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吹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4598发布日期:2020-08-21 15:0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吹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分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免疫分析的仪器。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简称为cl)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它主要是依据化学检测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化学发光法在痕量金属离子、各类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分析及生物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抗体、激素、酶、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免疫测定技术。化学发光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检测范围宽等优点。相对于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半定量,化学发光是真正的定量,且检测速度较快,更为方便。同时,化学发光标记物稳定,试剂有效期长,大大方便了临床应用的需要。

利用毛细管作为载体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包被毛细管、离心血样、毛细管吸入血样、多次毛细管吹洗以及吸入试剂、温育、检测。吹洗毛细管就要用到吹气装置。如授权公告号cn207964849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0月1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吹气装置,包括真空泵、管道、分风器和吹气针,管道一端连接真空泵,另一端连接分风器的进气端,所述分风器的出气端为两个,分别连接有分流管一和分流管二,所述分流管一末端连接吹气针,吹气针的吹气路径与分流管二末端的吹气路径垂直且相交,且吹气针末端距分流管二末端吹气路径的垂直距离大于待吹气毛细管的长度。该装置能够彻底清除毛细管内的残留试剂,有效提高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精确度。该吹气装置的实现需要用到真空泵,还需要用到分流管以及各种管路,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用在全自动分析仪上,会造成整个分析仪体积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吹气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大,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吹气装置,该吹气装置不需要真空泵以及管路等结构,结构简化,小型化,能够缩小整个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的体积,而且生产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吹气嘴和驱动机构,橡胶吹气嘴安装在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橡胶吹气嘴向着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的转盘组件运动,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橡胶吹气嘴撞在转盘组件上,变形压缩出气体吹入毛细管内,将毛细管内的残留物吹走。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气缸、油缸或者通过齿轮齿条和电机结合的结构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该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

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铁架、电磁铁芯和电磁铁框架,电磁铁芯安装在电磁铁框架内,电磁铁框架固定在电磁铁架上,电磁铁芯一端能够伸出电磁铁框架,橡胶吹气嘴固定在电磁铁芯伸出电磁铁框架的一端,电磁铁芯通电后,电磁铁芯产生磁性,转盘组件为铁质材料,在磁力的作用下电磁铁芯带动橡胶吹气嘴撞击在转盘组件上,压缩出气体吹掉毛细管内的残留液体。为了实现电磁铁芯的复位,在电磁铁芯上套一根复位弹簧,电磁铁芯断电后,复位弹簧带着电磁铁芯复位。

为了实现转盘组件能够带动毛细管转动到吹气装置位置,吹气装置包括一个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橡胶吹气嘴处,用于检测与橡胶吹气嘴对准的毛细管承载孔内是否有毛细管,有毛细管时,电磁铁才会接通电源,让橡胶吹气嘴撞击转盘组件。当然也可以不设置位置传感器,只要吹气装置安装完成后,计算出转盘需要转动的角度即可,也可以对毛细管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吹气装置进行了大大的简化,吹气装置仅仅包括一个橡胶吹气嘴和一个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吹气,不需要供气装置,也不需要供气的管路等,结构大大简化,产生的气体又能将毛细管中的残留液体清除,应用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不仅能够缩小整个一起的体积,使得仪器更加小型化,而且还能降低整个一起的生产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铁架、电磁铁芯和电磁铁框架,通过电磁铁来控制器驱动机构运动,将橡胶吹气嘴撞击在转盘组件上,让橡胶吹气嘴压缩,将气体压缩进毛细管内,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毛细管存储组件,2、毛细管推出组件,3、转盘组件,4、吹气装置,40、橡胶吹气嘴,41、驱动机构,410、电磁铁架,411、电磁铁芯,412、电磁铁框架,5、样本组件,6、试剂组件,7、检测组件,8、底板,9、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只是代表了相对位置关系,都是针对图2的方位进行的描述,并不一定是实际的左右前后位置,因此不能作限制性理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吹气装置,吹气装置的作用是实现吹气作用,将毛细管中残留的液体清理。吹气装置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吹气装置4包括橡胶吹气嘴40和驱动机构41,吹气嘴40安装在驱动机构41上,驱动机构41能够驱动橡胶吹气嘴40向着转盘组件运动,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橡胶吹气嘴40撞在转盘组件3上变形压缩出气体吹入毛细管9内,将毛细管9内的残留物吹走。其关键点就在于利用橡胶吹气嘴撞击在转盘组件上,造成橡胶吹气嘴压缩变形,挤压气体,将气体吹到毛细管内。这样就不需要提供吹气泵,简化了吹气设备,可以缩小整个设备的体积。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气缸、油缸或者通过齿轮齿条和电机结合的结构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该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

驱动机构41包括电磁铁架410、电磁铁芯411和电磁铁框架412,电磁铁芯411安装在电磁铁框架412内,电磁铁框架412固定在电磁铁架410上,电磁铁架410固定在底板8上,电磁铁芯411一端能够伸出电磁铁框架412,橡胶吹气嘴40固定在电磁铁芯411伸出电磁铁框架412的一端,电磁铁芯通电后,电磁铁芯产生磁性,转盘组件为铁质材料,在磁力的作用下电磁铁芯带动橡胶吹气嘴撞击在转盘组件上,压缩出气体吹掉毛细管内的残留液体。为了实现电磁铁芯的复位,在电磁铁芯上套一根复位弹簧,电磁铁芯断电后,复位弹簧带着电磁铁芯复位。

为了实现转盘组件能够带动毛细管转动到吹气装置位置,吹气装置包括一个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橡胶吹气嘴处,用于检测与橡胶吹气嘴对准的毛细管承载孔内是否有毛细管,有毛细管时,电磁铁才会接通电源,让橡胶吹气嘴撞击转盘组件。当然也可以不设置位置传感器,只要吹气装置安装完成后,计算出转盘需要转动的角度即可,也可以对毛细管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实现血液样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所有步骤,全部自动化操作,使用者只需装上血液样本,启动设备,即可进行全自动检测,自动生成检测结果。该装置的具体结构:

包括:毛细管存储组件1、毛细管推出组件2、转盘组件3、吹气装置4、样本组件5、试剂组件6、检测组件7和底板8,上述组件均安装在底板8上。他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毛细管推出组件2位于毛细管存储组件1的左侧,所述转盘组件3位于毛细管存储组件1的右侧,所述吹气装置4位于转盘组件3的左侧,吹气装置4位于毛细管存储组件1和毛细管推出组件2的前侧,毛细管存储组件1和毛细管推出组件2通过安装板安装在转盘组件3上侧部分的左侧,吹气装置4安装在转盘组件3下半部分的左侧。所述样本组件5、试剂组件6和检测组件7均位于转盘组件3的右侧,所述试剂组件6位于样本组件5和检测组件7的中间,样本组件5位于转盘组件的右前侧,检测组件位于转盘组件的后右侧。在样本组件、吹气装置以及试剂组件下方设置有废液槽,废液槽安装在底板下方,废液槽用于收集样本组件、吹气装置以及试剂组件产生的废液。

毛细管推出组件2将位于毛细管存储组件1中的毛细管推出,送到转盘组件3上,所述转盘组件3转动将毛细管9输送到样本组件5、吹气装置4、试剂组件6和检测组件7位置处,所述吹气装置用于清除掉毛细管9中的残留液体,所述样本组件用于给毛细管提供血样,所述试剂组件用于给毛细管提供试剂,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检测毛细管发光的光子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