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9034发布日期:2020-04-24 20:5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波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雷达小车。



背景技术: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受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方位、高度等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雷达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雷达测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雷达测速主要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当目标向雷达天线靠近时,反射信号频率将高于发射机频率;反之,当目标远离天线而去时,反射信号频率将低于发射机频率。如此即可有频率的改变数值(目标面对雷达飞行,多普勒频率为正,当目标背向雷达飞行,多普勒频率为负),计算出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

目前,在对河流流速进行检测时,大多是利用雷达车在缆绳上行进,对河流断面的垂线进行测速,最终得到河流的水流速度。但是现有的雷达小车在缆绳上运动时,雷达车车轮容易脱轨,导致雷达小车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导致雷达车从缆绳上掉落,造成雷达小车损坏。而且现有的雷达小车多是用插头插在充电孔内进行充电,安全性不高。并且现有的雷达小车在安装电池时,都是将电池直接放置在电池支架内,没有进行任何固定,在雷达小车运动过程中,电池容易在电池支架内随意晃动,导致电池损坏或者电池与雷达小车内部其他电器元件之间的电线断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够防止脱轨而且安全性高的雷达小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雷达小车,包括车体和缆绳,所述车体底部安装有雷达监测装置,车体上安装有电池和电池支架,车体两端均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两端均通过传动轴安装有凹槽轮,凹槽轮的凹槽位于缆绳上,所述凹槽轮对应设有的防脱轨机构,所述电池支架顶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电池连接,电池支架底部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固定电池的电池压板,所述车体一端安装有充电组件,充电组件通过电线与电池正负极连接,充电组件上可转动安装有天线,天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充电组件对应设有充电桩组件,充电桩组件安装在缆绳一端。

优选地,所述防脱轨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安装在固定板上的限位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车体上,限位板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和凹槽轮的凹槽均与缆绳相匹配,缆绳顶面位于凹槽轮凹槽的底部,缆绳底面位于限位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安装在车体一端的充电支架和两根安装在充电支架上的充电电极,两根充电电极分别通过电线与电池正负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充电夹片,固定支架安装在缆绳尽头,固定支架上安装有与充电电极匹配的一对充电夹片,当充电电极与充电夹片配合后电池充电。

优选地,所述充电支架上安装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两端分别与电池和充电电极连接,固定支架上安装与接近开关配合的触发器。

优选地,所述电池支架和电池压板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车体顶部安装有与其配合的车盖,车盖靠近充电桩组件的一侧开有便于充电电极和天线穿过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组件上可拆卸安装安装有与车盖匹配的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电池压板为u型,且其宽度与电池宽度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防脱轨机构,能够使缆绳穿过限位槽和凹槽轮底部凹槽,能够在防止雷达小车掉落缆绳的同时,防止雷达小车车轮脱轨,使雷达小车在缆绳上运动更加稳定,安全性更高;

(2)通过在在电池支架底部设置电池压板,能够防止电池在电池支架内晃动,而且在进行电池更换时,只需要将电池压板抽出即可,方便后期维护;

(3)通过充电组件和充电桩组件,既能实现雷达小车充电的自动化,又能够提高充电的安全性,避免用电线充电时发生意外;

(4)通过设置车盖,能够使小车整个内部结构处于封闭的空间内,防止雨水等杂物进入,提高雷达小车整体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脱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车体、2-缆绳、3-雷达监测装置、4-电池、5-电池支架、6-驱动装置、7-凹槽轮、8-防脱轨机构、81-固定板、82-限位板、83-限位槽、9-控制电路板、10-电池压板、11-充电组件、111-充电支架、112-充电电极、12-天线、13-充电桩组件、131-固定支架、132-充电夹片、14-接近开关、15-触发器、16-车盖、17-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雷达小车,包括车体1、缆绳2、雷达监测装置3、电池4、电池支架5、驱动装置6、凹槽轮7、防脱轨机构8、固定板81、限位板82、限位槽83、控制电路板9、电池压板10、充电组件11、充电支架111、充电电极112、天线12、充电桩组件13、固定支架131、充电夹片132、接近开关14、触发器15、车盖16和防护罩17。

所述车体1底部安装有雷达监测装置3,雷达监测装置3采用现有常规技术,雷达监测装置3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地面工作人员处,雷达监测装置3对河流断面的垂线进行测速,最终得到河流的水流速度,雷达监测传输方式为现有常规技术,这里不做赘述。车体1两端均水平安装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两端均通过传动轴安装有凹槽轮7,凹槽轮7的凹槽位于缆绳2上;驱动装置6优选为步进电机,且与电池3电性连接,电池3能够为驱动装置6提供电能,从而使驱动装置6带动雷达小车在缆绳2上移动,雷达小车上还安装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采用现有常规技术,能够控制雷达下车在缆绳2上停车。

所述凹槽轮7对应设有的防脱轨机构8,所述防脱轨机构8包括固定板81和限位板82,固定板81水平安装在凹槽轮7下方的车体1上,凹槽轮7底部与固定板8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缆绳2直径,能够防止雷达小车受外力影响导致缆绳2脱离凹槽轮7的凹槽。固定板81上开有螺纹孔,车体1底部开有与螺纹孔配合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锁紧螺栓,能够通过锁紧螺栓将固定板81固定在车体1上;更加方便安装拆卸。

限位板82优选为两块,且分别竖直安装在位于凹槽轮7前后两侧的固定板81上,限位板82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板81顶面,另一端开有限位槽83,限位槽83与凹槽轮7凹槽的宽度相匹配。缆绳2的顶面位于凹槽轮7凹槽的底部,缆绳2的底面位于限位槽83的底部;缆绳2穿过限位槽83和凹槽轮7底部凹槽,限位槽83能限制缆绳2上左右摆动的幅度,实现防脱轨功能。

