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供电负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2059发布日期:2020-02-07 23:1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设备供电负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设备供电负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负载是外部电路系统或电子设备的内部电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负载工作状态的实时检测,对负载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是电路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负载状态检测装置,通常需要用到直流参考电源、传感器或放大器等器件,目前在对设备检测完毕后多是通过人工搬动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移动,同时在对设备进行负载检测的时候没有进行固定,容易导致设备移动,影响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检测的工作台多不方便进行调节,不利用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设备供电负载检测装置,具有自动传送、可调节式对设备进行固定、对工作台进行调节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设备供电负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成矩形,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相对的第一轴承内设置有同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且两个第一皮带轮内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三角带与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所述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通过电动推杆与放置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位于通孔的后侧,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位于放置台后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表面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底端与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顶端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伸缩杆与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环形且内表面通过连接杆与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传送带的内侧且与传送带的内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轴承、转轴、传送带、电机、电动推杆、放置台、第二轴承、螺纹筒、螺纹柱、压板和防护板,利用第一轴承、转轴作为支撑结构对传送带进行支撑,使其能够在放置待检测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移动,可以自动的对设备进行运输,节省检测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情况下控制电机的转速,提高工作人员的速度,利用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的工作状态,对放置台的高度进行上下调节,有利于不同身高的检测人员对其进行使用,便于检测人员对其进行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第二轴承对螺纹筒进行固定,在螺纹筒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螺纹柱进行上下移动对压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设备进行固定检测,在传送带内设置防护板,可以防止设备过重导致传送带发生严重变形影响运输效率,通过各结构之间的配合,有利于设备的自动运输、放置台高度的自动调节以及设备检测时的固定,有利于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速度,提高对设备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通孔;3、凹槽;4、第一轴承;5、转轴;6、第一皮带轮;7、传送带;8、第二皮带轮;9、三角带;10、第三皮带轮;11、电机;12、电动推杆;13、放置台;14、支撑板;15、支撑杆;16、固定板;17、滑槽;18、滑板;19、第二轴承;20、螺纹筒;21、螺纹柱;22、压板;23、连接板;24、伸缩杆;25、把手;26、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设备供电负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成矩形,且所述通孔2位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通孔2的内壁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有第一轴承4,且两个相对的第一轴承4内设置有同一个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皮带轮6和第二皮带轮8,且两个第一皮带轮6内传动连接有传送带7,利用第一轴承4、转轴5作为支撑结构对传送带7进行支撑,使其能够在放置待检测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移动,可以自动的对设备进行运输,节省检测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所述第二皮带轮8通过三角带9与第三皮带轮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10固定连接在电机11输出轴的表面,利用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电机11的工作状态,不同的情况下控制电机11的转速,提高工作人员的速度,所述电机11的机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通过电动推杆12与放置台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2位于通孔2的后侧,利用外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推杆12的工作状态,对放置台13的高度进行上下调节,有利于不同身高的检测人员对其进行使用,便于检测人员对其进行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位于放置台13后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15与固定板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6的表面开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的内壁设置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滑板18,所述滑板18的上表面镶嵌有第二轴承19,所述第二轴承19内固定连接有螺纹筒20,所述螺纹筒20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21,所述螺纹柱21的底端与压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利用第二轴承19对螺纹筒20进行固定,在螺纹筒20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使螺纹柱21进行上下移动对压板22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设备进行固定检测。

具体的,所述螺纹柱21的顶端与连接板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3的下表面通过伸缩杆24与滑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可以对螺纹柱21进行固定,使其方便进行上下移动。

具体的,所述螺纹筒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5,所述把手25的形状为圆环形且内表面通过连接杆与螺纹筒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利用把手25方便对螺纹筒20进行转动,进而方便调节压板22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通孔2内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6,所述防护板26位于传送带7的内侧且与传送带7的内表面搭接,在传送带7内设置防护板26,可以防止设备过重导致传送带7发生严重变形影响运输效率。

具体的,所述电机11和电动推杆12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外部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机11和电动推杆12的工作状态,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将需要检测的设备放置到放置台13上,然后转动把手25使螺纹筒20转动,进而使螺纹柱21上下移动,进而通过对压板22的调节对设备进行固定,同时滑板18在滑槽17内滑动,也可以对压板22的位置进行调整,有利于对压板22的使用,同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12的工作状态可以使放置台13的高度进行改变,适应不同身高的人进行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控制电机11的工作状态可以使传送带7对设备进行传送,便于对设备进行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