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0304发布日期:2019-12-24 21: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全领域,具体是一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直属单位,承担着安徽电力系统技术监督、技术研发、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信息安全技术督查等职能,为安徽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随着国网公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应用越来越广,电科院作为电网系统的支撑单位,信息系统稳定运行也越来越重要。

通过安装部署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可以帮助电力运营机构实时的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杆塔、分析杆塔倾斜趋势、定位故障,从而提高杆塔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通过应用配套监测系统,可提前监测预警各类安全隐患,降低杆塔事故率,增加杆塔故障预警时间,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为输电线路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故障处理时间。

从电力杆塔的组成结构方面考虑,要保证监测数据采集设备在杆塔上稳定运行也尤为重要,电力杆塔使用的材料均为大多是角铁,或者使用其余的固定设备时,安装过程中无法有效固定监测设备,可能导致监测数据采集设备与其他构件碰撞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监测数据采集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无法有效固定而可能与其他构件碰撞而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监测的监测终端。

还包括用于容纳监测终端的壳体,壳体与固定支架螺栓连接,壳体的内部两壁还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用于稳固监测终端的固定设备螺栓连接。

还包括用于稳固监测终端的角钢,所述角钢设置于监测终端与固定支架之间。

通过调节固定设备夹紧监测终端,使在安装过程中有效避免壳体与监测终端碰撞,更好地保护监测终端,同时壳体是一个五面封闭的空腔柱体,在加上l型支架以及角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稳定效果好,不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能够契合监测终端实现其稳定运行的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壳体与固定支架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通过使用不锈钢材料,从而更好地使该装置适应不同环境,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壳体朝向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弹性层,弹性层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同时弹性层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使壳体内部与外界相连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厚度与穿弹性层与监测终端两者之间的厚度相同。

弹性层与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防止在安装时候壳体与监测终端之间产生碰撞,损坏监测终端。

同时壳体内部与外界相连,防止壳体内部温度较高,降低监测终端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孔的内径为曲线形状,或者通气孔内部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

改变通气孔的内部形状,从而有效防止灰尘或者等进入壳体内部,也起到了防雨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保证壳体内部热量散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靠近固定支架的边缘沿着与固定支架平行的平面向外延伸形成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固定支架包括第一l型支架及第二l型支架,固定螺栓包括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及第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l型支架与第二l型支架上下对称设置,第一l型支架的上部与第二l型支架的下部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与第二螺栓孔相对应的第一螺栓孔;第一l型支架与第二l型支架的横向部分还设置有若干相配合的第三螺栓孔。

第一l型支架与第二l型支架的横向部分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第三螺栓孔相配合螺栓相连,第一l型支架的上端与第二l型支架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第三固定螺栓与壳体上设有的连接件螺栓相连,螺栓相连不仅稳固,且后期拆卸检查也十分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固定设备包括旋转扶手、第一连接杆、外螺纹、第二连接杆及挤压板,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连接杆的旋转扶手,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外螺纹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螺纹相连,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挤压板相连,挤压板为橡胶材料制成,能够被压缩。

通过手动转动两个监测终端,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螺纹相连,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水平横向运动,使两个挤压板与监测终端相接触,夹紧监测终端,同时挤压板为橡胶材料制成,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安装过程中监测终端与壳体碰撞,在后期工作中,为监测终端提供了更好地稳固性能,至此监测终端与电力杆塔角铁形成一个稳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起到缓冲保护监测终端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固定设置于角钢与监测终端相接触的一侧。

角钢通过缓冲层与监测终端相接触,更好地预防角钢与监测终端长时间接触导致监测终端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固定设备夹紧监测终端,使在安装过程中有效避免壳体与监测终端碰撞,更好地保护监测终端,同时壳体是一个五面封闭的空腔柱体,在加上l型支架以及角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稳定效果好,不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能够契合监测终端实现其稳定运行的要求。

2、弹性层与通气孔的设置,不仅起到散热的作用,还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护监测终端,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监测终端上下晃动造成损坏。

