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1298发布日期:2020-04-14 19:2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中,免疫复合物的有效分离是免疫检测的关键环节,分离效果直接影响免疫检测结果。目前,在采用磁珠作为反应载体的免疫分析仪中,免疫复合物分离主要采用磁分离法,磁分离法是利用免疫磁珠同时具有易磁化能力和特异性结合能力,令其与靶标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再借助外部磁场将结合磁珠的反应物(免疫复合物)保留,分离掉多余反应物和试剂。磁分离法的整个磁分离过程中的时间可以很短,但是现有的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对免疫复合物的洗涤效果欠佳。

例如,文献号为cn10943368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磁珠清洗装置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该磁珠清洗装置包括反应杯输送组件、清洗针组件、磁体组件和至少两个清洗位,磁体组件包括对应于每个清洗位设置的磁体,所述磁体能够将反应杯中的磁珠吸附于反应杯的杯壁,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清洗位所对应的磁体位于反应杯输送路径的两侧,该磁珠清洗装置可以使反应杯转换清洗位时,磁珠从反应杯的一个壁面移动到与该壁面相对的壁面,以对磁珠进行清洗,但是磁珠在从反应杯的一个壁面移动到与该壁面相对的壁面的时间较久,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若磁珠未被完全吸附到反应杯壁面时即用清洗针吸附清洗液时,清洗针容易吸到反应杯内的磁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磁清洗分离装置的磁珠清洗效率低及清洗针容易吸到反应杯内的磁珠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包括反应杯输送组件、磁体组件和若干清洗位;

所述反应杯输送组件用于将反应杯输送至不同的清洗位;

所述磁体组件包括在反应杯运行路径两侧布置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磁体对和在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布置的单个磁体,所述磁体对与清洗位位置相对应,单个磁体位于清洗位之间或者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首个清洗位之前,相邻两个清洗位之间或者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首个清洗位之前在反应杯运行路径的每侧至少具有一个磁体,并且相邻两个清洗位之间或者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首个清洗位之前的磁体中,磁体在反应杯运行路径两侧交替设置且相邻两个磁体的磁极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磁体为方形磁体,所述磁体的磁极方向与反应杯运行路径或者与运行路径的切线垂直。

优选地,反应杯运行路径同侧的相邻两个磁体的最小距离低于15mm时,所述相邻两个磁体靠近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的极性相同。

优选地,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清洗位最接近的单个磁体比其相邻的反应杯运行路径同侧的最后一个清洗位对应的磁体高1-3mm,且所述单个磁体比其他磁体的高度低3-5mm。

优选地,所述磁体对的两个磁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10mm。

优选地,所述反应杯输送组件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反应杯运行槽,移动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反应杯的容纳部,移动部能够带着反应杯在反应杯运行槽中移动。

优选地,固定部和移动部分别为圆筒和转动设置在圆筒内的圆盘,所述圆筒内设置有圆环形的反应杯运行槽,所述圆盘上等径排布有一圈反应杯容纳孔。

优选地,清洗位有三个,沿着反应杯运输方向依次为第一清洗位、第二清洗位和第三清洗位,每个清洗位之前设置的磁体组均为两个磁体,靠近反应杯运行槽圆心的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在靠近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排布和磁体极性依次为:s,s,n,n,s,s,远离反应杯运行槽圆心的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在靠近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排布和磁体极性为:n,n,s,s,n,n。

优选地,除了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清洗位最接近的单个磁体及其相邻的反应杯运行路径同侧的最后一个清洗位对应的磁体,其他磁体的高度为8-12mm,其他磁体靠近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的端面中心点的磁感应强度至少为620mt。

优选地,所述磁体为永磁体,优选为钕铁硼磁体、钐钴磁体或铝镍钴磁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包括上述的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其在清洗位设置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两侧的磁体对,并在相邻两个清洗位之间或者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首个清洗位之前设置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的若干磁体,使得反应杯内的磁珠在清洗位前的磁体组的作用下实现了旋转,打散了磁珠团,使得在清洗磁珠时使包裹在结合物中的未结合物释放出来,较好地保留与磁珠结合的那一部分反应物,达到了充分清洗磁珠的目的,并且在清洗位对应的磁体对的高磁感应强度的作用下,使磁珠快速被吸引到反应杯的两个侧壁上,可以使清洗针在短时间内吸取清洗液时避免将反应杯内的磁珠吸到清洗针内,保证了整个磁分离过程中的时间可以尽可能的短,最后还可以保证反应杯进入测量室后杯内的磁珠可以充分与底物进行反应,并节约底物溶液。

(2)本实用新型的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的采用方形磁体,且磁体的磁极方向与反应杯运行路径或者与运行路径的切线垂直,此设计可以使反应杯内磁珠快速吸引到反应杯的侧壁上,增强磁珠的洗涤效果,并且使清洗针在更短时间内吸取清洗液而不将反应杯内的磁珠吸到清洗针内,进一步,在反应杯运行路径同侧的相邻两个磁体的最小距离低于15mm时,该相邻两个磁体靠近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的极性相同,此设计可以避免反应杯运行路径同侧的相邻两个磁体的距离过小时,若靠近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的极性不同导致形成封闭的磁感线,最终保证了对反应杯内磁珠的有效吸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的磁体布置和磁极排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反应杯输送组件,11-圆筒,12-圆盘,2-清洗针组件,3-磁体组件,4-清洗位,41-第一清洗位,42-第二清洗位,43-第三清洗位,5-反应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免疫分析仪磁清洗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反应杯输送组件1、清洗针组件2、磁体组件3和清洗位4;

