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7001发布日期:2020-04-21 16:5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开裂问题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有很重要的影响。混凝土工程普遍存在着开裂问题,传统的试验评价方法只能通过抗压、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值、干缩、徐变、绝热温升等单因素试验结果评价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抗裂性能计算公式多样,很难准确评定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由此,研究混凝土抗裂性评价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通过温湿度控制装置对混凝土加载组件进行试验时,由于温度调节的不均匀,以及湿度控制的不均匀,导致试验过程中同组混凝土试件开裂一致性差、准确度低,使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结果造成极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该养护装置采用将热风或冷风经第一箱体的左侧和右侧输入至第一箱体内,这样使得冷风或热风的输入均匀,使第一箱体内的混凝土试件均匀的获得加热或降温,同时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分层向第一箱体内喷洒水蒸汽,使得蒸汽能够均匀的提升第一箱体内部的湿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箱体,用于盛放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和成型在所述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上的混凝土试件;

温度调节装置,用于对第一箱体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所述混凝土试件实现温度调节,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输出的冷风或热风从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匀进入第一箱体;

湿度调节装置,用于对第一箱体内的湿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混凝土试件实现湿度调节,所述湿度调节装置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向所述第一箱体内喷洒水蒸汽。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板上开设有左进风口,所述第一箱体的右侧板上开设有右进风口,所述左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输出的冷风或热风输送至所述左进风口的左进风管,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输出的冷风或热风输送至所述右进风口的右进风管,所述左侧板内侧设置有左隔板,所述右侧板内侧设置有右隔板,所述左侧板与左隔板之间以及所述右侧板与右隔板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左隔板和所述右隔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送风孔,所述第一箱体的后侧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混凝土试件的盛放板。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送风孔在所述左隔板和所述右隔板上呈均匀布设。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制冷装置、加热装置和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制冷装置的冷气出口通过第一进风管与所述二位三通阀的一个入口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二进风管与所述二位三通阀的另一个入口相连通,所述二位三通阀的出口通过第三进风管与所述左进风管相连通,所述二位三通阀的出口通过第四进风管与所述右进风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上的出风口连接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通过第一回风管与所述制冷装置的回风口相连通,所述排风管通过第二回风管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回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回风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二通阀,所述第二回风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二通阀;所述左进风管上设置有左风机,所述右进风管上设置有右风机。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均为竖直布设,所述第三进风管和第四进风管均为水平布设,所述左进风管和所述第三进风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左空气循环泵,所述右进风管和所述第四进风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右空气循环泵。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风扇。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水箱、与所述水箱相连通的电加湿器和布设在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水平分布管,所述水平分布管通过蒸汽管与所述电加湿器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水平分布管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蒸汽由上而下喷出的蒸汽喷头。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动三通阀、第二电动三通阀和用于对所述排风管内的气体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和第二电动三通阀均串接在所述排风管上,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与所述除湿装置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与所述除湿装置的出口相连通。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盛放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和所述湿度调节装置的第二箱体。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箱门开设在其前侧板上,所述第一箱体的箱门为平开门。

上述的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为变频空调,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间隙和右间隙,以及均匀开设有多个送风孔的左隔板和右隔板,使得进入左间隙和右间隙内的热风或冷风压力降低,进而再通过均匀布设的多个送风孔进入第一箱体,实现对第一箱体内部均匀的加热或降温,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单管道循环时局部冷风或热风压力过高流速过大而冲击混凝土试件。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箱体的箱门开设在第一箱体的前侧板上,且箱门为平开门,方便了在水平方向上将混凝土试件装载在第一箱体内,避免从上向下装载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变频空调做为制冷装置,使得制冷温度精确可控。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扇能够使第一箱体内的气体加速流通,使得第一箱体内的温度更加均衡。

6、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隔板和右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风或热风进入第一箱体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箱体;1a—左侧板;

1b—右侧板;1c—左进风口;

1d—右进风口;1e—左进风管;

1f—右进风管;1g—左隔板;

1h—右隔板;1j—送风孔;

1k—出风口;1m—左间隙;

1n—右间隙;1p—风扇;

1q—前侧板;1r—观察窗;

1s—活页;1t—把手;

1u—盛放板;2—第二箱体;

3—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4—测控系统;

5—温度调节装置;5a—制冷装置;

5b—加热装置;5c—二位三通电磁阀;

5d—第一进风管;5e—第二进风管;