3、角钢上设置有的缓冲层,能够更好地预防角钢与监测终端长时间接触导致监测终端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测终端,2-壳体,3-固定支架,31-第一l型支架,32-第二l型支架,4-固定螺栓,41-第一固定螺栓,42-第二固定螺栓,43-第三固定螺栓,5-第一螺栓孔,6-角钢,7-固定设备,71-旋转扶手,72-第一连接杆,73-外螺纹,74-第二连接杆,75-挤压板,8-连接板,9-弹性层,10-通气孔,11-第三螺栓孔,12-缓冲层,1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包括:

用于监测的监测终端1。

用于容纳监测终端1的壳体2,进一步的为了延长装置的寿命,壳体2的材质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壳体2是一个五面封闭的空腔柱体,壳体2朝向固定支架3的底部设置有起缓冲保护作用的弹性层9,防止在安装时候壳体2与监测终端1之间产生碰撞,损坏监测终端1,弹性层9与壳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成一体结构,同时弹性层9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使壳体2内部与外界相连的通气孔10,所述通气孔10的厚度与弹性层9、监测终端1的底部厚度两者之和相等,防止壳体2内部温度较高,降低监测终端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灰尘等进入壳体2内部,所述通气孔10的内径为曲线形状;或者通气孔10内部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从而有效防止灰尘或者等进入壳体2内部,同时防止壳体2内部温度过高热量不易散出,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连接,所述壳体2的靠近固定支架3的边缘沿着与固定支架3平行的平面向外延伸形成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壳体2上设置有的连接件13与固定支架3通过固定螺栓4相连,固定支架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固定支架3包括第一l型支架31及第二l型支架32,固定螺栓4包括第一固定螺栓41、第二固定螺栓42及第三固定螺栓43,如图二,所述第一l型支架31与第二l型支架32上下对称设置,第一l型支架31的上部与第二l型支架32的下部分别对称设置有若干与第二螺栓孔相对应的第一螺栓孔5,如图三,第一l型支架31与第二l型支架32的横向部分还设置有若干相配合的第三螺栓孔11,第一l型支架31与第二l型支架32的横向部分通过第二固定螺栓42与第三螺栓孔11相配合螺栓相连,第一l型支架31的上端与第二l型支架32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1、第三固定螺栓43与壳体2上设有的连接件13螺栓相连,螺栓相连不仅稳固,且后期拆卸检查也十分方便。

还包括用于稳固监测终端1的角钢6,所述角钢6设置于监测终端1与固定支架3之间。

图4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1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为请参阅图4-图5,为了更好地固定监测终端1,并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监测终端1与壳体2发生碰撞导致损坏,同时也为了更加牢固的固定监测终端1,壳体2的内部两壁还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与用于稳固监测终端1的固定设备7转动连接,固定设备7包括旋转扶手71、第一连接杆72、外螺纹73、第二连接杆74及挤压板75,第一连接杆72的一端与连接板8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72的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连接杆72的旋转扶手71,第一连接杆72的另一端通过外螺纹73与第二连接杆74的一端螺纹相连,第二连接杆74的另一端与挤压板75相连,挤压板75为橡胶材料制成,能够被压缩,通过手动转动两个7监测终端1,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72转动,第一连接杆72与第二连接杆74螺纹相连,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74水平横向运动,使两个挤压板75与监测终端1相接触,夹紧监测终端1,同时挤压板75为橡胶材料制成,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安装过程中监测终端1与壳体2碰撞,在后期工作中,为监测终端1提供了更好地稳固性能,至此监测终端与电力杆塔角铁形成一个稳定结构,通气孔10的内径为曲线形状;或者通气孔10内部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起,从而有效防止灰尘或者等进入壳体2内部,同时防止壳体2内部温度过高热量不易散出,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通过手动转动两个7监测终端1,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72转动,第一连接杆72与第二连接杆74螺纹相连,进而带动第二连接杆74水平横向运动,使两个挤压板75与监测终端1相接触,夹紧监测终端1,同时挤压板75为橡胶材料制成,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安装过程中监测终端1与壳体2碰撞,在后期工作中,为监测终端1提供了更好地稳固性能,至此监测终端与电力杆塔角铁形成一个稳定结构。

实施例2

图6为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监测终端固定装置中实施例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还包括起到缓冲保护监测终端1的缓冲层12,所述缓冲层12固定设置于角钢6与监测终端1相接触的一侧,角钢6通过缓冲层12与监测终端1相接触,更好地预防角钢6与监测终端1长时间接触导致监测终端1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