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盘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平衡机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刹车盘是汽车刹车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当其表面的不平衡度较高时,将会影响到汽车的正常行驶,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刹车盘在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平衡度检测,同时,对于不平衡度较高的刹车盘,需要对其进行去重铣削加工,加工完成后再次复检,直至检测合格。
如公告号为cn104374524a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刹车盘全自动去重平衡机,包括底座、平衡测量定位机构、铣削机构和回转圆弧进刀机构,所述回转圆弧进刀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用于进行平衡修正时固定刹车盘,所述铣削机构固接于底座上,该铣削机构的铣削端对应于回转圆弧进刀机构,所述平衡测量定位机构设于回转圆弧进刀机构的中心,用于对刹车盘进行平衡定位检测。
上述平衡机虽然代替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刹车盘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但它在装夹刹车盘时,仍会通过多个螺栓将刹车盘抵紧定位在平衡机的转动盘上,所以当操作者安装刹车盘时,操作者需要一个一个地拧紧螺栓来使刹车盘锁定在转动盘上,当操作者拆卸刹车盘时,操作者又需要一个一个地拧松的螺栓,这种更换刹车盘的方式费时费力,严重降低了刹车盘的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平衡机的装夹装置,方便了操作者对刹车盘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刹车盘的更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平衡机的装夹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平衡机上的圆形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多条与转动盘半径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每条第一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滑块至转动盘圆心的距离均相同,且每个滑块上均设有用于抵紧刹车盘内壁的抵紧板;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多个滑块同时分开或聚拢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将刹车盘压紧在转动盘上的压紧板;所述转动盘上还设有驱动多块压紧板同时发生升降的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刹车盘进行安装时,操作者首先将刹车盘放置在平衡机的转动盘上,随后通过驱动机构使多个滑块同时分开,滑块将在对应的第一滑槽内沿远离转动盘圆心的方向发生移动,如此一来,多个滑块上抵紧板便会同时抵紧刹车盘的内壁,进而在水平方向上对刹车盘的位置进行锁紧定位。然后操作者再通过升降机构驱使多块压紧板同时向下发生移动并对刹车盘进行压紧,进而在竖直方向上再对刹车盘的位置进行锁紧定位,最终完成了刹车盘的安装。若是要对刹车盘进行拆卸,操作者再将上述操作反向进行一遍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省去了操作者反复旋转螺栓的操作,方便了操作者对刹车盘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刹车盘的更换效率。此外,抵紧板和压紧板可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上对刹车盘的位置进行双重锁定,不仅提高了刹车盘位置锁定后的稳定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刹车盘的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转动盘内的圆盘、开设在圆盘上的多个导向槽、固连于滑块上且一端滑动嵌设于导向槽内的导向柱,以及设置在转动盘上用于驱动圆盘发生旋转的电机,导向槽的一端靠近圆盘的圆心,导向槽的另一端远离圆盘的圆心,导向槽的两端不在圆盘的同一半径方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电机来驱动圆盘发生旋转,导向槽将随着圆盘同步发生旋转,在导向槽和导向柱的联动作用下,多个滑块会同时发生分开或者聚拢,则多个抵紧块将随着对应的滑块同步发生分开或者聚拢,结构原理巧妙,操作十分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上转动套设有与导向槽内壁抵接的转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筒可以将导向柱与导向槽之间接触产生的滑动摩擦变为转筒的转动摩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导向柱受到的阻力,使导向柱的滑动更加顺畅柔和,进而让滑块和抵紧板的移动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的形状呈圆弧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形的导向槽可降低了导向柱与导向槽卡住的概率,导向柱在导向槽内的滑动将更加顺滑,进而让滑块和抵紧板的移动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升降机构包括上下滑动于转动盘内的升降板、用于驱动升降板上下发生移动的液压缸、固定连接在压紧板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竖直穿设过滑块并伸入升降板内;升降机构还包括开设在升降板上供连接杆随着滑块同步发生移动的第二滑槽,连接杆的下端滑动嵌设于第二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沿着第一滑槽发生滑动时,压紧板和连接杆也将随着滑块同步发生滑动,且连接杆的下端还将沿着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当抵紧板抵紧住刹车盘内壁后,压紧板与刹车盘在竖直方向上将有重叠区域,然后操作者再通过液压缸驱动升降板向下发生移动,多根连接杆和多块压紧板将随着升降板同步向下发生移动,多块压紧板终将压紧刹车盘,进而对刹车盘进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结构原理简单,且操作上十分便捷。若是要取消压紧板对刹车盘的压紧作用,操作者再通过液压缸驱动升降板向上发生移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板靠近刹车盘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一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自身的摩擦系数比普通材质的抵紧板要大,即第一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抵紧板与刹车盘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刹车盘安装之后的稳定性更佳,刹车盘不容易发生晃动。