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9637发布日期:2020-01-07 08:4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y.lapierre提出了凝胶技术检测红细胞凝集反应原理之后,微柱凝胶检测法被广泛应用于血型检测和配血工作当中,其原理是凝胶分子筛技术和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调节凝胶(葡聚糖)的浓度,控制凝胶间隙大小,只允许游离红细胞通过,从而达到分离游离红细胞和凝集红细胞的目的。如果红细胞沉积在凝胶管底部,表明红细胞未发生凝集,即凝集实验阴性;如果红细胞聚集在凝胶上部或中部,表明红细胞发生凝集,即凝集实验阳性。并伴随着全自动仪器操作的实现,微柱凝胶法极大的提高了输血工作的准确性,但由于判读结果时,并没有颜色更白、亮度更高的材料作为背景,往往会漏检很多弱凝集,以及对凝集强度没有一个可视化的比对,不能准确的判读检测结果造成很多特殊血型的漏检以及配血结果的不可靠性,给临床输血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采用颜色更白、亮度更高的材料为背景,凝集强度可视化对比,提高判读检测结果和配血结果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包括灯箱和观灯片,灯箱内安装内置光源;观灯片设置在灯箱正面,其上有若干模拟微柱,分别表示空白、阴性、+/-、1+、2+、3+、4+、双群和溶血九种结果;其中空白、阴性、4+和溶血4种结果分别对应1个模拟微柱,+/-和双群两种结果分别对应两个模拟微柱,1+、2+和3+三种结果分别对应三个模拟微柱,九种结果相对应的模拟微柱依次排列,对应相同结果的微柱连续排列,在各模拟微柱下标注对应结果。

其中,内置光源是点阵式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亚克力板制成的观灯片嵌设于灯箱内;金属铝基板制成的灯箱底部设置底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际操作中各种凝集强度并不统一的具体结果,观灯片上的若干模拟微柱对九种凝集结果对应的不同的凝集强度分别做出多组描述,为凝集强度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可视化比对标准,给出了各个凝集强度的范围,便于对凝集结果进行准确判读,保障血型检测及配血的安全性,减少了特殊血型的漏检和配血结果的不可靠性,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内置光源采用led照明技术和先进的背光源技术,具有光强度分布均匀、无频闪、无暗区、色温稳定等优点,使屏幕更加明亮柔和,为观察凝集结果提供了一个便于观察的背景,对弱凝集的检测有很好的观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的内置光源侧面示意图。

图中:1、灯箱,2、内置光源,3、观灯片,31、空白,32、阴性,33、+/-,34、1+,35、2+,36、3+,37、4+,38、双群,39、溶血,4、电源线,5、底座,6、模拟微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包括灯箱1和观灯片3,由金属铝基板制成的灯箱1内安装内置光源2;观灯片3设置在灯箱1正面,其上有17个模拟微柱6,分别表示空白31、阴性32、+/-33、1+、2+、3+、4+、双群和溶血九种结果,其中空白31、阴性32、4+37和溶血39四种结果分别对应一个模拟微柱,+/-33和双群38两种结果分别对应两个模拟微柱,1+34、2+35和3+36三种结果分别对应三个模拟微柱,九种结果相对应的模拟微柱依次排列,相同结果的微柱连续排列,并在各模拟微柱下标注对应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微柱凝胶法检测血型和配血过程中,将微柱凝胶卡离心后,垂直置于本装置的观灯片3前方,根据凝集结果放置在不同的模拟微柱前进行逐一比对,选取最接近检测结果的模拟微柱读取凝集结果,对于弱凝集的检测结果可以置于空白31的微柱前进行比对,综合分析结果。

实施例2,一种微柱凝胶卡对比装置,包括灯箱1和观灯片3,由金属铝基板制成的灯箱1内安装内置光源2;观灯片3设置在灯箱1正面,其上有9个模拟微柱6,分别表示空白31、阴性32、+/-33、1+34、2+35、3+36、4+37、双群38和溶血39九种结果,每种结果对应一个模拟微柱,九种结果相对应的模拟微柱依次排列,并在各模拟微柱下标注对应结果。

以上两个实施例中,内置光源2是点阵式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亚克力板制成的观灯片3嵌设在灯箱1内;底座5设置在灯箱1的底部,对整个装置起支撑作用,使本装置平稳放置于水平面上;内置光源2的电源通过电源线4实现供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