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77289发布日期:2020-01-14 16:48阅读:1924来源:国知局
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表和断路器配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3370716b,主题名称为使用电力指纹监控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的方法和系统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通过在所述程序的执行期间进行采样以追踪处理器的电力消耗来监控所述程序的执行;使用平台表征技术,所述平台表征技术进一步包括检测显示对所述处理器中的状态转移的最大依赖性的轨迹的部分;使用所述部分来选择携带最多信息的特征;从包含在所述部分中的所述程序的选择的所述特征的表征中获得所述程序的可信电力指纹的组;基于所述程序的选择的所述特征和由所述可信电力指纹组成的签名之间的距离的概率分布,建立用于特定的错误报警率的阈值;将所述可信电力指纹的库与从不可信代码的执行的轨迹中提取的特征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可信电力指纹和提取的所述特征之间的距离”。

申请人认为,上述发明专利尽管涉及了“电力指纹”的相关概念,但该发明专利定义的“电力指纹”明显区别于本发明专利公开的“电力指纹”概念。换而言之,上述发明专利,采样信息的来源是“追踪处理器的电力消耗”。同时,在获取采样信息的基础上,对于采样信息的二次加工的过程和目的也存在明显区别。此外,上述发明专利的应用场景主要是用于“外部监控器能够评定计算机系统的执行完整性”,显然不能直接应用于电表和断路器之间的连接通讯。

除此以外,现有的无线智能电能表及外置断路器无线技术研究中,通常基于蓝牙通讯技术,需要依赖掌机对电表和断路器分别扫码配对。在电表安装现场,一般在无电环境下进行安装装配,扫码配对需要上电,现场环境存在困难。此外,现场操作人员需要使用掌机对每一个配对开关和电表分别扫码配对,对于多表位的电能表箱,存在多只电表和断路器时,非常容易错扫描或者误配置,完成整个配对流程也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后期的资产管理也需要人员在现场扫码进行记录,以上诸多不便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智能电表与表后无线断路器的自动配对连接。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其另一目的在于,基于电流指纹技术,通过电流编码,实现信息传输。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断路器利用预置的编码电路发起电流编码;

步骤s2:电表通过预置的无线模块发起实时同步通讯指令,并同步启动电表以采集来自断路器的电流编码;

步骤s3:电表的无线模块判断来自断路器的电流编码是否符合预置的判断标准,如果电流编码满足判断标准则执行步骤s4,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3满足判断标准并且执行步骤s4;

步骤s4:电表基于电流编码和断路器完成私有配对过程;

步骤s5:断路器基于私有配对协议将对应该断路器的特征标记上传至电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无线模块具体实施为私有蓝牙模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特征标记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号、特定地址号(以及其它的特定符号标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编码电路具体实施为电流编码电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电流编码电路包括串接的开关k1和负载rl(即1位比特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在实际应用中,不应理解为仅局限于1位比特流,而应当可以适应性地拓展为多位比特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负载rl具体实施为电阻、电容、电感、恒流电路中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在不考虑物料成本和实现难度的情况下,负载rl可以具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s0,步骤s0位于步骤s1之前:

步骤s0:在安装好断路器和智能电表后,进行上电测试,待测试通过合闸通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图1示出了所述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的系统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无线智能电表”、“智能电表”、“电表”、“电表侧”均为同一概念,恕不重复说明;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表后无线断路器”、“无线断路器”、“断路器”、“断路器侧”、“开关侧”均为同一概念,恕不重复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电流指纹”,其定义是,是指通过电流编码,实现信息传输。

优选实施例。

具体地,在本发明专利申请中,电流指纹技术具体实施为:在断路器的本体中设置编码电路,具体是电流编码电路,实现信息传输。

优选地,所述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断路器(的本体)利用预置的编码电路发起电流编码;

步骤s2:电表通过预置的无线模块发起实时同步通讯指令,并同步启动电表以实时采集来自断路器的电流编码;

步骤s3:电表的无线模块判断来自断路器的电流编码是否符合预置的判断标准,如果电流编码满足判断标准则执行步骤s4,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3(电表的无线模块判断来自断路器的电流编码是否符合预置的判断标准)直至电流编码满足判断标准并且执行步骤s4;

步骤s4:电表基于(满足预置的判断标准的)电流编码和断路器完成私有配对过程;

步骤s5:断路器基于私有配对协议将对应该断路器的特征标记上传至电表,从而实现无人值守情况下的资产管理的自动录入功能。

其中,无线模块优选为私有蓝牙模块。

其中,特征标记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号、特定地址号(以及其它的特定符号标记)。

进一步地,参见附图的图1,步骤s1中,预置的编码电路用于生成电流编码,编码电路具体实施为:电流编码电路。

其中,电流编码电路包括串接的开关k1和负载rl(即1位比特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在实际应用中,不应理解为仅局限于1位比特流,而应当可以适应性地拓展为多位比特流)。

其中,负载rl具体实施为电阻、电容、电感、恒流电路中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在不考虑物料成本和实现难度的情况下,负载rl可以具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断路器与电表尝试自动连接之前,断路器与电表的主功率线路已经通过线缆(即主功率线)相连,这种断路器与电表之间的通过主功率线相连是人为完成的,断路器与电表本身并不直接预置有已经人为相连的信息,正需要通过本方法利用断路器与电表之间的交互确认断路器与对应的电表在同一个线路上并且已经相连。只有这样,功率线路上的断路器发起的对应的电流编码会被对应的电表接收(由断路器产生的电流编码会通过主功率线传输至电表,进而被电表获取),而该电表的同步私有模组也分析该电流编码。只有同步确认发送的电流编码与智能电表上无线模块收到的电流编码完全一致,就确认该断路器和该智能电表是同一个线路上,然后进入自动私有配对,从而实现断路器与无线智能电表的自动配对,配对完成后在通过私有协议将该断路器的特征标记(例如,资产号/特定地址号)上传到电表,从而实现资产管理的自动录入与关系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智能电表及断路器自动连接方法还包括步骤s0,步骤s0位于步骤s1之前:

步骤s0:在安装好断路器和智能电表后,进行上电测试,待测试通过合闸通电(断路器和电表均上电)。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电表、断路器、开关k1的具体选型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35040... 来自[中国] 2020年08月18日 16:42
    提拇物联智能空开,诚邀合作伙伴,邀您与我们一起拓展电气市场!400-087-8883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