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5622发布日期:2020-03-27 13:1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量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为一种计量箱。



背景技术:

计量箱是为了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目前,大多数的计量箱是安装在室外的,而为了防止出现偷电的情况,一些计量箱会采用传感器、安装摄像头和监测器等设备对计量箱进行监测,而这些设备使用时需要构建相应的网络以及通讯系统,不利于推广,而且摄像头、传感器等很容易被破坏,并且现有计量箱的报警系统依靠用户的电力系统进行供电,不法分子偷电前如果采用外力先断开用户的电力系统,那么报警系统就会失去作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计量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计量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的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供能机构、触发机构和蜂鸣器组成,所述供能机构与触发机构电性连接,所述触发机构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供能机构包括一个充放电座和若干个可充电电池,若干个所述可充电电池均设置在充放电座的内部,所述触发机构由绝缘盒、第一金属块、第二连接杆、第二金属块、压板和弹簧组成,所述第一金属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金属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绝缘盒两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绝缘盒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绝缘盒的外部且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位于绝缘盒的内部且与第二金属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所述箱盖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位于防护盒下方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由一个上压块、一个下压块和两个连接螺杆组成,所述下压块的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压块通过两个连接螺杆设置在下压块的顶部,所述防护盒的正面开设有与压板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箱盖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与通孔相适配的触发杆,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充电保护器,所述充电保护器的输出端与充放电座电性连接,所述充电保护器的输入端与外接电力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金属块位于两个第一金属块的下方,所述绝缘盒与防护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绝缘盒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绝缘盒内腔的顶部和第二金属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放电座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护盒的内部,所述蜂鸣器与防护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与箱盖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所述箱体与箱盖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均开设有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锁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盒的正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位于充放电座正上方的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盒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蜂鸣器相适配的圆形声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用于进线和出线的穿线管,所述箱盖的正面设置有透明视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计量箱,通过设置蜂鸣器进行报警,与现有计量箱的报警系统相比,结构简单,而且采用可充电电池对蜂鸣器进行独立供电,能够防止不法分子偷电前采用外力先断开用电系统,导致报警装置失去作用,通过设置防护盒能够对防护盒内部的器件进行防护,能够防止不法分子打开箱盖后破坏报警装置,通过上压块、下压块和连接螺杆的相互配合能够增加电线与箱体连接的稳定性,进而防止电线受到外力拉扯而与箱体分离,通过充放电座能够实现可充电电池的充电与放电,通过设置充电保护器和充放电座能够使可充电电池在电力不足时能够自动通电,而充电完成之后能够自动断电,从而保证可充电电池有足够的电力,从而不需要人工对可充电电池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量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量箱的防护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量箱的绝缘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计量箱的上压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充放电座;4、可充电电池;5、防护盖板;6、绝缘盒;7、触发杆;8、第一金属块;9、第二连接杆;10、第二金属块;11、压板;12、弹簧;13、防护盒;14、蜂鸣器;15、上压块;16、下压块;17、连接螺杆;18、穿线管;19、锁具;20、连接板;21、透明视窗;22、充电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量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体1的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13,防护盒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由供能机构、触发机构和蜂鸣器14组成,供能机构与触发机构电性连接,触发机构与蜂鸣器14电性连接,供能机构包括一个充放电座3和若干个可充电电池4,若干个可充电电池4均设置在充放电座3的内部,触发机构由绝缘盒6、第一金属块8、第二连接杆9、第二金属块10、压板11和弹簧12组成,第一金属块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金属块8分别固定安装在绝缘盒6两侧的内壁上,第二连接杆9设置在绝缘盒6的中部,第二连接杆9的顶端延伸至绝缘盒6的外部且与压板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9的底端位于绝缘盒6的内部且与第二金属块10固定连接,弹簧12设置在第二连接杆9的外表面,箱盖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位于防护盒13下方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由一个上压块15、一个下压块16和两个连接螺杆17组成,下压块16的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上压块15通过两个连接螺杆17设置在下压块16的顶部,下压块16上开设有与连接螺杆17相适配的螺纹孔,防护盒13的正面开设有与压板11相适配的通孔,箱盖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与通孔相适配的触发杆7,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充电保护器22,充电保护器22的输出端与充放电座3电性连接,充电保护器22的输入端与外接电力系统电性连接,充电保护器22可适用的型号为pc-18型充电保护器。

其中,第二金属块10位于两个第一金属块8的下方,绝缘盒6与防护盒13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12位于绝缘盒6的内部,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绝缘盒6内腔的顶部和第二金属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当箱盖2被打开时,触发杆7与压板11分离,此时弹簧12的作用力带动第二金属块10上升并与第一金属块8接触,此时可充电电池4、第一金属块8、第二金属块10和蜂鸣器14之间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此时蜂鸣器14通电工作并发出声音,从而达到报警的效果。

其中,充放电座3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护盒13的内部,蜂鸣器14与防护盒13的内壁固定连接,充放电座3可适用的型号为bc3100型充放电座,可充电电池4可适用的型号为bk-4hcca/4bw型电池,蜂鸣器14可适用的型号为hrb-n80型蜂鸣器。

其中,箱体1与箱盖2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箱体1与箱盖2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0,两个连接板20的中部均开设有连接孔,其中一个连接板20上设置有锁具19,通过连接板20、安装孔和锁具19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箱体1和箱盖2进行固定,从而通过箱体1和箱盖2的相互配合对箱体1内部的电器进行防护。

其中,防护盒13的正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位于充放电座3正上方的防护盖板5,防护盒13正面的右侧开设有与蜂鸣器14相适配的圆形声孔,声孔能够避免防护盒13影响蜂鸣器14的发音效果。

其中,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两个用于进线和出线的穿线管18,箱盖2的正面设置有透明视窗21,透明视窗21能够方便用户和工作人员对电表进行读取。

工作时,在箱盖2关闭状态下,触发杆7通过防护盒13上的通孔插入防护盒13内并对压板11进行挤压,此时压板11推动第二金属块10与第一金属块8分离,此时报警装置不工作,能够减少可充电电池4的损耗,而当箱盖2被打开时,触发杆7与压板11分离,此时弹簧12的作用力带动第二金属块10上升并与第一金属块8接触,此时可充电电池4、第一金属块8、第二金属块10和蜂鸣器14之间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此时蜂鸣器14通电工作并发出声音,从而达到报警的效果,通过设置充电保护器22和充放电座3能够使可充电电池4在电力不足时能够自动通电,而充电完成之后能够自动断电,从而保证可充电电池4有足够的电力,从不需要人工对可充电电池4进行更换,在接线时,将电线穿过穿线管18进入箱体1内,然后将电线接到箱体1内部的相关器件上,并使电线置于上压块15和下压块16之间,然后拧紧连接螺杆17,通过上压块15、下压块16和连接螺杆17的相互配合对电线进行夹紧,从而增加电线与箱体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电线受到外力拉扯而与箱体1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