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3032发布日期:2020-02-18 13:38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先进汽车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应用于汽车车门状态调整。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是驾驶员和乘客出入车辆的通道,为保证质量,车门总成需要进行试验室台架试验验证,其中操作耐久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进行操作耐久试验之前,需要对车门初始状态进行调整,保证满足图纸间隙、面差要求。车门初始状态的好坏不仅能直接影响车门手柄等操作部件的操作性能,也能直接影响各分总成受力、冲击状况,进而影响其可靠性。

目前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方法为:松开铰链紧固螺栓,依靠人工敲击、抬举,肉眼观察间隙、面差较均匀后拧紧螺栓,然后进行间隙、面差测量,如果测量结果不满足图纸要求,仍要重复上述步骤,不仅费时费力,调整结果也难以达到图纸要求的中间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解决目前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方法繁琐、费时费力、调整结果难以达到图纸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主要由车门吸附固定平台2、x向移动调整滑台3、z向移动调整滑台4、y轴转动调整齿轮a5、y轴转动调整齿轮b6、转动施力杆9以及底座11组成;

所述车门吸附固定平台2上设有电磁铁以及与车门吸附固定平台2控制连接的开关;车门通过磁力表座1吸附到车门吸附固定平台2上;

所述x向移动调整滑台3和z向移动调整滑台4均采用配有双导轨的十字滑台;车门通过转动直线运动手摇柄7与x向移动调整滑台3、z向移动调整滑台4控制连接,使x向移动调整滑台3、z向移动调整滑台4进行x向和z向移动;

所述y轴转动调整齿轮a5和y轴转动调整齿轮b6均采用齿轮配合,其下方的主动齿轮均与和车门相连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使车门绕整车坐标系y轴旋转;所述转动施力杆9与y轴转动调整齿轮a5控制连接,使y轴转动调整齿轮a5带动转动调整齿轮b6,调整车门俯仰姿态;

还包括用于保证车门姿态的直线运动锁止机构8和转动锁止机构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工时由原来的1.5人日提高到0.5人日,效率提升66.7%;

2、大幅减轻劳动强度,车门重达30kg左右,原来由人工装抬,劳动强度大,现用滑台调整,简单轻便;

3、调整精度高,原来靠敲击方式调整车门,精度最高达到1mm,现在精度能提升至0.02mm。

附图说明

图1为“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正视图;

图2为“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右视图。

图中:1.磁力表座2.车门吸附固定平台3.x向移动调整滑台4.z向移动调整滑台5.y轴转动调整齿轮a6.y轴转动调整齿轮b7.直线运动手摇柄8.直线运动锁止机构9.转动施力杆10.转动锁止机构11.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车门间隙面差调整机构,由磁力表座1、车门吸附固定平台2、x向移动调整滑台3、z向移动调整滑台4、y轴转动调整齿轮5和6、直线运动手摇柄7、直线运动锁止机构8、施力杆9、转动锁止机构10以及底座11构成。

所述车门通过磁力表座1将车门吸附到车门吸附固定平台2上;通过转动直线运动手摇柄7使x向移动调整滑台3、z向移动调整滑台4进行x向和z向移动,调整车门在x向和z向的相对位置;通过转动施力杆9使y轴转动调整齿轮5带动转动调整齿轮6,调整车门俯仰姿态,保证车门在x向和z向位置满足图纸技术要求;然后,利用直线运动锁止机构8和转动锁止机构10保证车门姿态的保持。

所述车门吸附固定平台2采用电磁铁,通过开关的开合保证机构与车门的吸附、断开,不仅吸附力大,又能提高效率;所述x向移动调整滑台3和z向移动调整滑台4均采用十字滑台,通过手摇轮的转动实现车门x向、z向移动,既省力,又能提高车门调整精度,十字滑台配有双导杆,能最大程度保证运行直线度;所述y轴转动调整齿轮a5和y轴转动调整齿轮b6均采用齿轮配合,通过下方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与车门相连的从动齿轮,实现车门绕整车坐标系y轴旋转,承载力大、调整角度易控制;机构自锁装置能保证车门调整后的状态保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