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环刚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8402发布日期:2020-03-17 15:0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环刚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管材环刚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管材下线成品后,需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环向拉伸强度、环刚度、压扁试验,以此来检测管材性能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管材的环刚度如果不够,管材将产生过大的变形或者压塌,因而对于承受外部压力的管材,环刚度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根据国标gb/9647-2003,环刚度的测定是将规定的管材试样在两个平行板件按规定的条件垂直压缩,使管材直径方向变形达到3%,根据试验测定造成3%变形的力来计算环刚度。

由于现有的试验机在对管材进行检测时,依靠目测难以使管材处于试验机的中心,在多次试验之后两块平行板件的受力不平衡,导致两者与试验机机架的连接处产生变形,使两块平行板件不再保持平行,从而影响试验机的检测精度。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环刚度检测设备,使样品处于检测设备的中心,在检测时平行板件可保持平行,使检测的结果保持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环刚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平行的上压板、下压板和驱动上压板上下移动的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连接有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两块定位块,所述下压板上端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分别位于气缸轴线的两侧且两者的延长线均与气缸轴线相交,所述定位块分别位于定位槽内,两块所述定位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定位槽侧壁铰接,两块所述定位块互相远离的一端可上下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样品放置于下压板上之后,将两块定位块分别向上转动相同的角度,使两块定位块均可与样品侧壁抵接,此时样品的轴线与气缸的轴线相交,此时上压板受到的样品施加的反作用力位于上压板的中部,使上压板与气缸活塞杆的连接处不会产生变形,上压板与下压板可保持平行,从而使检测的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与下压板连接的两块导向块和将导向块与定位块连接的两根连接杆,所述定位槽底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置与导向槽内滑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导向块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定位块下端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定位块向上转动之后,通过测量导向块移动的距离来检测定位块转动的角度,从而使两块定位块转动角度的测量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套接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沿固定块上下滑动,所述引导块相对的两侧面均铰接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另一端分别与导向块下端铰接,所述导向槽下端均贯穿有连通槽,所述引导杆置于连通槽内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导块和引导杆使两块定位块可同时转动,且两块定位块的转动角度可保持相同,从而使对中机构的定位效果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下压板下端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引导块上端抵接,当所述定位块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连接杆与定位块的铰接点位于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铰接点和导向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对引导块施加向下的弹力,从而带动两块定位块向上转动,不再需要人工使定位向上转动,从而使对中机构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板侧壁开设有两个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分别与定位槽连通,所述定位块靠近滑移槽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移槽内均滑移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可插置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对引导块施加向下的弹力,从而带动两块定位块向上转动,不再需要人工使定位向上转动,从而使对中机构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槽垂直于定位槽,所述限位杆远离定位块的端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推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推动杆可同时移动两根限位杆,从而降低了移动限位杆需要花费的时间,降低了检测之前的准备步骤需要的时间,增加了样品检测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靠近定位块的端面均开设有楔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楔形面减少了限位杆朝向限位槽的面积,从而使限位杆更易插入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玻璃钢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玻璃钢涂层减少了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导向块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对中机构使样品的轴线与气缸的轴线相交,从而使样品对上压板施加的反作用力位于上压板的中部,使上压板与气缸活塞杆的连接处不易变形,上压板和下压板可保持平行,从而使检测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2、利用引导块和引导杆使两块定位块可同时转动相同的角度,从而使定位的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对中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说明:1、机架;2、检测机构;21、上压板;22、下压板;221、定位槽;222、导向槽;223、连通槽;224、滑移槽;23、气缸;24、限位杆;241、楔形面;25、推动杆;3、对中机构;31、定位块;311、限位槽;32、导向块;321、玻璃钢涂层;33、连接杆;34、固定块;35、引导块;36、引导杆;3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管材环刚度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连接有检测机构2,检测机构2包括平行的上压板21、下压板22和驱动上压板21上下移动的气缸23、下压板22使用螺栓与机架1固定,气缸23的缸体使用螺栓固定于机架1上端,其活塞杆穿过机架1且使用螺栓与上压板21固定。下压板22连接有限定样品位置的对中机构3,对中机构3包括两块呈矩形的定位块31。下压板22上端开设有两个呈矩形的定位槽221,两个定位槽221分别位于气缸23轴线的两侧,且两者的延长线均与气缸23的轴线相交。两块定位块31分别位于定位槽221内,且两者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定位槽221侧壁铰接,且其铰接轴线呈水平设置,两者的铰接轴线与气缸23轴线的距离相等,定位块31处于水平状态时,其上端面与下压板22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在将样品放置于下压板22上之后,将两块定位块31分别向上转动相同的角度,使两块定位块31均可与样品侧壁抵接,此时样品的轴线与气缸23的轴线相交,此时上压板21受到的样品施加的反作用力位于上压板21的中部,使上压板21与气缸23活塞杆的连接处不会产生变形,上压板21与下压板22可保持平行,从而使检测的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如图2所示,由于转动定位块31并检测其转动角度较为麻烦,因此对中机构3还包括与下压板22连接的两块导向块32和将导向块32与定位块31连接的两根连接杆33。定位槽221底面均开设有纵向截面呈十字型的导向槽222,导向槽222将下压板22的两侧壁贯穿,导向块32置于导向槽222内滑动。连接杆33的一端与导向块32上端面铰接,其另一端与定位块31的下端面铰接,当定位块31处于水平状态时,定位块31与连接杆33的铰接点位于定位块31与定位槽221的铰接点和导向块32之间。在将定位块31向上转动之后,通过测量导向块32移动的距离来检测定位块31转动的角度,从而使两块定位块31转动角度的测量更加方便。