所述限位槽83顶部高于凹槽轮7底部的凹槽,能够防止雷达小车在缆绳2上运动时,缆绳2在凹槽轮7处受力弯曲,凹槽轮7前后两侧的缆绳2上翘,导致缆绳2脱离限位槽83,造成雷达小车脱轨掉落。限位槽83底部低于凹槽轮7底部凹槽,能够避免雷达小车在缆绳2上运动时,缆绳2与限位槽83底部接触摩擦,对限位槽83和缆绳2造成磨损,影响长期使用。

所述车体1中部安装有电池支架5,电池支架5呈u型,且u型开口朝车体1方向,电池支架5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1底盘上,电池支架5顶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9,控制电路板9采用常规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板,控制电路板9两端分别与天线12和电池4连接,能够通过控制电路板9控制驱动装置6以及雷达监测装置3的打开和闭合,控制电路板9与天线12电连接,能够通过天线12接收来自地面的控制信号,然后传递信号至控制电路板9,控制电路板9实现控制,此方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这里不做赘述。

电池支架5底部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固定电池4的电池压板10,电池压板10呈u型且其开口宽度与电池4宽度匹配,能够保证电池4稳定的放置在电池压板10内,避免电池4在雷达小车运行时发生晃动,导致电池4损坏或者电池4与其他电器元件之间的电线断开;电池压板10的高度与电池支架5的高度匹配,能够保证电池压板10刚好放置在电池支架5内,电池压板10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池支架5底部,能够保证电池压板10的稳定性;在更换电池4时,只需将电池压板10两侧的螺栓拧开,然后将电池压板10从电池支架5内抽出,将放置在电池压板10内的电池4取出即可,更换完成后将放置有电池4的电池压板10推入电池支架5内,将螺栓固定好即可,整个过程简单便捷,而且能够更好的避免小车在运行时电池4在电池之间5内晃动。

所述车体1一端安装有充电组件11,所述充电组件11包括充电支架111和充电电极112,充电支架111垂直安装在车体1底盘的一端,充电电极112有两根且对称安装在充电支架111远离电池4的一侧,两根充电电极112分别通过电线与电池4正负极连接,能够通过充电电极112传递电流为电池4充电,实现电池4为驱动装置供电,从而实现雷达小车的运行。充电支架111由绝缘材料制成,能够避免充电时发生漏电等情况,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充电支架111远离电池4的一侧可转动安装有天线12,天线12与控制电路板9连接,天线12位于车体1外侧,能够使天线12更好的接收到来自工作人员的控制信号,更好的对雷达小车进行控制。

充电组件11对应设有充电桩组件13,所述充电桩组件13包括固定支架131和充电夹片132,固定支架131竖直安装在缆绳2一端,固定支架131靠近车体1的一侧垂直安装有与充电电极112匹配的一对充电夹片132;当雷达小车需要充电时,控制雷达小车运动至充电桩组件13的位置,充电电极112与充电夹片132接触,实现对雷达小车内电池4的充电,此种方式结构简单,避免了用电线充电的繁琐,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所述充电夹片132有数块且相互接触,数块充电夹片132位于同一直线,充电夹片132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充电夹片132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充电片和第二充电片,第一充电片与第二充电片之间留有用于插入充电电极112接触片的间隙。通过设置数块充电夹片132,能够保证充电夹片132与充电电极112充分接触,避免长期插拔导致第一充电片与第二充电片之间的间隙过大,而导致充电夹片132与充电电极112接触不良,不能正常为雷达小车充电。而且能够防止雷达小车受外力影响,随着缆绳上下摆动,导致充电电极112与充电夹片132错位,造成雷达小车不能正常充电。

所述充电支架11远离电池4的一端安装有接近开关14,接近开关14可以为无源接近开关或其他常规现有技术,接近开关14两端分别与电池4和充电电极112连接。固定支架131靠近车体1的一端安装有与接近开关14配合的触发器15,触发器15采用常规现有技术;能够通过接近开关14控制充电电极112与电池4之间电路的开合,从而实现对电池4充电的控制;当触发器15靠近接近开关14时,接近开关14内部磁力作用控制闭合,实现对充电电极112与电池4电路的闭合,使雷达小车正常充电,当触发器15远离接近开关14时,充电电极112与电池4之间的电路断开,从而结束充电。既能够实现自动充电,节约劳动力,又能够防止充电电极112与充电夹片132接触不紧密而导致意外发生,提高充电时的安全性。

所述充电桩组件13上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有防护罩17,防护罩17靠近车体1的一侧开口,方便充电电极112与充电夹片132接触,既能够提高充电时的安全性,避免人员在操作时触电,又能够防止雨水或其他杂物进入导致充电短路,引发火灾等危害。

所述车体1顶部安装有与其配合的车盖16,车盖16靠近充电桩组件13的一侧开有便于充电电极112和天线12穿过的开口,能够使雷达小车整个内部结构处于封闭的空间内,防止雨水等杂物进入,提高雷达小车整体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地面发出移动控制信号,天线12接收信号并传送给控制电路板9,控制电路板9控制驱动装置6处于通电状态,驱动装置6带动凹槽轮7转动,从而使雷达小车在缆绳2上运动,缆绳2处于防脱轨机构8与凹槽轮7之间,能够防止凹槽轮7脱轨。

当雷达小车需要充电时:地面发送信号,天线12接收控制信号,控制雷达小车运动至充电桩组件13位置,使充电电极112插入充电夹片132的间隙中,接近开关14与触发器15接触,从而使充电电极112与电池4之间的电路连通,实现对电池4的充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