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具体是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世界主流的位置检测系统有光栅、磁栅、球栅等,由于光栅对工作环境要求高,对于油污的工作环境不适应,针对无法封闭干净的工作环境而推出的磁栅,也存在工作环境电磁干扰的要求,而对环境要求低的球栅也存在体积较大,不便于回转运动检测的局限,因此可在柔性钢带上轧制出等距离园孔,以电磁感应读数头,感应钢带圆孔位置变化读取正弦变化的电流来检测机构运动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从而为数控系统提供闭环控制的信号同时可以在油污复杂电磁环境工作。
现有的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结构不尽合理,设计不够优化,无法实现对读数头的快速定位安装和卸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正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板,底板为圆形板,底板上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四个螺纹通孔,第一横板顶部转动安装有杆体,第一横板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刻度盘,刻度盘上开设有用于杆体穿过的圆形通孔,刻度盘与杆体为同心设置,刻度盘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角度刻度线,杆体外侧焊接有刻度指针,刻度指针位于刻度盘上方,杆体外侧滑动套设有套筒,套筒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定位组,定位组包括两个对称开设在套筒外侧的第二定位孔,杆体顶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为配套设置,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与固定销配套设置,套筒顶部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通过支撑杆安装有顶板,安装板正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顶部安装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的顶端贯穿顶板且安装有拉环,顶板上开设有用于第一竖杆穿过的通孔,顶板底部和压板顶部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套设在第一竖杆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底部和压板顶部,杆体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第二横板、螺杆、移动板和第三橡胶垫,第二横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杆体外侧,螺杆竖向贯穿第二横板,第二横板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螺杆底端安装有移动板,螺杆顶端安装有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横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二竖杆,第二竖杆竖向贯穿第一横板且底端安装在底板顶部,第一横板上开设有用于第二竖杆穿过的通孔,第二竖杆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底部和第一横板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竖杆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底部和第一横板顶部,第一横板底部和底板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二竖杆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横板底部和底板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
1、利用拉环拉动第一竖杆向上移动,带动压板向上移动并对回位弹簧进行压缩,将读数头放置在安装板顶部,缓慢松开拉环,压板在回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对读数头顶部进行挤压,从而实现读数头在安装板顶部位置的固定,设置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用于避免读数头与安装板顶部和压板底部发生刚性接触,对读数头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安装板顶部和压板底部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对读数头定位的效果,当需要对读数头进行卸下时,只需拉动拉环使压板与读数头分离即可,定位安装和拆卸均简单快捷;
2、使套筒在杆体上上下滑动,从而对安装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实现对读数头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情况下对读数头不同的高度需求,使套筒上的第二定位孔正对第一定位孔并利用固定销横向穿过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并利用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套筒在杆体上位置的固定;
3、转动杆体从而带动刻度指针在刻度盘上方转动,设置角度刻度线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准确掌握杆体转动的角度,从而掌握读数头转动的角度,无需对读数头进行拆卸移动,操作简单快捷,利用旋钮转动螺杆,从而使移动板向下移动至与第一横板顶部接触,利用移动板底部与第一横板顶部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了移动板在第一横板顶部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对杆体位置的限定,设置第三橡胶垫增加了移动板底部与第一横板顶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杆体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中底板的俯视图。
