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5903发布日期:2019-12-10 20:49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属于气象计量行业风速传感器起动风速校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起动风速是指风速表开始并能维持转动的最小风速,是判定风速传感器的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较为可靠的起动风速计量方法是在实验室的低速风洞中校准(检定),风洞包括直路式和回路式两种,结构上主要包括动力段、稳定段(工作段)、收缩段等,使用皮托管及微差压计作为风速标准器。回路式风洞因为占地面积小而常用,现有的回路风洞系统是在一个房间内放置风洞,房间外再设有一个控制室,内部放置风洞的控制检测设备,因为回路风洞系统中风洞形成的风流是在房间内水平面上循环进入出的,如dzs-ⅱ型低速风洞,为了保证效果,房间占地至少长16m宽8米。因此建立风洞室需要足够的占地面积。同时,风洞内部形成风提速时,出风口进风口的噪声明显,尤其是出风口噪声大,控制室内隔声效果差,试验人员容易受到噪声影响,同时,校准工作区位于风洞的中部位置,试验人员在试验期间会进入房间内去校准工作区观察风洞内的风速传感器状态和调整设备,房间内部噪声和循环风容易影响干扰试验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循环风和噪声对试验人员的影响、减少占地面积的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包括直路的风洞和风洞室,所述风洞室包括水平向放置风洞构成主风道的房间主体,所述房间主体内设有两面隔声墙,所述房间主体被两面隔声墙从左到右依次隔开为a室、b室、c室,所述b室设有门体,所述风洞垂直贯穿两面分隔墙;所述房间主体上方设有上通风道,所述房间主体下方设有下通风道;所述a室内上方连通上通风道,所述a室内下方连通下通风道,所述c室内上方连通上通风道,所述c室内下方连通下通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风洞的动力段管路位于所述a室、稳定段管路位于b室、收缩段管路位于c室;动力段管内设有动力风机,动力段管路与稳定段管路通过缓冲胶圈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风洞的出风口安装有喇叭形的导风管道,所述风洞的进风口安装喇叭形的集风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a室、c室与上通风道、下通风道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的过渡段。

进一步的,所述隔声墙均是30~40c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每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两侧粘贴有10~20mm厚的聚酯纤维吸声板。

进一步的,所述风洞的进风口伸出隔声墙至少100cm,所述风洞的出风口伸出隔声墙至少200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上通风道、下通风道和房间主体配合,将回路风洞系统的水平向循环风进出风洞改成竖直向循环进出风洞,从而减少了风洞室的宽度尺寸,减少了占地面积;

2、两面隔声墙将风洞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隔离开,试验员从门体进入b室的校准工作区观察风洞内的风速传感器,避免了循环风、噪声对试验人员的影响;

3、在b室内放置控制检测设备,不但可以避免干扰风速流动,而且节约了另设控制室的成本;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洞,11、导风管道,12、集风管道,13、动力风机,14、缓冲胶圈,2、隔声墙,21、聚酯纤维吸声板,3、a室,4、b室,5、c室,6、上通风道,7、下通风道,8、气流方向标识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象用回路风洞系统,包括直路风洞1和风洞室,本实施例中,风洞1选择常用的dzs-ⅱ型低速风洞,风洞室包括水平向放置风洞构成主风道的房间主体,其长为15m、宽为5m、高为3m,房间主体内安装两面隔声墙2,为了增强隔声效果,隔声墙2均是35c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每面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两侧粘贴有10mm厚的聚酯纤维吸声板21。房间主体被两面隔声墙从左到右依次隔开分为3m长的a室3、9m长的b室4、3m长的c室5,b室设4有供试验人员进入的门体,风洞1垂直贯穿两面分隔墙2,风洞1的进风口伸出隔声墙80cm,风洞1的出风口伸出隔声墙200cm。房间主体上方设有长为15m、宽为5m、高为1m上通风道6,房间主体下方设有长为15m、宽为5m、高为1m下通风道7,下通风道内设有承重架;a室3内上方连通上通风道6,a室3内下方连通下通风道7,c室5内上方连通上通风道6,c室5内下方连通下通风道6。

本事实例中,所述风洞的动力段管路位于所述a室3、稳定段管路位于b室4、收缩段管路位于c室5;动力段管内设有动力风机13,动力段管路与稳定段管路通过缓冲胶圈14连通,这样动力风机13产生风时,自身的振动会被缓冲胶圈吸收,不会引起隔声墙振动,大大减小了噪音。

为了顺利使风洞出风口的风流进入上通风道和下通风道,风洞1的出风口安装有喇叭形的导风管道11。为了方便上通风道和下通风道的风顺利导向风洞1,风洞1的进风口安装喇叭形的集风管道12。所述a室3、c室5与上通风道6、下通风道7的连接处设有弧形的过渡段,常用弧形板安装上,这样能使风顺利的流转。

具体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和方便试验人员操作,b室内设有校准工作区和风洞控制设备,试验人员可以在b室内进行校准工作,可检测控制系统运行。图1中,气流方向用气流方向标识箭头7标识,风洞的动力风扇由控制设备启动,产生风流,风从风洞出口分别进入上通风道和下通风道,上、下通风道的风经过集风管道进入风洞中,如此往复循环,通过控制设备提高风速,达到预计风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