如图3所示,由于在使用对中机构3对样品的位置进行限定时,两块定位块31的转动需要分别进行,此时两块定位块31的转动角度会产生误差。因此下压板22下端焊接有一根呈矩形的固定块34,固定块34套接有一块引导块35,引导块35可沿固定块34上下滑动。引导块35相对的两侧面均铰接有一根引导杆36,引导杆36另一端分别与一块导向块32的下端铰接。导向槽222底面均贯穿有连通槽223,引导杆36穿过连接槽,且其与连通槽223内滑动。利用引导块35和引导杆36使两块定位块31可同时转动,且两块定位块31的转动角度可保持相同,从而使对中机构3的定位效果更加准确。

如图3所示,由于在使用对中机构3对样品进行定位时,需要人工使定位块31向上转动,并且在上压板21向下移动时仍需要人工限定定位块31的位置,使其与样品侧壁抵接,当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同时将样品夹持之后才可使定位块31转动至定位槽221内,此时定位的过程较为麻烦。因此固定块34套接有弹簧37,弹簧37的上端与下压板22的下端抵接,弹簧37的下端与引导块35的上端抵接。利用弹簧37对引导块35施加向下的弹力,从而带动两块定位块31向上转动,不再需要人工使定位向上转动,从而使对中机构3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由于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只能有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与样品接触,此时定位块31需要人工克服弹簧37的弹力转动至水平状态,此时对中机构3的使用过程较为麻烦。因此下压板22未开设有导向槽222的侧壁开设有两个滑移槽224,滑移槽224分别与一个定位槽221连通。滑移槽224内均滑移连接有一根限位杆24,定位块31靠近滑移槽224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311,限位杆24的一端可插置于限位槽311内。利用限位杆24限定定位块31的位置,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不再需要人工限定定位块31的位置,从而使样品的检测过程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由于在使用限位杆24限制定位块31的位置时,需要分别将两根限位杆24插入限位槽311内,此时两根限位杆24需要移动两次,增加了检测之前需要花费的时间,降低了检测的效率。因此限制杆远离定位块31的端面共同焊接有一根推动杆25,利用推动杆25可同时移动两根限位杆24,从而降低了移动限位杆24需要花费的时间,降低了检测之前的准备步骤需要的时间,增加了样品检测的效率。

为了使限位杆24插入限位槽311的过程更加方便,如图2所示,限位杆24靠近定位块31的端面均开设有楔形面241,利用楔形面241减少了限位杆24朝向限位槽311的面积,从而使限位杆24更易插入限位槽311内。

为了减少导向块32与导向槽222之间的摩擦力,使导向块32的滑动过程更加方便,如图3所示,导向块32与导向槽222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玻璃钢涂层321,利用玻璃钢涂层321减少了导向块32与导向槽22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导向块32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

工作原理:

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将推动杆25朝向远离下压板22的方向移动,使限位杆24脱离与限制槽的连接,此时定位块31在弹簧37施加的弹力的作用下向上转动,之后将样品置于两块定位块31之间,启动气缸23带动上压板21下降,上压板21带动样品朝向下压板22移动,使上压板21和下压板22共同将样品夹持。此时向上移动引导块35,使从而使两块定位块31转动至定位槽221内,移动推动杆25,使限位块插入限位槽311内,此时可进行样品的环刚度检测。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