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59354发布日期:2020-04-10 23:3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换挡手柄作为驾驶操作的关键部件,其使用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在自动挡汽车上,为防止驾驶员误操作换挡而造成变速箱损坏,甚至发生交通事故,通常需要设置挡位锁,然后在换挡手柄上设置对应的挡位锁按钮,用于将挡位锁拉至解锁状态再换挡,挡位锁通过复位弹簧进行上锁,解锁时,拉动挡位锁按钮时需要克服挡位锁上复位弹簧的弹力。通常,挡位锁按钮采用图1中的结构,挡位锁按钮上具有向下延伸的拉板,所述拉板的下端具有用于套连挡位锁的连接孔,要确保挡位锁按钮能够可靠地解锁,需要确保挡位锁按钮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符合设计要求。

目前,在检测时,通常采用模拟实车的方式进行检测,即将换挡手柄固定安装好,将挡位锁按钮的拉板上的连接孔套在检测装置上,手动拉动挡位锁按钮多次来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但是,现有换挡把手通常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螺纹连接在检测时影响装配的效率,而卡扣连接在检测时又不易拆卸,甚至影响卡扣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地完成换挡手柄的安装和拆卸,避免损伤测试件,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的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匹配地插装在待检测换挡手柄上的芯杆;所述芯杆的下端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芯杆套,所述芯杆套垂直安装在第一底板上,所述芯杆套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可压缩地抵接在所述芯杆的下方,且所述弹簧的最小压缩长度大于待检测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行程;还包括拉力座,所述拉力座朝向所述芯杆套的一侧突出设置有用于插入待检测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的销柱;所述拉力座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连接有拉力传感器。

上述结构中,由于芯杆能够匹配地插装在待检测换挡手柄上,检测时,就可以将换挡手柄的安装孔对准芯杆,套装在芯杆上端,将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对准拉力座的销柱套入,即可开始检测,检测时,工人手握换挡手柄握捏挡位锁按钮,由于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套在销柱上,使得挡位锁按钮整体无法上移,根据力的作用相对性,当挡位锁按钮不动的时候,握捏力会促使换挡手柄下移压缩弹簧,直到换挡手柄与挡位锁按钮的相对位置处于挡位锁按钮完全拉起的状态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换挡手柄压缩弹簧的压力同时传递到拉力传感器上,从而可以检测到挡位锁按钮的拉力。通过调整弹簧的弹力大小,可以在不同拉力下对挡位锁按钮的拉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这只需要将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从销柱上退下,就能够轻松地将换挡手柄取下,不会对换挡手柄造成损坏。由此可见,上述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地完成换挡手柄的安装和拆卸,避免损伤测试件,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还具有朝向所述芯杆套设置的拉力座导轨和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拉力座导轨上的底座,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拉力座之间,所述拉力座的销柱与所述拉力座导轨平行;所述第一底板上还具有与所述拉力座导轨平行设置的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底座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拉力座的销柱与拉力座导轨平行,而拉力座连同拉力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当底座在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拉力座导轨移动时,拉力座的销柱也沿轴向移动。这样,在安装定位换挡手柄时,可以通过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将底座移动到远离芯杆套的位置,换挡手柄插装到位时,再将底座移动到位,使拉力座的销柱插入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就可以开始检测,检测结束后,只需要移开底座,就可以轻松将换挡手柄取下,装卸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为双杆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芯杆包括圆柱状的主杆体和两个沿径向突出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沿主杆体贯通设置;所述芯杆套的内孔直径与主杆体的直径一致,且内孔璧上具有与所述凸棱对应设置的凹槽。

这样,就可以防止芯杆在芯杆套内转动,还可以保证换挡手柄插装在芯杆上的方位一致,便于拉力座的销柱能够快速准确地插入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提高检测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还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芯杆套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这样,在确保拉力传感器和拉力座的安装空间的同时,还能够缩短芯杆和芯杆套的长度,降低芯杆和芯杆套的加工难度和精度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还具有竖向安装的位移传感器,所述芯杆套朝向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一侧具有沿轴向设置的长条孔,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伸缩端通过穿过所述长条孔的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芯杆上,使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伸缩端能够随芯杆同步移动。

这样,通过位移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换挡手柄和挡位锁按钮相对移动的距离,从而判断挡位锁按钮的移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时实施,位移传感器可以采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拉力传感器为s形拉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竖向设置的立架,所述立架的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架,所述横架位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立架和横架上均安装有用于获取换挡手柄图像的第一ccd摄像头和第二ccd摄像头;所述第一底板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ccd摄像头位于所述芯杆的正上方,所述第一ccd摄像头沿所述芯杆的径向朝向所述芯杆,使待检测换挡手柄插装在所述芯杆的上端时,待检测换挡手柄的侧面朝向第一ccd摄像头。

只需要将待检测的换挡手柄插装在芯杆上端,就可以利用第一ccd摄像头和第二ccd摄像头快速获取换挡手柄顶部和侧面的正视图像,利用现有成熟的视觉识别系统对图像进行识别,就能够快速判别出换挡手柄的外观是否合格。该整体结构简单,只需将换挡手柄插装到芯杆上即可,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获取换挡手柄的外观图像,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横向安装有平行于所述立架设置的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横架的正投影外;所述移动导轨上通过滑块可移动地安装有所述第一底板;所述基板上还具有与所述移动导轨平行设置的直线移动机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底座相连,使所述第一底座在所述直线移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所述移动导轨移动。

