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9105发布日期:2020-01-17 20:3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毫米波前向雷达工作时对发射面的垂直度要求很高,当安装位置的精度无法保证时,往往需要增加角度调节装置。现有的雷达角度调节装置是将各方向(前后、垂直、水平)的调节独立实现,结构复杂,一个方向需要调节两个固定位置,且调节位置位于雷达主体的后方或侧向,不便于从正面进行调节,调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能够方便、快捷调节雷达安装角度,提升调节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雷达主体、固定脚、第一调节脚、第二调节脚、支撑板及位于支撑板的球头安装孔位,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脚与第二调节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脚的相邻角,所述固定脚、第一调节脚、第二调节脚的顶部均与所述雷达主体连接,所述固定脚、第一调节脚、第二调节脚的底部为球头,所述球头分别安装在所述球头安装孔位中,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调节脚及第二调节脚实现所述雷达主体水平和竖直方向调节。

可选地,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中心孔为所述球头安装孔位,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所述滑块的中心孔内设有所述球头的限位扣和支撑体。

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上支撑脚、下支撑脚及与所述支撑板固定的卡扣,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适配的扣位,及与所述上支撑脚适配的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脚及第二调节脚分别由固定块和支撑柱组成,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雷达主体中,所述支撑柱通过螺纹套入所述固定块的孔中,所述支撑柱顶面采用六角头型,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为球头。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的球头端设有“十”字槽。

可选地,所述固定脚与固定块均装入所述雷达主体的安装脚中,所述固定脚与固定块的限位骨与所述安装脚的定位槽配合,所述固定脚与固定块的卡扣分别扣入到所述安装脚的扣位中。

可选地,与所述固定块和固定脚的限位骨分别适配的定位槽位置设置不同。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在固定脚的相邻角设置调节脚,两调节脚分别调节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角度。支撑柱通过螺纹与固定块塑胶配合,支撑柱旋转时实现前、后方向的移动,从而达到雷达发射面的角度变化。调节水平或竖直方向时,每个方向只需调节一个螺柱,且调节时互不影响。所述固定脚前方为球头,可沿球面旋转运动,前后位置保持不变。拆卸方便,必要时,可将雷达主体连同支撑脚一起从滑块中拔出或装入,前向雷达标定时,不需拆卸雷达,能从正面方便、快捷调节雷达安装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整体图;

图3和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柱结构图;

图5和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块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块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撑板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雷达主体结构图;

图10和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定脚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装结构图;

图13和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块中心孔结构图;

图15和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角度调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角度调节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雷达主体10、固定脚20、第一调节脚、第二调节脚、支撑板70及位于支撑板70的球头安装孔位,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脚与第二调节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脚20的相邻角,所述固定脚20、第一调节脚、第二调节脚的顶部均与所述雷达主体10连接,所述固定脚20、第一调节脚、第二调节脚的底部为球头,所述球头分别安装在所述球头安装孔位中,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调节脚及第二调节脚实现所述雷达主体10水平和竖直方向调节。

可以但不限于,所述第一调节脚及第二调节脚分别由固定块30和支撑柱50组成,如图3至6所示,所述固定块30固定在所述雷达主体10中,所述支撑柱50通过螺纹套入所述固定块30的孔中,所述支撑柱50顶面采用六角头型,所述支撑柱50的底部为球头。所述支撑柱50的球头端设有“十”字槽。安装时,将所述支撑柱50前端51沿固定块30下方开孔33往上套入固定块30圆孔中,再通过球头端的“十”字槽53用螺丝刀将其拧入固定块30中。同理,将另一支撑柱50拧入另一固定块30中。所述支撑柱底端采用球头形式,即使在支撑柱倾斜情况下,各支撑脚与滑块的接触面仍大小保持不变,也即受力大小不变。所述支撑柱前端为六角头型,可根据雷达的安装角度情况,在雷达前方使用常规内六角工具进行调节,不需拆卸雷达主体。

可以但不限于,如图7和8所示,还包括滑块60,所述滑块60的中心孔为所述球头安装孔位,所述滑块60固定在所述支撑板70上。所述滑块60包括上支承脚61、64、65,下支撑脚62、66及与所述支撑板70固定的卡扣63、66,所述支撑板70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63、66适配的扣位72、73,及与所述上支撑脚适配的开孔71。安装时,将所述滑块60从支撑板70的底面从下往上安装,所述滑块60的上支承脚61、64、65穿过支撑板70开孔71,上抬到位后,三个上支承脚底面与支撑板70的顶面贴合,下支承脚62、66的顶面与支撑板70的底面贴合,所述滑块60沿开孔71横向滑动,滑动到位后卡扣63、66扣入到支撑板70的扣位72、73中,防止脱出,同理装入另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中心孔内设有所述球头的限位扣和支撑体。滑块60从内侧向外滑动,到位后通过扣位63、67限位固定,雷达使用时,支撑柱50通过本体的支撑,滑块不能向内侧滑动,可保证滑块不会脱出失效。

可以但不限于,如图9至11所示,所述固定脚20与固定块30均装入所述雷达主体10的安装脚中,安装时,将所述固定脚20装入雷达主体10的安装脚11中,所述固定脚20的限位骨23与定位槽113配作,装入到位后,卡扣21、22分别扣入到安装脚11的扣位111、112中,再用螺钉40将固定脚20与雷达主体10进行锁紧固定。同理,将两个所述固定块30固定到雷达主体另外两个安装脚上。所述固定块30的限位骨34分别与定位槽123或133配作,通过安装脚11的定位槽113与另外两个安装脚的定位槽123、133的位置不同,避免固定脚与固定块安装位置装错。

如图12所示,将上述组装好后的组件作为整体,将固定脚20及支撑柱50的球头对齐并压入已装入支撑板70的三个滑块60的中心孔中。压入时,支撑柱50球头挤压滑块60的扣位681、682,使其向外变形,支撑柱50球头装入到位后,上方由681、682限位,下方由691、692支撑,如图13和14所示。

使用时,如图15和16所示,根据固定脚的高度,对两支撑柱进行微调,保证雷达发射面的垂直度。通过固定脚为支点,在固定脚的相邻角设置调节脚,两调节脚分别调节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角度。支撑柱通过螺纹与固定块塑胶配合,支撑柱旋转时实现前、后方向的移动,从而达到雷达发射面的角度变化。调节水平或竖直方向时,每个方向只需调节一个螺柱,且调节时互不影响。所述固定脚前方为球头,可沿球面旋转运动,前后位置保持不变。拆卸方便,必要时,可将雷达主体连同支撑脚一起从滑块中拔出或装入,前向雷达标定时,不需拆卸雷达,能从正面方便、快捷调节雷达安装角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