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覆冰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7717发布日期:2020-01-14 23:5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覆冰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覆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覆冰测量一般是人工爬塔方式进行实地测量,作业效率低且安全性得不到保证。随着无人机、计算机、立体视觉等技术的发展,一种非接触式的远距离测量技术成为可能。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呈现常态化发展,当传输导线覆冰时,目前的无人机仅可根据摄像机拍摄的照片肉眼识别覆冰的厚度或通过吊舱多目相机通过算法测量覆冰的厚度,肉眼识别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判断不准确的风险,吊舱多目相机的内部算法复杂使得时延长、测量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导线覆冰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线覆冰测量装置,包括无人机、声纳和地面基站,所述无人机挂载有双轴云台,所述声纳挂接在双轴云台上,所述声纳与地面基站进行无线连接,所述声纳用于获取距导线和覆冰的距离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信息发送到地面基站,所述地面基站用于接收数据信息并通过覆冰厚度计算模块测量导线覆冰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声纳具有图片信息模块,信息压缩模块用于对声纳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压缩,所述地面基站具有信息解压模块,信息解压模块用于对压缩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压恢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实用新型导线覆冰测量装置依靠无线数据传输链路进行数据实时传输和分析,在地面端实时获取由声纳测量的距离数值,同时通过测量声纳距导线、覆冰的距离来实现覆冰厚度的高精度测量,以此来求出实际环境中的覆冰厚度,增加了观冰的准确度,提高观冰效率,减少人员观冰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线覆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线覆冰测量装置覆冰厚度的计算方法图。

附图标记:1、无人机;2、声纳;3、地面基站;4、双轴云台;5、覆冰厚度计算模块;6、信息压缩模块;7、信息解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导线覆冰测量装置,包括无人机1、声纳2和地面基站3,所述无人机1挂载有双轴云台4,所述声纳2挂接在双轴云台4上,所述声纳2与地面基站3进行无线连接,所述声纳2用于获取数据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信息发送到地面基站3,所述地面基站3用于接收数据信息并通过覆冰厚度计算模块5测量导线覆冰的厚度。

该导线覆冰测量装置其工作流程如下:无人机1底部挂载双轴云台4,双轴云台4对声纳2,当无人机1飞到覆冰导线附近时,声纳2通过声波得到导线距离、覆冰距离,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地面基站3。地面基站3接收到声纳2获取的数据信息后,覆冰厚度计算模块5计算实际环境中的覆雪厚度,因为实际环境中导线的直径已知,再通过数据获取图中声纳2距离导线的距离、声纳2距离覆雪的距离,通过三角函数测出覆雪的厚度。如图,已知d覆冰,d导线,由勾股定理可求出导线和覆雪的总高度d总,已知导线的直径d直径,因此覆冰厚度d为:d总-d直径。

所述声纳2具有信息压缩模块6,信息压缩模块6用于对声纳2获取的距离信息进行压缩,所述地面基站3具有信息解压模块7,信息解压模块7用于对压缩后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压恢复。

为了减少传输数据信息的压力,确保地面基站3接收的数据内容不丢失,可以在数据传输前对其进行压缩,待数据发送到地面基站3时在对其进行恢复处理,恢复为声纳2获取的数据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