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8626发布日期:2020-03-17 15:0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丝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蚕丝抱合力,是指相互接触的蚕丝之间抵抗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力。现有技术中的抱合力机,抱合力是衡量纺织蚕丝可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后纺厂家评价蚕丝质量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抱合力机,在对抱合力进行检测时,需要人工位于抱合力机附近,对摩擦后的蚕丝进行观测,检测起来非常费时费力。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以实现对蚕丝的抱合力进行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平台、挂丝组件、摩擦组件以及检测组件;

所述挂丝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上,且适于对蚕丝进行悬挂;

所述摩擦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之中,且适于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挂丝组件的两端来回移动,以增加蚕丝的摩擦力;

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的上方,且适于沿着所述挂丝组件来回移动,并完成对蚕丝抱合力的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挂丝组件包括前端蚕丝挂板、后端蚕丝挂板、引丝挂杆、蚕丝卷以及挂针;

所述挂针、所述引丝挂杆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的台面;

所述蚕丝卷放置于所述挂针上;

所述前端蚕丝挂板以及后端蚕丝挂板平行,且轴对称设置;

所述前端蚕丝挂板以及后端蚕丝挂板对称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挂丝组件还包括三轴机械臂;

所述三轴机械臂设置于所述前端蚕丝挂板、后端蚕丝挂板上方,且适于将蚕丝卷上的蚕丝通过引丝挂杆后固定于后端蚕丝挂板一端的蚕丝在所述前端蚕丝挂板以及后端蚕丝挂板的挂钩上进行挂丝。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组件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抓取机械臂;

所述抓取机械臂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的侧壁,且适于将上底板与下底板进行盖合或者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板以及所述下底板均在互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摩擦刀片;

所述上底板的摩擦刀片与所述下底板的摩擦刀片间隔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摄像头、支架以及推杆电机;

所述摄像头固定于所述支架;

所述支架适于在所述推杆电机的推动下,沿所述挂丝组件往复运动,并对蚕丝进行拍摄,从而完成蚕丝抱合力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其中,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挂丝组件、摩擦组件以及检测组件;所述挂丝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上,且适于对蚕丝进行悬挂;所述摩擦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之中,且适于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挂丝组件的两端来回移动,以增加蚕丝的摩擦力;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的上方,且适于沿着所述挂丝组件来回移动,并完成对蚕丝抱合力的检测。通过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来对蚕丝的抱合力进行检测,提高了蚕丝抱合力检测的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检测平台;120-挂丝组件;121-前端蚕丝挂板;122-后端蚕丝挂板;1221-固定钩;123-引丝挂杆;124-蚕丝卷;125-挂针;126-三轴机械臂;127-第一推杆;128-第二推杆;129-罩壳;130-摩擦组件;131-上底板;132-下底板;133-抓取机械臂;134-摩擦刀片;140-检测组件;141-摄像头;14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110、挂丝组件120、摩擦组件130以及检测组件140;所述挂丝组件120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10上,且适于对蚕丝进行悬挂;所述摩擦组件130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120之中,且适于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挂丝组件120的两端来回移动,以增加蚕丝的摩擦力;所述检测组件140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120的上方,且适于沿着所述挂丝组件120来回移动,并完成对蚕丝抱合力的检测。通过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来对蚕丝的抱合力进行检测,提高了蚕丝抱合力检测的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丝组件120包括前端蚕丝挂板121、后端蚕丝挂板122、引丝挂杆123、蚕丝卷124以及挂针125;所述挂针125、所述引丝挂杆123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10的台面;所述蚕丝卷124放置于所述挂针125上;所述前端蚕丝挂板121以及后端蚕丝挂板122平行,且轴对称设置;所述前端蚕丝挂板121以及后端蚕丝挂板122对称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挂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丝组件120还包括三轴机械臂126;所述三轴机械臂126设置于所述前端蚕丝挂板121、后端蚕丝挂板122上方,且适于将蚕丝卷124上的蚕丝通过引丝挂杆123后固定于后端蚕丝挂板122一端的蚕丝丝在所述前端蚕丝挂板121以及后端蚕丝挂板122的挂钩上进行挂丝。通过三轴机械臂126来完成自动挂丝,提高了挂丝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自动化能力。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挂丝组件120还包括第一推杆127、第二推杆128以及罩壳129;后端蚕丝挂板122设置有固定钩1221,后端蚕丝挂板122通过固定钩1221以及张力砝码与罩壳129进行弹性连接;罩壳129内设置有两个气缸,第一推杆127一端与其中一个气缸进行固定连接,且第一推杆127适于在气缸的带动下进行运动,从而调节后端蚕丝挂板122与前端蚕丝挂板121的距离;第二推杆128一端与另一个气缸进行固定连接,且第二推杆128适于在气缸的带动下进行运动,从而调节后端蚕丝挂板122与前端蚕丝挂板121的距离。

工作过程如下:在挂丝时,通过气缸带动第一推杆127运动,使后端蚕丝挂板122与前端蚕丝挂板121的距离减小,后端蚕丝挂板122与前端蚕丝挂板121上的蚕丝处于无张力状态,在挂丝完成之后,通过气缸带动第一推杆127运动,使后端蚕丝挂板122与前端蚕丝挂板121的距离增大,通过张力砝码将蚕丝拉直,处于绷紧状态,在摩擦过程结束后,通过气缸带动第二推杆128运动,使后端蚕丝挂板122与前端蚕丝挂板121的距离减小,蚕丝处于松弛状态时,对蚕丝的抱合力进行检测,并且,第二推杆128推动后端蚕丝挂板122的距离大于第一推杆127推动的距离,使得检测蚕丝的包合力时,蚕丝完全处于松弛状态,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组件130包括上底板131、下底板132以及抓取机械臂133;所述抓取机械臂133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110的侧壁,且适于将上底板131与下底板132进行盖合或者分离。

具体的,所述上底板131以及所述下底板132均在互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摩擦刀片134;所述上底板131的摩擦刀片134与所述下底板132的摩擦刀片134间隔错位设置。通过,间隔错位设置,来提高与蚕丝的接触面积,同时提高了压力,当压力增大时,摩擦力也随之增大,进而减少了摩擦组件130的往复次数,减少了能源消耗。其中,摩擦刀的刀刃为倒梯形结构,一方面增加了接触面积,另一方面,避免了蚕丝被摩擦刀直接斩断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140包括摄像头141、支架142以及推杆电机;所述摄像头141固定于所述支架142;所述支架142适于在所述推杆电机的推动下,沿所述挂丝组件120往复运动,并对蚕丝进行拍摄,从而完成蚕丝抱合力的检测。具体的,将摄像头141采集的图像通过通信方式发给终端,通过终端直接对图像集中进行自动或者人工识别,一人可以同时管理多个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的数据,减少了人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其中,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挂丝组件、摩擦组件以及检测组件;所述挂丝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上,且适于对蚕丝进行悬挂;所述摩擦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之中,且适于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着挂丝组件的两端来回移动,以增加蚕丝的摩擦力;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挂丝组件的上方,且适于沿着所述挂丝组件来回移动,并完成对蚕丝抱合力的检测。通过蚕丝抱合力自动检测装置来对蚕丝的抱合力进行检测,提高了蚕丝抱合力检测的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检测。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