的外部噪声,主要包括发动机等部件产生的噪声,真实的再现座舱的外部噪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多排座椅23,在模拟舱1的内部设置,用以供试验人员进行座舱载人模拟试验,以此能够展开人体生理学的相关研究,为提高座舱的舒适性提供可靠依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内饰,在模拟舱1的内部设置;
灯饰,在模拟舱1的内部设置。
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座舱模拟试验平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模拟舱1内设置内饰及其灯饰可真实的再现座舱内的相关场景,实现对座舱内相关场景的模拟,以此能够进行美学及人机功效等方面的试验、验证,为座舱舒适性的改进优化提供参考。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