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5851发布日期:2020-04-03 13:2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塔变形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铁塔是电力输送的支柱,其结构强度、力学性能等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因此,确保其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影响输电铁塔安全运行的因素众多,恶劣的自然灾害天气、人为因素和外力破坏等均可导致输电铁塔变形、倾斜或基座下沉。确保输电铁塔的安全运行正受到工程实践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的检测都是靠物理传感器,而物理传感器容易受到电磁等干扰,外在干扰因素太多,很难对铁塔本身的状态进行判断,判断结果误差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铁塔变形采用物理传感器检测,检测结果容易受到电磁等干扰,外在干扰因素太多,很难对铁塔本身的状态进行判断,判断结果误差很大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它包括:数据中转中心,北斗参考站通过4g网络与数据中转中心连接;数据中转中心通过4g网络与北斗定位终端连接。

所述北斗参考站设置在铁塔的周围30km以内。

北斗定位终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铁塔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的对铁塔进行监测,又避免了来自物理因素的干扰,又可以提供很高的精度;减少了风险提高了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北斗参考站对北斗定位终端的测量值进行修正,传统的北斗定位又称为单点定位,是由一台北斗终端通过获取卫星观测数据进行定位,单点定位精度为米级,本实用新型通过北斗参考站可以大幅提高定位的精确度,精确度达到毫米级;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播发给定位终端,可以达到消除电离层、对流程、时钟误差等目的,从而将定位终端的定位精度由米级提升至毫米级,定位可靠性也大大提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铁塔变形采用物理传感器检测,检测结果容易受到电磁等干扰,外在干扰因素太多,很难对铁塔本身的状态进行判断,判断结果误差很大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载波相位差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它包括:数据中转中心,北斗参考站通过4g网络与数据中转中心连接;数据中转中心通过4g网络与北斗定位终端连接(见图1)。

数据中转中心采用普通pc机或服务器。

所述北斗参考站设置在铁塔的周围30km以内。

北斗定位终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铁塔上。

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载波差分的铁塔形变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它包括:

步骤1、在铁塔的周围30km以内建立一个北斗参考站,将北斗参考站坐标和差分载波定位数据通过4g网路发送到数据中转中心;

步骤2、北斗定位终端通过4g网络接收到北斗参考站的载波定位数据和北斗参考站坐标,然后北斗定位终端进行计算得到北斗定位终端的xyz坐标;

步骤3、数据中转中心通过监测不同时段的xyz坐标,即可得到铁塔的实时变形量。

计算公式及原理如下(图2):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2.1)中,下标k表示载波频率;下标“a”表示为北斗基站a;上标“i”表示第i颗卫星;λ为波长;为载波相位观测值;

ρ为站星几何距离;c为光速;δta为接收机钟差;n为整周模糊度;i为电离层延迟;t为对流层延迟;o为轨道误差;mul为多路径效应;为载波噪声。

通过载波双差相对定位来实现,对式(2.1)进行站际星际求差可以得到北斗基站a与导线定位终端b关于卫星i,j的双差观测方程

式(2.2)中,为双差算子。

通过载波相位差分,导航定位终端可以实现实时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