图3为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中角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中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顶板1、拉环2、第一竖杆3、回位弹簧4、压板5、第一橡胶垫6、安装板7、杆体8、底板9、第一横板10、刻度指针11、固定销12、套筒13、第二橡胶垫14、刻度盘15、角度刻度线16、定位组17、第一定位孔18、第二定位孔19、减振装置20、限位装置21、第二横板22、螺杆23、移动板24、第三橡胶垫25、第一弹簧26、第二弹簧27和第二竖杆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孔栅钢带检测系统的读数头定位装置,包括顶板1、拉环2、第一竖杆3、回位弹簧4、压板5、第一橡胶垫6、安装板7、杆体8、底板9、第一横板10、刻度指针11、固定销12、套筒13、第二橡胶垫14、刻度盘15、角度刻度线16、定位组17、第一定位孔18、第二定位孔19、减振装置20、限位装置21、第二横板22、螺杆23、移动板24、第三橡胶垫25、第一弹簧26、第二弹簧27和第二竖杆28,所述底板9正上方设置有第一横板10,底板9为圆形板,底板9上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四个螺纹通孔,第一横板1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减振装置20,减振装置20包括第一弹簧26、第二弹簧27和第二竖杆28,第二竖杆28竖向贯穿第一横板10且底端安装在底板9顶部,第一横板10上开设有用于第二竖杆28穿过的通孔,第二竖杆28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底部和第一横板10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7,第二弹簧27套设在第二竖杆28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板底部和第一横板10顶部,第一横板10底部和底板9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套设在第二竖杆28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横板10底部和底板9顶部,第一横板10顶部转动安装有杆体8,第一横板10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有刻度盘15,刻度盘15上开设有用于杆体8穿过的圆形通孔,刻度盘15与杆体8为同心设置,刻度盘15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角度刻度线16,杆体8外侧焊接有刻度指针11,刻度指针11位于刻度盘15上方,杆体8外侧滑动套设有套筒13,套筒13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定位组17,定位组17包括两个对称开设在套筒13外侧的第二定位孔19,杆体8顶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8,第一定位孔18和第二定位孔19为配套设置,第一定位孔18和第二定位孔19均与固定销12配套设置,套筒13顶部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顶部通过支撑杆安装有顶板1,安装板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6,安装板7正上方设置有压板5,压板5顶部安装有第一竖杆3,第一竖杆3的顶端贯穿顶板1且安装有拉环2,顶板1上开设有用于第一竖杆3穿过的通孔,顶板1底部和压板5顶部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4,回位弹簧4套设在第一竖杆3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1底部和压板5顶部,压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14,杆体8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装置21,限位装置21包括第二横板22、螺杆23、移动板24和第三橡胶垫25,第二横板22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杆体8外侧,螺杆23竖向贯穿第二横板22,第二横板22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杆23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螺杆23底端安装有移动板24,螺杆23顶端安装有旋钮,移动板2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橡胶垫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需要对读数头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底板9通过螺栓固定在静止的机体上,利用拉环2拉动第一竖杆3向上移动,带动压板5向上移动并对回位弹簧4进行压缩,将读数头放置在安装板7顶部,缓慢松开拉环2,压板5在回位弹簧4弹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对读数头顶部进行挤压,从而实现读数头在安装板7顶部位置的固定,设置第一橡胶垫6和第二橡胶垫14用于避免读数头与安装板7顶部和压板5底部发生刚性接触,对读数头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安装板7顶部和压板5底部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对读数头定位的效果,当需要对读数头进行卸下时,只需拉动拉环2使压板5与读数头分离即可,定位安装和拆卸均简单快捷,使套筒13在杆体8上上下滑动,从而对安装板7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实现对读数头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情况下对读数头不同的高度需求,使套筒13上的第二定位孔19正对第一定位孔18并利用固定销12横向穿过第二定位孔19和第一定位孔18并利用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套筒13在杆体8上位置的固定,设置第一弹簧26和第二弹簧27用于对机体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保证了读数头稳定工作,当需要转动读数头时,转动杆体8从而带动刻度指针11在刻度盘15上方转动,设置角度刻度线16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准确掌握杆体8转动的角度,从而掌握读数头转动的角度,无需对读数头进行拆卸移动,操作简单快捷,利用旋钮转动螺杆23,从而使移动板24向下移动至与第一横板10顶部接触,利用移动板24底部与第一横板10顶部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了移动板24在第一横板10顶部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对杆体10位置的限定,设置第三橡胶垫25增加了移动板24底部与第一横板10顶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杆体10定位的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