由于移动导轨的一端位于横架的正投影外,使得第一底板能够沿移动导轨移动到横架外,使得芯杆上方的空间更大,使操作人员取放换挡手柄更加方便。检测时,利用直线移动机构带动第一底板移动到横架的下方进行拍照。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移动机构为水平设置的气缸。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地完成换挡手柄的安装和拆卸,避免损伤测试件,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换挡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拉力检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一种换挡手柄的检测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用于匹配地插装在待检测换挡手柄上的芯杆1;如图1所示,换挡手柄的挡位锁按钮上具有向下延伸的拉板,所述拉板的下端具有用于套连挡位锁的连接孔。所述芯杆1的下端可相对轴向移动地套设有芯杆套2,所述芯杆套2垂直安装在第一底板3上,所述芯杆套2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可压缩地抵接在所述芯杆1的下方,且所述弹簧的最小压缩长度大于待检测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行程;还包括拉力座4,所述拉力座4朝向所述芯杆套2的一侧突出设置有用于插入待检测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的销柱;所述拉力座4与所述第一底板3之间连接有拉力传感器5。

上述结构中,由于芯杆能够匹配地插装在待检测换挡手柄上,检测时,就可以将换挡手柄的安装孔对准芯杆,套装在芯杆上端,将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对准拉力座的销柱套入,即可开始检测,检测时,工人手握换挡手柄握捏挡位锁按钮,由于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套在销柱上,使得挡位锁按钮整体无法上移,根据力的作用相对性,当挡位锁按钮不动的时候,握捏力会促使换挡手柄下移压缩弹簧,直到换挡手柄与挡位锁按钮的相对位置处于挡位锁按钮完全拉起的状态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换挡手柄压缩弹簧的压力同时传递到拉力传感器上,从而可以检测到挡位锁按钮的拉力。通过调整弹簧的弹力大小,可以在不同拉力下对挡位锁按钮的拉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这只需要将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从销柱上退下,就能够轻松地将换挡手柄取下,不会对换挡手柄造成损坏。由此可见,上述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地完成换挡手柄的安装和拆卸,避免损伤测试件,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实施时,所述第一底板3上还具有朝向所述芯杆套2设置的拉力座导轨6和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拉力座导轨6上的底座7,所述拉力传感器5连接在所述底座7和所述拉力座4之间,所述拉力座4的销柱与所述拉力座导轨6平行;所述第一底板3上还具有与所述拉力座导轨6平行设置的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8,所述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8的活动端与所述底座7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拉力座的销柱与拉力座导轨平行,而拉力座连同拉力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当底座在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拉力座导轨移动时,拉力座的销柱也沿轴向移动。这样,在安装定位换挡手柄时,可以通过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将底座移动到远离芯杆套的位置,换挡手柄插装到位时,再将底座移动到位,使拉力座的销柱插入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就可以开始检测,检测结束后,只需要移开底座,就可以轻松将换挡手柄取下,装卸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实施时,所述拉力座直线驱动机构8为双杆气缸。

实施时,所述芯杆1包括圆柱状的主杆体和两个沿径向突出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沿主杆体贯通设置;所述芯杆套2的内孔直径与主杆体的直径一致,且内孔璧上具有与所述凸棱对应设置的凹槽。

这样,就可以防止芯杆在芯杆套内转动,还可以保证换挡手柄插装在芯杆上的方位一致,便于拉力座的销柱能够快速准确地插入换挡手柄挡位锁按钮的连接孔,提高检测的效率。

实施时,所述第一底板3上还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二底板9,所述第二底板9通过支撑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3上;所述芯杆套2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9上。

这样,在确保拉力传感器和拉力座的安装空间的同时,还能够缩短芯杆和芯杆套的长度,降低芯杆和芯杆套的加工难度和精度要求。

实施时,所述第一底板3上还具有竖向安装的位移传感器10,所述芯杆套3朝向所述位移传感器10的一侧具有沿轴向设置的长条孔,所述位移传感器10的伸缩端通过穿过所述长条孔的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芯杆1上,使所述位移传感器10的伸缩端能够随芯杆1同步移动。

这样,通过位移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换挡手柄和挡位锁按钮相对移动的距离,从而判断挡位锁按钮的移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时实施,位移传感器可以采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实施时,所述拉力传感器5为s形拉力传感器。

实施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21,所述基板21的一侧具有竖向设置的立架22,所述立架22的上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架23,所述横架23位于所述基板21的上方;所述立架22和横架23上均安装有用于获取换挡手柄图像的第一ccd摄像头24和第二ccd摄像头25;所述第一底板3安装在所述基板21上,所述第二ccd摄像头25位于所述芯杆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ccd摄像头24沿所述芯杆1的径向朝向所述芯杆1,使待检测换挡手柄插装在所述芯杆1的上端时,待检测换挡手柄的侧面朝向第一ccd摄像头24。

只需要将待检测的换挡手柄插装在芯杆上端,就可以利用第一ccd摄像头和第二ccd摄像头快速获取换挡手柄顶部和侧面的正视图像,利用现有成熟的视觉识别系统对图像进行识别,就能够快速判别出换挡手柄的外观是否合格。该整体结构简单,只需将换挡手柄插装到芯杆上即可,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获取换挡手柄的外观图像,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实施时,所述基板21上横向安装有平行于所述立架22设置的移动导轨27,所述移动导轨27的一端位于所述横架23的正投影外;所述移动导轨27上通过滑块可移动地安装有所述第一底板3;所述基板21上还具有与所述移动导轨27平行设置的直线移动机构26,所述直线移动机构26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底座3相连,使所述第一底座3在所述直线移动机构26的作用下沿所述移动导轨27移动。

由于移动导轨的一端位于横架的正投影外,使得第一底板能够沿移动导轨移动到横架外,使得芯杆上方的空间更大,使操作人员取放换挡手柄更加方便。检测时,利用直线移动机构带动第一底板移动到横架的下方进行拍照。

实施时,所述直线移动机构26为水平设置的气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