所述反应杯输送组件1用于将反应杯5输送至不同的清洗位4,具体地,所述反应杯输送组件1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反应杯运行槽,移动部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反应杯5的容纳部,移动部能够带着反应杯5在反应杯运行槽中移动;

所述清洗针组件2用于向清洗位4内的反应杯5中注入清洗液和从反应杯5中吸取清洗液,优选为对应每个清洗工位4设置相应的清洗针组件2,这样多个清洗针组件2可以同时工作,提高清洗效率;

所述磁体组件3包括在反应杯运行路径两侧布置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磁体对和在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布置的单个磁体,所述磁体对与清洗位4位置相对应,单个磁体位于清洗位4之间或者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首个清洗位4之前,相邻两个清洗位4之间或者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首个清洗位4之前在反应杯运行路径的每侧至少具有一个磁体,并且相邻两个清洗位4之间或者位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首个清洗位4之前的磁体中,磁体在反应杯运行路径两侧交替设置且相邻两个磁体的磁极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清洗位最接近的单个磁体比其相邻的反应杯运行路径同侧的最后一个清洗位对应的磁体高1-3mm(如1mm、2mm、3mm),且所述单个磁体比其他磁体的高度低3-5mm(如3mm、4mm、5mm)。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方形磁体,所述磁体的磁极方向与反应杯运行路径或者与运行路径的切线垂直,当反应杯内的磁珠第一次被吸附时,磁珠会以面状分布于反应杯侧壁,在反应杯另一侧使用磁体再次吸附,磁珠会快速汇聚到磁体的中心并聚集成点状,这样可以使磁体与反应杯5内磁珠的磁力吸引最大化,增强磁珠的洗涤效果,并且可以使反应杯5在清洗位4时,将磁珠快速吸引到反应杯5的两个侧壁上,以使清洗针在更短时间内吸取清洗液时避免将反应杯内的磁珠吸到清洗针内。

在本实施例中,反应杯运行槽同侧的相邻两个磁体的最小距离低于15mm(如10mm、12mm、14mm)时,该相邻两个磁体靠近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极性相同,否则相邻两个磁体会相互吸引,形成封闭的磁感线,影响对反应杯内磁珠的吸附。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部和移动部分别为圆筒11和转动设置在圆筒内的圆盘12,所述圆筒11内设置有圆环形的反应杯运行槽,所述圆盘12上等径排布有一圈反应杯容纳孔,清洗位4有三个,沿着反应杯运输方向依次为第一清洗位41、第二清洗位42和第三清洗位43,每个清洗位4之前设置的磁体组均为两个磁体,靠近反应杯运行槽圆心的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在靠近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排布和磁体极性依次为:s,s,n,n,s,s,远离反应杯运行槽圆心的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在靠近反应杯运行槽一侧的磁体排布和磁体极性为:n,n,s,s,n,n。

具体实施时,通过应杯输送组件1使反应杯5依次经过第一清洗位41、第二清洗位42和第三清洗位43,在经过第一清洗位41之前,反应杯5内的磁珠先与第一个磁体实现磁力吸引以使磁珠吸附在反应杯5一侧的杯壁上,接着反应杯5经过第二个磁体,通过磁珠与第二个磁体的磁力吸引使得磁珠吸附在反应杯5另一侧的杯壁上,然后反应杯5经过第一清洗位41对应的磁体对,使得磁珠吸附在反应杯5两侧的杯壁上,此时,清洗针组件2从该反应杯5中吸取清洗液,并向该反应杯5中注入新的清洗液,之后,该反应杯5依次经过第二清洗位42之前的磁体组、第二清洗位42对应的磁体对、第一清洗位41之前的磁体组及第一清洗位41对应的磁体对,并在第二清洗位42和第三清洗位43处重复上述的抽液和注液过程;如此,不仅使得反应杯内的磁珠在清洗位4前的磁体组的作用下实现了旋转,打散了磁珠团,以有效清洗磁珠,并且在清洗位4对应的磁体对的高磁感应强度的作用下,使磁珠快速被吸引到反应杯的两个侧壁上,可以使清洗针在短时间内吸取清洗液时避免将反应杯内的磁珠吸到清洗针内。另外,最后一个清洗位对应的反应杯运行槽单侧的磁体及其相邻磁体的高度降低主要是将反应杯中的磁珠逐渐下拉至反应杯杯底处,以保证反应杯进入测量室后杯内的磁珠可以充分与底物进行反应。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除了与反应杯运行路径方向上的最后一个清洗位最接近的单个磁体及其相邻的反应杯运行路径同侧的最后一个清洗位对应的磁体,其他磁体的高度为8-12mm(如8mm、10mm、12mm),其他磁体靠近反应杯运行路径一侧的端面中心点的磁感应强度至少为620mt,该磁感应强度可以保证良好的磁珠洗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体对的两个磁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10mm(如6mm、8mm、10mm),此设计可以进一步使磁体对构成的磁场流对反应杯5内的磁珠产生足够的吸附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磁体为永磁体,例如为钕铁硼磁体、钐钴磁体或铝镍钴磁体。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