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7726发布日期:2019-10-13 02:2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勘察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中,对钻孔取出的岩石抗压强度的基本试验方法为:饱和单轴试验法、点荷载试验法,需要取岩芯或者岩块到试验室进行试验,对现场判断岩石性质、对于施工判断入岩深度的效率影响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下方固定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调节支腿,且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压板,所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贯穿下压板与基座相固定,且支架的中下段位于下压板的正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上压板,所述支架的内侧位于顶端位置处固定有横梁,且支架的前侧固定有垂直滑轨,所述垂直滑轨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刻度标尺,且垂直滑轨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对刻度标尺起到限位作用的紧固螺栓,所述横梁的前表面位于中段位置处安装有水准泡,且横梁的前表面位于水准泡的一侧位置处挂有辅助深度测量尺,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位于支架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两根垂直向上的细丝杆,所述上压板的上表面对应细丝杆的位置处设置有螺母,所述上压板的上表面与横梁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两根导柱相连,且上压板的上表面位于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测钉孔,所述上压板的上表面位于测钉孔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滑轨,且上压板的上表面位于测钉孔的另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测钉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测钉,所述第二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测钉的上方设置有垫块,两根所述导柱的外部套接有重锤,所述重锤的上表面位于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贯穿横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支腿包括正牙螺杆,所述正牙螺杆的上方设置有反牙螺杆,且基座与反牙螺杆之间通过套筒相连,所述反牙螺杆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为空心结构,且套筒的内部以中线为基准向下的部分设置有与正牙螺杆正丝牙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套筒的内部以中线为基准向上的部分设置有与反牙螺杆反丝牙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一端相对应测钉孔位置处均开设有槽口,槽口呈内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螺栓不得低于三个,分别安装与垂直滑轨的外侧位于上段、中段和下段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细丝杆的底端与下压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细丝杆的上端与螺母转动连接,所述细丝杆的丝牙与螺母内部螺纹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以对岩石样本的抗压强度进行现场测量,无需通过实验室实验得出结果,降低了局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检验人员来回奔波的问题,通过调节支腿可以进行高低调节,使得设备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地表上实现水平放置,增加了实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水准泡的测量可以使得水平效果更佳,通过转动细丝杆可以带动下压板向上运动,满足不同高度的岩石样本检测,增加了实用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测量难度,解决了岩石样本过低需要垫块或过高无法测量的问题,滑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使其合并,其槽口可以对测钉进行限位,确保测钉处于水平垂直状态,提高了测量精度,解决了测钉倾斜或晃动容易影响其测量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中调节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水准泡;3、下压板;4、调节支腿;41、正牙螺杆;42、套筒;43、反牙螺杆;44、安装座;5、细丝杆;6、上压板;7、支架;8、重锤;9、拉绳;10、横梁;11、导柱;12、螺母;13、测钉;14、第一滑轨;15、第一滑块;16、垫块;17、测钉孔;18、第二滑块;19、第二滑轨;20、刻度标尺;21、垂直滑轨;22、紧固螺栓;23、辅助深度测量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岩石抗压强度测量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下方固定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调节支腿4,调节支腿4包括正牙螺杆41,正牙螺杆41的上方设置有反牙螺杆43,且基座1与反牙螺杆43之间通过套筒42相连,反牙螺杆43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安装座44,套筒42为空心结构,且套筒42的内部以中线为基准向下的部分设置有与正牙螺杆41正丝牙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套筒42的内部以中线为基准向上的部分设置有与反牙螺杆43反丝牙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在岩石开采区域对岩石抗压强度进行测量时,将设备放置在地表上,岩石开采区地表崎岖不平,此时可以转动套筒42使得正牙螺杆41和反牙螺杆43同时缩进或延展,以套筒42的长度来作为调节长度,当缩进时正牙螺杆41和反牙螺杆43同时拧入套筒42可以使得整体长度缩短,反之长度增加,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地表上实现水平放置,增加了实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压板3,且基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架7,支架7的底端贯穿下压板3与基座1相固定,且支架7的中下段位于下压板3的正上方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上压板6,支架7的内侧位于顶端位置处固定有横梁10,且支架7的前侧固定有垂直滑轨21,垂直滑轨2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刻度标尺20,且垂直滑轨2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对刻度标尺20起到限位作用的紧固螺栓22,紧固螺栓22不得低于三个,分别安装与垂直滑轨21的外侧位于上段、中段和下段位置处,通过紧固螺栓22可以将刻度标尺紧固在合适的位置上方便读取刻度数据。

