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5265发布日期:2020-01-24 13:2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芯片自动化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是人类来意生存的必要环境。空气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表面、动植物、人体及生产活动、污水污物处理等,其组成浓度不稳定,种类多样,有细菌、真菌、病毒、噬菌体等,这些微生物粒子是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气中微生物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空气中悬浮的带有微生物的尘埃、颗粒物或液体小滴,就是微生物气溶胶,它可较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中细小颗粒将致病菌穿入给人们,从而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生物芯片技术已成为微生物快速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生命科学领域中检测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芯片技术以其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在微生物检测中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检测需要将空气冷凝成液体收集后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检测样本如何实现自动化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包括:

底板,其上设置有支架板;

电机,设置在底板上方,并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支架板固接,电机连接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安装芯片的安装槽和定位孔,芯片正面朝转盘中心方向设置;

摄像机,设置在底板和电机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支架板固接;

滴定管头,设置在摄像机与底板之间,滴定管头通过软管连接有滴定泵,滴定泵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储存检测样本的储存槽;

第一红外装置,设置在底板上;

电机、摄像机、滴定泵、第一红外装置电连有微控机,微控机控制电机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连动芯片移动,当芯片移动到滴定管头下方,第一红外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信号穿过转盘上的定位孔被其接收端接收时,第一红外装置反馈信息到微控机控制电机停转,之后微控机控制滴定泵抽取检测样本并通过滴定管头滴到芯片上,之后微控机控制摄像机实时拍摄芯片化验变化的图片并上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控机控制电机带动转盘上的芯片转动并配合第一红外装置可以实现芯片的精准定位到滴定管头正下方,并通过微控机控制滴定泵实现对芯片滴检测样本,并通过摄像机拍摄化验后的芯片并上传,整个检测过程完全自动化完成,不需要检测人员去操作,而且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检测效率较高。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微生物自动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红外装置,

第二红外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第二红外装置与微控机电连,当摄像机拍摄化验后的芯片并上传后,微控机控制电机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连动芯片移动,当两个芯片之间的缝隙位于滴定管头下方,第二红外装置的红外发射端发射的信号穿过转盘上的定位孔被其红外接收端接收时,第二红外装置反馈信息到微控机控制电机停转,微控机控制滴定泵执行排空储存槽内的检测样本,由此,可通过第二红外装置实现对芯片的第二次精准定位,滴定泵工作将储存槽内的检测样本排空,为下一次抽取新的检测样本做准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安装槽围绕着转盘等距设置一圈,多个定位孔围绕着转盘等距设置一圈,一圈定位孔设置在一圈安装槽外围,且每一定位孔与每一安装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片与所述安装槽卡接,由此,方便芯片的安装与更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内设置有芯片夹,芯片夹两端敞口,顶部设置有通孔,芯片与芯片夹卡接。采用卡接方式固定方便芯片的安装与更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上设置有排样槽,由此,可以将排出的检测样本进行收集,防止检测样本直接排出对部件造成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呈l字型,第一连接板一侧板用于固定电机,另一侧板方便与支架板通过螺栓固定,组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气微生物检测装置外围设置有壳体,壳体上铰接有门,设置外壳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及微生物等对芯片造成污染,设置门可以方便后期更换新芯片或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的芯片夹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包括:

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支架板11和排样槽12,支架板11与底板1固定连接;

电机2,设置在底板1上方,电机2安装在第一连接板21上,该第一连接板21与支架板11通过螺栓固接,第一连接板21呈l字型,电机2输出轴连接有转盘22,转盘22上设置有安装槽和定位孔23,多个安装槽围绕着转盘22等距设置一圈,多个安装孔23围绕着转盘22等距设置一圈,一圈定位孔23设置在一圈安装槽外围,每一安装槽与每一定位孔22一一对应设置,安装槽内设置有芯片夹24,芯片夹24两端敞口,芯片夹24顶部设置有通孔241,芯片25正面朝转盘22中心方向卡接于芯片夹24内;

摄像机3,设置在底板1和电机2之间,摄像机3安装在第二连接板31上,该第二连接板31与支架板11固接;

滴定管头4,设置在摄像机3与底板1之间,滴定管头4连接有滴定泵,滴定泵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储存检测样本的储存槽,滴定管头4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支架板11固接;

第一红外装置5,设置在底板1上;

第二红外装置6,设置在底板1上,并位于第一红外装置5右侧。

电机2、摄像机3、滴定泵、第一红外装置5、第二红外装置6电连有微控机,微控机控制电机2转动带动转盘22转动连动芯片25移动,当芯片25移动到滴定管头4下方,第一红外装置5的发射端发射的信号穿过转盘22上的定位孔23被其接收端接收时,第一红外装置5反馈信息到微控机控制电机2停转,之后微控机控制滴定泵抽取储存槽内的检测样本并通过滴定管头4滴到芯片25上,之后微控机控制摄像机3实时拍摄芯片25化验变化的图片并上传至数据中心,之后微控机控制电机2继续转动带动转盘22转动连动芯片25移动,当两个芯片25之间的缝隙位于滴定管头4下方,第二红外装置6的红外发射端发射的信号穿过转盘22上的定位孔23被其红外接收端接收时,第二红外装置6反馈信息到微控机控制电机2停转,微控机控制滴定泵执行排空储存槽内的检测样本至排样槽1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片25直接与安装槽卡接,而省去芯片夹24。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微生物检测装置外围设置有壳体,壳体上铰接有门。

一种生物检测芯片自动替换检测装置的原理:当微控机收到需要检测样本的信息时,微控机控制电机2转动带动转盘22转动连动芯片25移动,当芯片25移动到滴定管头4下方,第一红外装置5的发射端发射的信号穿过转盘22上的定位孔23被其接收端接收时,第一红外装置5反馈信息到微控机控制电机2停转,此时,芯片25正好定位在滴定管头4正下方,之后微控机控制滴定泵抽取检测样本并通过滴定管头4滴到芯片25上,之后微控机控制摄像机3实时拍摄芯片25化验变化的图片并上传至数据中心,之后微控机控制电机2继续转动带动转盘22转动连动芯片25移动,当两个芯片25之间的缝隙位于滴定管头4下方,第二红外装置6的红外发射端发射的信号穿过转盘22上的定位孔23被其红外接收端接收时,第二红外装置6反馈信息到微控机控制电机2停转,微控机控制滴定泵执行排空储存槽内的检测样本至排样槽12内,为下一次抽取新收集的检测样本检测做准备。通过与数据中心连接的设备,可以查看拍摄的芯片图片,根据芯片上的颜色变化判断检测样本中是否有致病菌,整个检测过程完全自动化完成,不需要检测人员去操作,而且结构简单,检测效率较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