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2474发布日期:2019-07-19 22:2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绘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绘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绘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测绘工具用于在工程设计和工程测量过程中对目标进行测量数据从而根据所测数据绘制图纸,或根据图纸数据实地测量以建设实体目标,通常的测绘工具需要使用支架进行支撑固定,有些施工基地地势可能不够平坦或地表柔软,传统的三角支架底端通常比较尖锐,在平坦的地表可以形成稳定的三个点构成的平面,但是在不平坦的地面使用时,三个支撑杆的底端可能插入不同深度的凹坑中,或者在柔软的地表使用时,三根支撑杆可能陷入不同深度的土壤中,都会造成支撑杆三点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增大,支撑稳定性降低、且降低了采用其支撑的测量仪器的测量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测绘仪器的支撑装置难以在不平坦或柔软的地表进行稳定支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测绘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杆,支撑杆具有三根且分别与支撑板的同一面转动连接,支撑板为圆盘状,支撑杆绕支撑板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分布,支撑杆与支撑板相对旋转所在平面与支撑板平行且经过支撑板的中心轴线;

支撑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开设还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为圆柱状且表面开设有螺旋槽,连接杆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

螺旋槽的螺距为连接杆直径的0.2倍,螺旋槽的深度为连接杆的0.3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支撑杆与第一固定板相对旋转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板平行且经过支撑板的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杆与第二固定板相对旋转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板平行且经过支撑板的中心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为密闭结构,空腔在水中产生的浮力大于测绘装置的总重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平衡指示环,平衡指示环为圆环形管状结构,平衡指示环为透明,平衡指示环内部设有平衡球,平衡球至少具有3颗,平衡指示球能够沿平衡指示环圆周运动,平衡指示环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板的中心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指示环内部填充有液体,平衡球漂浮在液体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体为汽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球为钢球,平衡球能够沿平衡指示环圆周滚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在水平且不平坦的地表使用、地表的凹坑大于固定板时,第一固定板会陷入凹坑内,分别旋转三根支撑杆,调整支撑杆与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三根支撑杆底端的固定块均与地面稳定抵触且支撑板保持水平,然后旋转连接杆,在螺旋槽的作用下,连接杆钻入土壤直至压块压紧第一固定板,提高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紧固性,将测绘仪器的三角架假设在支撑板上,由于支撑板与水平面平行,且支撑板上表面为平面,三角架的底端触角能够平稳地支撑在支撑板上,从而提高对测绘仪器的支撑稳定性,减小地表不平坦对测绘仪器测绘的影响,提高测绘仪器测绘的准确度;

2、在具有水的地方使用时,第一固定板与地面通过连接杆与地面紧固连接,如果经常使用,就不需要每次都拆除,避免拆除后再次安装时重新调节支撑板水平,但是可能存在涨水的情况,水淹没支撑板后,地面被水浸泡后逐渐变得松软,在支撑板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下,地面逐渐变成淤泥后无法提供足够的牵引力,支撑板在浮力作用下将连接杆从淤泥中拔出,支撑板浮出水面,便于工作人员找回测绘支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的向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支撑杆分别与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是实施例1中体现支撑杆相对支撑板旋转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体现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体现平衡指示环和平衡球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支撑板;11、空腔;12、平衡指示环;13、平衡球;

2、支撑杆;

3、第一固定板;

4、连接杆;41、螺旋槽;42、压块;

5、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测绘支撑装置,综合图1和图2,包括支撑板1、和支撑杆2,支撑杆2具有三根且分别与支撑板1的同一面转动连接,支撑板1为圆盘状,支撑杆2绕支撑板1的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分布,支撑杆2与支撑板1相对旋转所在平面与支撑板1平行且经过支撑板1的中心轴线;结合图3,支撑杆2远离支撑板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3上开设还有通孔(图中未标出),通孔内插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为圆柱状且表面开设有螺旋槽41,连接杆4靠近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42;螺旋槽41的螺距为连接杆4直径的0.2倍,螺旋槽41的深度为连接杆4的0.3倍。

结合图4,在水平且不平坦的地表使用、地表的凹坑大于固定板时,第一固定板3会陷入凹坑内,分别旋转三根支撑杆2,调整支撑杆2与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三根支撑杆2底端的固定块均与地面稳定抵触且支撑板1保持水平(在支撑板1上放置水平仪,通过水平仪判断支撑板1是否水平),然后旋转连接杆4,在螺旋槽41的作用下,连接杆4钻入土壤直至压块42压紧第一固定板3,提高支撑杆2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紧固性,将测绘仪器的三角架假设在支撑板1上,由于支撑板1与水平面平行,且支撑板1上表面为平面,三角架的底端触角能够平稳地支撑在支撑板1上,从而提高对测绘仪器的支撑稳定性,减小地表不平坦对测绘仪器测绘的影响,提高测绘仪器测绘的准确度。

在水平且不平坦的地表使用、地表的凹坑小于第一固定板3时,第一固定板3不会陷入凹坑,可以忽略凹坑的存在,直接将地面作为平面使用。

在地表为平面且相对水平面倾斜时,通过调节三根支撑杆2相对支撑板1的夹角来使得支撑板1保持与水平面平行。

支撑杆2与第一固定板3转动连接,支撑杆2与第一固定板3相对旋转所在平面与支撑板1平行且经过支撑板1的中心轴线。

支撑杆2靠近支撑板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5通过紧固件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支撑杆2与第二固定板5相对旋转所在平面与支撑板1平行且经过支撑板1的中心轴线。

结合图5,支撑板1内部设有空腔11,空腔11为密闭结构,空腔11在水中产生的浮力大于测绘装置的总重量。在具有水的地方使用时,第一固定板3与地面通过连接杆4与地面紧固连接,如果经常使用,就不需要每次都拆除,避免拆除后再次安装时重新调节支撑板1水平,但是可能存在涨水的情况,水淹没支撑板1后,地面被水浸泡后逐渐变得松软,在支撑板1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下,地面逐渐变成淤泥后无法提供足够的牵引力,支撑板1在浮力作用下将连接杆4从淤泥中拔出,支撑板1浮出水面,便于工作人员找回测绘支撑装置。

结合图6,支撑板1远离支撑杆2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平衡指示环12,平衡指示环12为圆环形管状结构,平衡指示环12为透明,平衡指示环12内部设有平衡球13,平衡球13至少具有3颗,平衡指示球能够沿平衡指示环12圆周运动,平衡指示环12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板1的中心轴线重合。平衡指示环12内部填充有液体,平衡球13漂浮在液体中。当支撑板1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倾斜夹角时,在浮力作用下,平衡球13沿平衡指示环12向上运动至汇聚在一起,当支撑板1与水平面平行时,敲击支撑板1,在震动作用下平衡球13沿平衡指示环12运动至散开一段距离,若静置后平衡球13不再聚集,则说明平衡板已经与水平面平行。

液体为汽油,汽油的粘滞作用小,平衡球13受力后能够更敏捷地沿平衡指示环12运动,缩短静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一种测绘支撑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平衡球13为钢球,平衡球13能够沿平衡指示环12圆周滚动。支撑板1是否已经水平的判断方法与实施1中的方法一致,即敲击支撑板1,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若钢球不再聚集则说明支撑板1已经水平。支撑板1倾斜时,钢球在重力作用下沿平衡指示环12向下运动至聚聚在一起。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