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插槽便携式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7605发布日期:2020-01-07 08:2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多插槽便携式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采集与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插槽便携式测试盒。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数据采集是工业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随时检测各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流量及压力等是参数。同时,还要对某个检测点的任意参数进行随机查询,将所得到的检测结果提取出来以便进行比较,做出决策,调控控制方案。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该系统的目的是便于对一些物理量进行监视、控制,一般包括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

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检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等工作。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吧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汇总,删除有关于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必要信息,提取出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数据的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数据采集系统一般采用美国ni的compactdaq或nicompactrio等系统,实现多种数据的采集工作,配合电脑软件实现不同工况下的数据采集与控制,但由于这些设备结构复杂,导致成本较高,在使用上需要耗费较大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插槽便携式测试盒,具有结构简单,节省制造成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插槽便携式测试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所述盒体内腔的底部设有插接板卡,所述插接板卡的上表面且沿着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两个插槽,所述盒体内腔的一侧设有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在插接板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被测元件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将被测元件插在插槽上,主控单元采集被测元件的数据,之后采集的数据传输给电脑,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被测元件的检测。本实用新型在构造时,仅仅需要盒体、插接办卡和主控单元,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在制造上所采用的材料较少,因此具有节省制造成本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一块底板和四块侧板,四块侧板呈“口”形依次围绕而成,彼此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四块侧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体通过螺栓的连接,实现了可拆卸的连接,当盒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时,工作人员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拆卸,达到了方便维修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筋条,若干支撑筋条且沿着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插接板卡支撑在支撑筋条上,所述底板上贯通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底板背离支撑筋条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垫高筋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筋条的设置使得插接板卡与盒体的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插接板卡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在该间隙之间疏导,同时垫高筋条使得盒体与工作平台之间具有间隙,热量通过散热孔后,通过盒体与工作平台之间的间隙流出,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能力提高。

进一步的,垂直于插槽的两块侧板的内侧壁相对设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卡紧条,所述安装板竖向连接在侧板上,所述插槽的延长线与安装板的延长线相交,所述卡紧条沿着安装板的宽度方向相对设有两个,其长度方向与底板的长度方向同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测元件插在插槽上时,其侧边被夹紧在卡紧条之间,卡筋条能够对被测元件进行夹紧,提高了被测元件在盒体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条的顶部开有引导口,同一卡紧组件上的两个卡紧条之间的引导口呈“v”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口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得待检测元件更加顺畅地进入卡紧组件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竖直方向上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卡紧条位于两侧固定板之间,两侧的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卡紧条,所述卡紧条滑移连接于导向杆,所述固定板与其相对的卡紧条之间夹设有顶撑压簧,所述顶撑压簧套设在导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紧组件夹紧待检测元件的侧边时,顶撑压簧的弹力能够使得两侧的卡紧条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卡紧组件能够夹紧待检测元件。另外,两侧的卡紧条能够沿着导向杆进行滑移,从而能够夹紧不同厚度的待检测元件,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横向开有若干燕尾槽,若干燕尾槽沿着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卡紧条贴合于安装板的一面设有滑移在燕尾槽中的燕尾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块和燕尾槽的配合提高了卡紧条在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和顶盖均是由透明塑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材质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盒体内元件的工作情况,同时采用塑料材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且质量轻巧,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构造时,仅仅需要盒体、插接办卡和主控单元,因此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在制造上所采用的材料较少,因此具有节省制造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散热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底板;12、侧板;121、散热孔;122、垫高筋条;2、顶盖;3、插接板卡;31、插槽;4、支撑筋条;5、主控单元;6、卡紧组件;61、安装板;611、燕尾槽;62、卡紧条;621、引导口;622、燕尾块;63、固定板;64、导向杆;65、顶撑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多插槽便携式测试盒,参照图1,包括盒体1,盒体1的顶部呈开口状,在其开口上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2。顶盖2上开有若干开口,开口用于朝向盒体1内安装元件或连线。盒体1包括一块底板11(参照图2)和四块侧板12(参照图2),四块侧板12呈“口”形依次围绕而成,彼此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底板11通过螺栓连接在四块侧板12的底部。

参照图2,底板11、侧板12和顶盖2围成盒体1的六面,彼此之间依靠螺栓进行连接,达到了可拆卸的效果,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当盒体1内的部件产生损坏时,工作人员能够拆下盒体1,对其内部的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参照图1,为了便于观察盒体1的内部情况,盒体1及顶盖2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透明塑料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工作人员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对盒体1内部元件的工作状况进行观察。

参照图1,在盒体1内腔的底部设有插接板卡3,插接板卡3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11上。插接板卡3由pcb板制成,其上表面电性连接有六个插槽31,六个插槽31沿着插接板卡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参照图2,在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筋条4,若干支撑筋条4沿着底板1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插接板卡3(参照图1)支撑在支撑筋条4上,其下表面与底板11之间具有间隙,插接板卡3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该间隙得到疏导,从而达到高本实用新型散热能力的效果。

参照图2,在底板11上贯通有若干散热孔121,底板11背离支撑筋条4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垫高筋条122。垫高筋条122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其底部与工作平面之间具有间隙,插接板卡3(参照图1)产生的热量经过散热孔121的引导后,通过底板11与工作平面之间的间隙流出,以此达到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散热性能的优点。

参照图1,盒体1内腔的一侧设有主控单元5,主控单元5电性连接在插接板卡3上。主控单元5用于与电脑连接,插接板卡3上的插槽31用于与待检测的元件连接,连接后主控单元5对待检测的元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接着主控单元5将信息传递给电脑,电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待检测元件的数据采集。

参照图3,垂直于插槽31(参照图1)的两块侧板12(参照图2)的内侧壁相对设有卡紧组件6,卡紧组件6包括安装板61和卡紧条62。安装板61竖向连接在侧板12上,插槽31的延长线与安装板61的延长线相交。卡紧条62沿着安装板6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有两个,其长度方向与底板11的长度方向同向。在朝向插槽31插入待检测的元件时,卡紧组件6上的两个卡紧条62能够对元件竖直方向的两侧进行夹紧,使得元件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在盒体1(参照图1)内。

参照图3,为了使元件能够顺畅地进入卡紧条62之间,卡紧条62的顶部开有引导口621,同一卡紧组件6上的两个卡紧条62之间的引导口621呈“v”形。引导口621具有到导向作用,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引导口621将元件快速地插入卡紧条62之间。

参照图3,安装板61竖直方向上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3,卡紧条62位于两侧固定板63之间。两侧的固定板63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4,导向杆64穿过卡紧条62,卡紧条62滑移连接于导向杆64。卡紧条62滑移连接在安装板61上后,两侧卡紧条62之间的间距得到调整,从而能够适应多种厚度的元件,具有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的优点。

参照图3,为了提高卡紧条62滑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安装板61上横向开有若干燕尾槽611,若干燕尾槽611沿着安装板61的长度方向开设,卡紧条62贴合于安装板61的一面设有滑移在燕尾槽611中的燕尾块622。

参照图3,固定板63与其相对的卡紧条62之间夹设有顶撑压簧65,顶撑压簧65套设在导向杆64上。当元件的侧边被夹紧在卡紧条62之间时,顶撑压簧65的弹力能够促使两侧的卡紧条62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卡紧条62能够自动夹紧元件。

具体实施过程:测试时,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元件沿着卡紧组件6下移至插槽31上,元件通过插槽31实现与插接板卡3之间的电性连接。此时,将主控单元5与电脑连接。工作过程中,主控单元5对待检测的元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接着主控单元5将信息传递给电脑,电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待检测元件的数据采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