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及其判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06471发布日期:2020-04-24 18: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质量获取部件以及绕纱部件,所述质量获取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所述绕纱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且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顶部,所述绕纱部件用于绕纱,所述绕纱部件的绕纱时间以及绕纱速度均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干涩判断装置还包括导纱部件,所述导纱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以用于将纱线传递至所述绕纱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部件包括导纱杆以及限位杆,所述导纱杆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导纱杆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杆,相邻的限位杆之间形成用于供纱线通过的导纱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获取部件为分析天平。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纱部件为绕纱机。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装置的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测试筒子纱垂直平放在质量获取部件上,取出所述待测试筒子纱的纱线接在绕纱部件上,设定绕纱部件的绕纱总时间及绕纱速度,所述绕纱部件绕纱,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记录一次所述质量获取部件获取的质量,绘制时间-质量曲线,得到第一曲线;

s2、将标准筒子纱垂直平放在质量获取部件上,取出所述标准筒子纱的纱线接在绕纱部件上,所述绕纱部件的绕纱总时间及绕纱速度均与步骤s1一致,所述绕纱部件绕纱,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记录一次所述质量获取部件获取的质量,绘制时间-质量曲线,得到第二曲线;

s3、对比所述第一曲线和所述第二曲线,判断待测试筒子纱是否干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均为1min。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筒子纱的纱支与待测试筒子纱的纱支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纱总时间为5min-25min,绕纱速度为3m/min-10m/min。

11.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重复至少2次,并取每个时间点的质量平均值,绘制时间-质量平均值曲线,得到所述第一曲线。

12.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重复至少2次,并取每个时间点的质量平均值,绘制时间-质量平均值曲线,得到所述第二曲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及其判断方法。纱线干涩判断装置包括支架主体、质量获取部件以及绕纱部件,质量获取部件设置在支架主体上且位于支架主体的底部,绕纱部件设置在支架主体上且位于支架主体的顶部。纱线干涩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测试筒子纱垂直平放在质量获取部件上,纱线接在绕纱部件上,绕纱部件绕纱,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记录一次质量获取部件获取的质量,得到第一曲线;S2、将标准筒子纱垂直平放在质量获取部件上,纱线接在绕纱部件上,绕纱部件绕纱,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间记录一次质量获取部件获取的质量,得到第二曲线;S3、对比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判断待测试筒子纱是否干涩。该装置结构简单,测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许满;胡广文;何韵湘;安志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