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人工降雨条件下盆栽污染物侧渗迁移的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5110发布日期:2020-05-22 20:2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人工降雨条件下盆栽污染物侧渗迁移的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淋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人工降雨条件下盆栽污染物侧渗迁移的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矿区内,产生了许多废弃的尾矿库和废土石,在当前的工艺条件下,已不足以再对其进行分选。有些大型或特大型尾矿,含有大量的锡、锑、铅、锌、银、金等有色金属以及非金属砷、硫等,如果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将这些资源回收,不亚于建立一个新矿山。而如今已经被采掘到地面,因其中的重金属和其他元素,阻挠了地表植物生长,并随着雨水冲刷等途径开始向周围辐射扩散,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问题,亦或进入土壤深层和地下水。

针对不同矿区的尾矿和废土石,为保障土壤培肥改良的有效性,须针对性的进行室内模拟控制试验,一方面确定在土壤中迁移变化最活跃或毒性最强的污染物;另一方面针对此种类型污染确定实现最优改良效果所需的改良剂。然而,现有的一些装置,土柱部分或者盆栽装置部分并不能有效的结合过滤部分,因此采集的渗滤液中其它杂质过多,需后续进行繁杂而耗时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自由调节喷淋角度和高度,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污染基质中重金属的迁移下渗情况,并可对渗滤液进行初步的过滤,兼具渗滤液取样的功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分析不同流量下土壤污染物迁移变化等,适合推广使用。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模拟人工降雨条件下盆栽污染物侧渗迁移的模拟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喷淋装置、盆栽装置,所述调节支架由斜面板和底板、滑轨、支撑块、角度测量装置、滑块构成,所述斜面板和底板头部相互铰接,铰接位置设有角度测量装置,底板顶部设有滑轨,支撑块通过滑块与滑轨相连,斜面板上设有喷淋装置和盆栽装置,所述盆栽装置由盆栽框架、集液盒、分滤层构成,所述盆栽框架为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盆栽框架内部通过隔板均匀分隔成多个盆栽单元,每个盆栽单元内底部设有分滤层,分滤层底部连接有集液盒,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伸缩杆、出水管、喷头,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斜面板上,且伸缩杆上设有固定螺栓,伸缩杆的头部设有可转动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有对应盆栽装置顶部的喷头。

优选地,所述滑轨上安转有锁紧螺栓。

优选地,所述分滤层包括第一多孔板、细滤网、粗滤网、第二多孔板、排水管、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多孔板设置于盆栽单元内底部,第一多孔板顶部设有细滤网,细滤网顶部铺设第一过滤层,第一过滤层顶部设有粗滤网,粗滤网顶部铺设第二过滤层,铺设第一过滤层顶部设置第二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均设置为2cm厚。

优选地,所述第一多孔板的开孔数量少于第二多孔板的开孔数量。

优选地,所述集液盒侧面连接有设置阀门的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内部套接有可伸缩的内管,内管和外管左右两侧开设有相互对应,且在竖直方向上间距相同的通孔,内管和外管相互对应的通孔通过插入固定螺栓进行限位和紧固。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斜面板上的盆栽装置低侧设有防止盆栽装置下滑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可自由调节喷淋角度和高度,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污染基质中重金属的迁移下渗情况,并可对渗滤液进行初步的过滤,兼具渗滤液取样的功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分析不同流量下土壤污染物迁移变化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支架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盆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盆栽装置主视图。

图中标号为:1-斜面板、2-底板、3-滑轨、4-支撑块、5-角度测量装置、6-盆栽装置、7-挡板、8-外管、9-内管、10-出水管、11-喷头、12-流量计、13-锁紧螺栓、14-固定螺栓、15-滑块、16-盆栽框架、17-集液盒、18-第一多孔板、19-细滤网、20-粗滤网、21-第二多孔板、22-排水管、23-第一过滤层、24-第二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所述模拟人工降雨条件下盆栽污染物侧渗迁移的模拟装置包括调节支架、喷淋装置、盆栽装置6,所述调节支架由斜面板1和底板2、滑轨3、支撑块4、角度测量装置5、滑块15,所述斜面板1和底板2头部相互铰接,使得斜面板1头部可沿底板2头部转动,调整斜面板1和水平位置的底板2之间的角度,铰接位置设有角度测量装置5,角度测量装置5选用市面上较为常用的角度计即可,测量方便,底板2顶部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滑轨3,支撑块4两侧连接有滑块15,支撑块4通过滑块15与滑轨3相连,并对斜面板1形成支撑,任意一侧的滑轨3上安转有锁紧螺栓13,滑轨3上设有竖直的螺孔,贯穿顶部和底部,调整好斜面板1和底板2之间的角度位置后,拧紧锁紧螺栓13,使得锁紧螺栓13底部穿过滑块15底部与滑轨3接触,设置锁紧螺栓13的滑块15便不能在滑轨3上移动,使得支撑块4整体定位不能移动,对斜面板1进行定位支撑。斜面板1上设有喷淋装置和盆栽装置6,斜面板1上的盆栽装置6低侧设有防止盆栽装置6下滑的挡板7。