5f—第三进风管;5g—第四进风管;

5h—排风管;5j—第一回风管;

5k—第二回风管;5m—第一电动二通阀;

5n—第二电动二通阀;5s—左风机;

5t—右风机;5u—左空气循环泵;

5v—右空气循环泵;5w—出风风机;

6—湿度调节装置;6a—水箱;

6b—电加湿器;6c—水平分布管;

6d—蒸汽喷头;6e—水管;

6f—蒸汽管;6p—第一电动三通阀;

6q—第二电动三通阀;6r—除湿装置;

7—湿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混凝土温度抗裂性试验用温度膨胀加载组件的养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温度调节装置5和湿度调节装置6。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1主要用于盛放成型有混凝土试件的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3,所述第一箱体1由左侧板1a、后侧板、右侧板1b、前侧板1q、上侧板和下侧板构成。所述第一箱体1的箱门开设在其前侧板1q上,并且所述箱门为平开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把手1t。所述前侧板1q与右侧板1b通过活页1s连接,从而使所述箱门成为平开门。所述第一箱体1的后侧壁上设置有风扇1p。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箱体1的左侧板1a上开设有左进风口1c,所述第一箱体1的右侧板1b上开设有右进风口1d,所述左侧板1a上设置有左进风管1e,左进风管1e用于将温度调节装置5输出的冷风或热风输送至所述左进风口1c;所述右侧板1b上设置有右进风管1f,右进风管1f用于将温度调节装置5输出的冷风或热风输送至右进风口1d。

左侧板1a内侧设置有左隔板1g,右侧板1b内侧设置有右隔板1h,左侧板1a与左隔板1g之间具有左间隙1m,右侧板1b与右隔板1h之间具有右间隙1n,左隔板1g和右隔板1h上均开设有多个送风孔1j,所述第一箱体1的前侧板1q上设置有出风口1k。

如图3所示,多个所述送风孔1j在所述左隔板1g和所述右隔板1h上呈均匀布设。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3和混凝土试件的盛放板1u。

如图1所示,第一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盛放所述温度调节装置5和所述湿度调节装置6的第二箱体2。

如图1所示,第一箱体1的前侧板1q上开设有用于观察其内部的观察窗1r。

如图2所示,温度调节装置5用于对第一箱体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所述混凝土试件实现温度调节,温度调节装置5输出的冷风或热风从所述第一箱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匀进入第一箱体1。

如图2所示,温度调节装置5包括制冷装置5a、加热装置5b和二位三通电磁阀5c。其中,制冷装置5a用于为第一箱体1降温,加热装置5b用于为第一箱体1升温。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5b为电加热器,所述制冷装置5a为变频空调。

如图2所示,制冷装置5a的冷气出口通过第一进风管5d与二位三通阀5c的一个入口相连通,加热装置5b的出口通过第二进风管5e与二位三通阀5c的另一个入口相连通,二位三通阀5c的出口通过第三进风管5f与左进风管1e相连通,所述二位三通阀5c的出口通过第四进风管5g与右进风管1f相连通;第一箱体1上的出风口1k连接有排风管5h,所述排风管5h通过第一回风管5j与制冷装置5a的回风口相连通,排风管5h通过第二回风管5k与加热装置5b的回风口相连通,第一回风管5j上设置有第一电动二通阀5m,第二回风管5k上设置有第二电动二通阀5n;左进风管1e上设置有左风机5s,右进风管1f上设置右风机5t。

如图2所示,左进风管1e和右进风管1f均为竖直布设,第三进风管5f和第四进风管5g均为水平布设,左进风管1e和第三进风管5f的连接处设置有左空气循环泵5u,右进风管1f和所述第四进风管5g的连接处设置有右空气循环泵5v。

如图2所示,湿度调节装置6用于对第一箱体1内的湿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成型在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3上的混凝土试件实现湿度调节,湿度调节装置6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向第一箱体1内分层喷洒水蒸汽。

如图2所示,湿度调节装置6包括水箱6a、电加湿器6b和水平分布管6c,电加湿器6b的进水口通过水管6e与水箱6a相连通,电加湿器6b的输出口通过蒸汽管6f与水平分布管6c相连通,水平分布管6c布设在第一箱体1的内部,水平分布管6c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蒸汽由上而下喷出的蒸汽喷头6d。