横梁10的前表面位于中段位置处安装有水准泡2,可以实时观看通过调节支腿12调节后的设备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横梁10的前表面位于水准泡2的一侧位置处挂有辅助深度测量尺23,可以用于检测深度值。

下压板3的上表面位于支架7的内侧位置处设置有两根垂直向上的细丝杆5,上压板6的上表面对应细丝杆5的位置处设置有螺母12,细丝杆5的底端与下压板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细丝杆5的上端与螺母12转动连接,细丝杆5的丝牙与螺母12内部螺纹相适配,下压板3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岩石样本,通过转动细丝杆5可以使得其带动下压板3向上运动,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岩石样本,增加了实用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测量难度,解决了岩石样本过低需要垫块或过高无法测量的问题。

上压板6的上表面与横梁10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两根导柱11相连,且上压板6的上表面位于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测钉孔17,上压板6的上表面位于测钉孔17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滑轨19,且上压板6的上表面位于测钉孔17的另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滑轨14,测钉孔17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测钉13,第二滑轨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8,第一滑轨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第二滑块18与第一滑块15一端相对应测钉孔17位置处均开设有槽口,槽口呈内弧结构,在检测时先通过辅助深度测量尺23通过测钉孔17测量一下现有深度,再有将测钉13穿过测钉孔17,使其尖头部位处于岩石样本的上表面,放置完成后滑动第一滑块15和第二滑块18使其合并,其槽口可以对测钉13进行限位,确保测钉13处于水平垂直状态,提高了测量精度,解决了测钉13倾斜或晃动容易影响其测量效果的问题,测量完好后拿出测钉13再次通过辅助深度测量尺23测量深度,即可得出岩石抗压强度。

测钉13的上方设置有垫块16,两根导柱11的外部套接有重锤8,重锤8的上表面位于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拉绳9,拉绳9的另一端贯穿横梁10,拉绳9用于将重锤8拉起,在松绳的一瞬间,重锤8下降对测钉13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通过测钉13钉入岩石样本的深度来测试其抗压强度,在测量时需要对导柱1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并涂抹上润滑有可以使得摩擦系数降低,为精确测量提供基础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岩石开采区对岩石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时,将设备放置在地表上,岩石开采区地表崎岖不平,此时可以转动套筒42使得正牙螺杆41和反牙螺杆43同时缩进或延展,以套筒42的长度来作为调节长度,当缩进时正牙螺杆41和反牙螺杆43同时拧入套筒42可以使得整体长度缩短,反之长度增加,从而使得设备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地表上实现水平放置,增加了实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水准泡2的测量可以使得水平效果更佳,其次在设备水平放置后,通过转动细丝杆5可以使得其带动下压板3向上运动,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岩石样本,增加了实用性和灵活性,降低了测量难度,解决了岩石样本过低需要垫块或过高无法测量的问题,调整结束后将待检测岩石样本放置在下压板3的上表面,通过辅助深度测量尺23通过测钉孔17测量一下现有深度,同时将测钉13穿过测钉孔17,使其尖头部位处于岩石样本的上表面,放置完成后滑动第一滑块15和第二滑块18使其合并,其槽口可以对测钉13进行限位,确保测钉13处于水平垂直状态,提高了测量精度,解决了测钉13倾斜或晃动容易影响其测量效果的问题,最后通过拉绳9用于将重锤8拉起,在松绳的一瞬间,重锤8下降对测钉13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通过测钉13钉入岩石样本的深度来测试其抗压强度,测量完好后拿出测钉13再次通过辅助深度测量尺23测量深度,即可得出岩石抗压强度,在测量时需要对导柱11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并涂抹上润滑有可以使得摩擦系数降低,为精确测量提供基础条件。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