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进旋涡流量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清理维护的旋进旋涡流量计。
背景技术:
旋进旋涡流量计是采用先进的微处理技术,具有功能强,流量范围宽,操作维修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旋进旋涡流量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城市供气等行业测量各种气体流量,是目前油田和城市天然气输配计量和贸易计量的首选产品。
现有的检测范围较小,需要一些机械可动部件,而且在壳体内部残留一些污物,易被腐蚀,缩短整体的旋涡流量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清理维护的旋进旋涡流量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清理维护的旋进旋涡流量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外壁轴心处设置有流量积算仪,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壳体的内壁中轴线处开有旋涡通槽,且旋涡通槽的内壁靠近连接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外壁卡接有旋转仓罩,且旋转仓罩的内壁通过轴连接有旋涡发声体,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内壁卡接有消旋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外壁焊接有法兰盘,且法兰盘的外壁等距离环形分布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法兰盘的一侧外壁开有插孔,且插孔内壁卡接有信号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法兰盘靠近信号检测器的一侧内壁通过轴连接有翻转板,且翻转板的外壁边缘处套接有限位胶圈。
优选的,所述流量积算仪包括温度检测模拟通道、压力检测模拟通道和流量检测数字通道,且温度检测模拟通道、压力检测模拟通道和流量检测数字通道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信号检测器相连接,流量积算仪内部设置有外输信号接口。
优选的,所述流量积算仪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旋进旋涡流量计主要用于测量中、低压和中、小流量的气体,如城市中的管道燃气,因为安全等因素,气体的压力、流速不能太高,并具有内部无机械可动部件,耐腐蚀性好,量程比宽等优点。
2.本旋进旋涡流量计在旋涡发生体的一端设置有可抽动旋转仓罩,便于对旋转发生体进行清洗,同时在法兰盘一侧内壁设置有翻转板,配合上消旋器,减少污物进入和残留在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清理维护的旋进旋涡流量计的主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便清理维护的旋进旋涡流量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消旋器、3法兰盘、4温度传感器、5流量积算仪、6压力传感器、7旋涡通槽、8旋涡发生体、9固定孔、10翻转板、11信号检测器、12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方便清理维护的旋进旋涡流量计,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的顶部外壁轴心处设置有流量积算仪5,连接座12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传感器6,且压力传感器6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壳体1的内壁中轴线处开有旋涡通槽7,且旋涡通槽7的内壁靠近连接座1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温度传感器4的型号为bm100,微处理器的型号为arm9tdmi,壳体1的一端外壁卡接有旋转仓罩,且旋转仓罩的内壁通过轴连接有旋涡发声体8,壳体1的另一端内壁卡接有消旋器2,壳体1的另一端外壁焊接有法兰盘3,且法兰盘3的外壁等距离环形分布有固定孔9,壳体1靠近法兰盘3的一侧外壁开有插孔,且插孔内壁卡接有信号检测器11,法兰盘3靠近信号检测器11的一侧内壁通过轴连接有翻转板10,且翻转板10的外壁边缘处套接有限位胶圈,流量积算仪5包括温度检测模拟通道、压力检测模拟通道和流量检测数字通道,且温度检测模拟通道、压力检测模拟通道和流量检测数字通道分别与温度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6和信号检测器11相连接,流量积算仪5内部设置有外输信号接口,流量积算仪5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
工作原理:本旋进旋涡流量计使用时,通过入口侧安放的一组螺旋型的旋涡发生体8,当流体进入流量计时,旋涡发生体8迫使流体产生剧烈的旋涡流,当流体进入旋涡通槽7内时,在连接座12处,旋涡流受到回流的作用,开始作二次旋转,形成陀螺式的涡流进动现象,该进动频率与流量大小成正比,不受流体物理性质和密度的影响,与温度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6等检测信号一起被送往微处理器进行积算处理,最后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测量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