如图2所示,湿度调节装置6还包括第一电动三通阀6p、第二电动三通阀6q和用于对所述排风管5h内的气体进行除湿的除湿装置6r,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6p和第二电动三通阀6q均串接在所述排风管5h上,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6p与所述除湿装置6r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6q与所述除湿装置6r的出口相连通。本实施例中,除湿装置6r采用转轮除湿机。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该养护装置在使用时,当采用温度调节装置5对第一箱体1进行加热时,加热装置5b内输出的热风经第二进风管5e进入二位三通电磁阀5c,在左风机5s的驱动下,使得热风经第三进风管5f进入左进风管1e,然后经左进风口1c进入左侧板1a与左隔板1g之间的左间隙1m,再经左隔板1g上均匀布设的送风孔1j进入到第一箱体1内,同理,在右风机5t的驱动下,从二位三通电磁阀5c输出的热风经第四进风管5g进入右进风管1f,再经右隔板1h上均匀布设的送风孔1j进入到第一箱体1内。进入到第一箱体1内的热风经换热后从出风口1k输出,依次经排风管5h和第二回风管5k回流至加热装置5b,实现一个循环。其中,当从出风口1k输出的风湿度过大时,可通过除湿装置5r对排风管5h输出的风进行干燥除湿。

同理,当采用温度调节装置5对第一箱体1进行降温时,制冷装置5a内输出的冷风经第一进风管5d进入二位三通电磁阀5c,在左风机5s的驱动下,使得冷风经第三进风管5f进入左进风管1e,然后经左进风口1c进入左侧板1a与左隔板1g之间的左间隙1m,再经左隔板1g上均匀布设的送风孔1j进入到第一箱体1内,同理,在右风机5t的驱动下,从二位三通电磁阀5c输出的冷风经第四进风管5g进入右进风管1f,再经右隔板1h上均匀布设的送风孔1j进入到第一箱体1内。进入到第一箱体1内的冷风经换热后从出风口1k输出,依次经排风管5h和第一回风管5j回流至制冷装置5a,实现一个循环。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该养护装置采用将加热装置5b的热风或制冷装置5a的冷风经第一箱体1的左侧和右侧输入至第一箱体1内,这样使得冷风或热风的输入均匀,使第一箱体1内的成型在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3上的混凝土试件均匀的获得加热或降温,具体的,通过设置左间隙1m和右间隙1n,以及均匀开设有多个送风孔1j的左隔板1g和右隔板1h,使得进入左间隙1m和右间隙1n内的热风或冷风压力降低,进而再通过均匀布设的多个送风孔1j进入第一箱体1,实现对第一箱体1内部均匀的加热或降温,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单管道循环时局部冷风或热风压力过高流速过大而冲击混凝土试件。

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风扇1p能够使第一箱体1内的气体加速流通,使得第一箱体1内的温度更加均衡。

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左空气循环泵5u和右空气循环泵5v能够分别配合左风机5s和右风机5t增强循环。同理,通过在出风口1k设置出风风机5w,加速了出风速度。

本实施例中,该养护装置采用湿度调节装置6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向第一箱体1内喷洒水蒸汽,这样也使得蒸汽能够均匀的提升第一箱体1内部的湿度,具体的,第一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盛放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3和混凝土试件的盛放板1u。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放板1u为镂空板,其上设有供水汽下行的空隙。

如图2所示,湿度调节装置6在使用时,电加湿器6b将水箱6a输送来的水进行汽化,汽化后的水经蒸汽管6f输送至水平分布管6c,再经蒸汽喷头6d自上而下喷出。当第一箱体1内的湿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除湿装置6r对排风管5h带出来的水汽进行干燥,从而实现了对第一箱体1内湿度的干燥,进一步优化湿度调节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水平分布管6c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水平分布管6c在竖直方向上竖直布设,所述盛放板1u的数量也为三个,所述水平分布管6c一一对应的设置在盛放板1u的上方,从而方便了使水蒸气由上向下分层喷洒。

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箱体1的箱门开设在第一箱体1的前侧板1q上,且所述箱门为平开门,方便了在水平方向上将成型有混凝土试件的混凝土温度膨胀加载组件3装载在第一箱体1内,避免从上向下装载而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变频空调作为制冷装置5a,使得制冷温度精确可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测控系统4对第一箱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通过在第一箱体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8和湿度传感器7来分别检测第一箱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随后再通过对温度调节装置5和湿度调节装置6的控制进而实现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和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