所述盆栽装置6由盆栽框架16、集液盒17、分滤层构成,所述盆栽框架16为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盆栽框架16由pvc板制成,避免直接受到光照,盆栽框架16内部通过隔板均匀分隔成多个盆栽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盆栽框架16中间用pvc隔板分为2×6共12个小室盆栽单元,考虑实际盆栽模拟研究一般会采用24或36或48个盆栽单元,即都是12的倍数,因此本装置在实际研究中可根据需要把两组或三组或四组等盆栽装置6一起摆放在斜面板上,隔板与隔板之间用胶粘结避免透水,并方便土壤渗滤液从下面渗出,隔板的厚度为1-2mm。每个盆栽单元的长、宽规格均为20×20cm,总高度为30cm,并保证土壤填充后上部预留4cm左右的高度空间,以避免灌溉水囤积和水溅出造成资源浪费;每个盆栽单元内底部设有分滤层,分滤层底部连接有集液盒17,即每个盆栽单元内底部都设有单独的集液盒17,对每个盆栽单元收集渗漏液,集液盒17侧面开设有出水孔,孔径为1.5cm,出水孔位置连通有设置阀门的排水管22,分滤层顶部为土壤填充层,所述分滤层包括第一多孔板18、细滤网19、粗滤网20、第二多孔板21、第一过滤层23、第二过滤层24,所述第一多孔板18设置于盆栽单元内底部,第一多孔板18顶部设有细滤网19,细滤网19顶部铺设第一过滤层23,第一过滤层23顶部设有粗滤网20,粗滤网20顶部铺设第二过滤层24,铺设第一过滤层23顶部设置第二过滤层24,第一过滤层23、第二过滤层24、集液盒17均设置为2cm厚,且第一过滤层23为细石英砂层,第二过滤层24为粗石英砂层,所述盆栽单元内第一多孔板18、第二多孔板21、粗滤网20、细滤网19、集液盒17为可拆卸部件,以卡扣方式分别固定在盆栽单元内和盆栽框架16底部,以便后续清洗。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伸缩杆、出水管10、喷头11,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斜面板1上,且伸缩杆上设有固定螺栓14,伸缩杆的伸缩部位头部设有可转动的出水管10,出水管10上设有与伸缩杆相连的铰接座,确保出水管10可转动,出水管10上连接有对应盆栽装置6顶部的喷头11,喷头11出水能够覆盖喷淋装置顶部,且出水管10上连接有流量计12,能够查看出水的流量,便于得到数据;所述伸缩杆包括内管9和外管8,外管8内部套接有可伸缩的内管9,内管9和外管8左右两侧开设有相互对应,且在竖直方向上间距相同的通孔,竖直位置上间距可设定为10cm,内管9和外管8上相互对应通的孔通过插入固定螺栓14进行限位和紧固,材质为不锈钢,内管9比外管8略短,可完全置于外管8内部,增加长度时(以调节喷洒面积)只需将内管9抽出,拉长后用螺栓将内管9和外管8上的通孔对应插接即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多孔板18的开孔数量少于第二多孔板21的开孔数量,第一多孔板18和第二多孔板21的孔径均为1-2cm,第一多孔板18的孔数相比第二多孔板21可适当减少、集中,孔距5cm,使得喷淋的水在第二多孔板21位置更快进入第二过滤层24,而经过第一过滤层23的水稍慢流出到集液盒17,保证分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自由调节喷淋角度和高度,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污染基质中重金属的迁移下渗情况,并可对渗滤液进行初步的过滤,兼具渗滤液取样的功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可用于分析不同流量下土壤污染物迁移变化等,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