此外,柔性的第一橡胶垫还可对刹车盘内壁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自身的摩擦系数比普通材质的压紧板要大,即第二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压紧板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使刹车盘安装之后的稳定性更佳,刹车盘不容易发生晃动。此外,柔性的第二橡胶垫还可对刹车盘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板上开设有供压紧板嵌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刹车盘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抵紧板上表面的高度时,压紧板可通过嵌入凹槽内部来顺利地压紧刹车盘,有利于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第一滑槽、滑块、抵紧板、驱动机构、压紧板和升降机构的设置,省去了操作者反复旋转螺栓的操作,方便了操作者对刹车盘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利于提高刹车盘的更换效率;
2.转筒和圆弧型导向槽的设置,可让滑块和抵紧板的移动更顺畅;
3.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的设置,不仅可使刹车盘安装之后的稳定性更佳,同时还可对刹车盘内壁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4.凹槽的设置,可使压紧板顺利地压紧刹车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盘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动盘;2、第一滑槽;3、滑块;4、抵紧板;5、第一橡胶垫;6、转动槽;7、转轴;8、圆盘;9、电机;10、导向槽;11、导向柱;12、转筒;13、升降板;14、液压缸;15、第二滑槽;16、连接杆;17、压紧板;18、第二橡胶垫;19、凹槽;20、平衡机;21、刹车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平衡机的装夹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平衡机20上且横截面呈圆形的转动盘1,转动盘1的上表面开设有四条与转动盘1半径方向相同的第一滑槽2,四条第一滑槽2绕转动盘1的圆心呈等角度间隔分布。每条第一滑槽2内均嵌设有一个滑块3,滑块3仅可沿对应第一滑槽2的长度发生滑动,且四个滑块3距离转动盘1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滑块3靠近刹车盘21内壁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抵紧刹车盘21内壁的抵紧板4。抵紧板4靠近刹车盘21内壁的一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层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第一橡胶垫5。
参照图2,转动盘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横截面呈圆形的转动槽6,转动槽6的中轴线与转动盘1的中轴线重合,且转动槽6与四条滑槽的槽底均连通。转动槽6内同轴设置有一根转轴7,转轴7可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于转动槽6内,转轴7的侧壁上同轴套设有一个圆形的圆盘8,圆盘8可随转轴7一同旋转于转动槽6内。转动盘1内还设有用于驱动转轴7发生旋转的电机9,电机9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圆盘8上贯通开设有四条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导向槽10,四条导向槽10绕转轴7的中轴线呈等角度间隔分布,且四条导向槽10的位置与四条滑槽的位置一一对应。导向槽10的一端靠近圆盘8的圆心,导向槽10另一端远离圆盘8的圆心,导向槽10的两端不在圆盘8的同一半径方向上。滑块3上固定连接有一根横截面呈圆形的导向柱11,导向柱11远离滑块3的一端滑动嵌设于导向槽10内,导向柱11的侧壁上还转动套设有与导向槽10内壁抵接的转筒12。当刹车盘21被放置在转动盘1上后,操作者通过电机9来驱动圆盘8发生旋转,当圆盘8发生旋转后,圆盘8上的导向槽10也将同步发生转动,在导向柱11和导向槽10的联动作用下,四个滑块3将同时发生分开,四块抵紧板4也将随着对应的滑块3同步发生分开,最终四块抵紧板4将对刹车盘21的内壁进行抵紧,不仅在水平方向上对刹车盘21的位置进行锁定,同时还使刹车盘21的中轴线能与转动盘1的中轴线保持重合,有利于提高后续的加工精度。若是要取消抵紧板4对刹车盘21内壁的抵紧,操作者再通过电机9驱动圆盘8反向发生旋转即可。其中的圆盘8、导向槽10、导向柱11和电机9组成了驱动机构。
转动盘1内上下滑动有一块横截面呈圆形的升降板13,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板13上下发生移动的液压缸14,液压缸14通过连接管与液压泵站连接。升降板13上开设有四条与升降板13半径方向相同的第二滑槽15,四条第二滑槽15绕升降板13的圆心呈等角度间隔分布,且四条第二滑槽15的位置与四条第一滑槽2的位置始终保持对齐。每个滑块3上均设有一根横截面呈圆形的竖直连接杆16,连接杆16可相对滑块3上下发生滑动。连接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块用于将刹车盘21压紧在转动盘1上的压紧板17,压紧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层第二橡胶垫18;连接杆16的下端穿设过导向柱11和导向槽10并延伸至升降板13对应的第二滑槽15内,连接杆16的下端滑动嵌设在对应的第二滑槽15内,连接杆16仅可沿对应第二滑槽15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并不会绕自身的轴线发生旋转。当滑块3上的抵紧板4朝向刹车盘21内壁发生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杆16和压紧板17将随着滑块3同步发生移动,当抵紧板4抵紧于刹车盘21的内壁后,压紧板17和刹车盘21在竖直方向上将有重叠区域,随后操作者再通过驱动液压缸14使升降板13向下发生移动,则连接杆16和压紧板17将随着升降板13同步向下发生移动,压紧板17最终将把刹车盘21压紧在转动盘1上,进而在竖直方向上有对刹车盘21的位置进行了锁定,进一步提高了刹车盘21安装后的稳定性。若要取消压紧板17对刹车盘21的压紧作用,只需通过驱动液压缸14使升降板13向上发生移动即可。其中的升降板13、液压缸14、连接杆16和第二滑槽15组成了升降机构。
抵紧板4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供压紧板17嵌入的凹槽19,当抵紧板4上表面的高度高于刹车盘21上表面的高度时,压紧板17可通过嵌入凹槽19内来顺利地压紧在刹车盘21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刹车盘21被放置在转动盘1上后,操作者通过电机9来驱动圆盘8发生旋转,当圆盘8发生旋转后,圆盘8上的导向槽10也将同步发生转动,在导向柱11和导向槽10的联动作用下,四个滑块3将同时发生分开,四块抵紧板4也将随着对应的滑块3同步发生分开,最终四块抵紧板4将对刹车盘21的内壁进行抵紧,不仅在水平方向上对刹车盘21的位置进行锁定,同时还使刹车盘21的中轴线能与转动盘1的中轴线保持重合,有利于提高后续的加工精度。若是要取消抵紧板4对刹车盘21内壁的抵紧,操作者再通过电机9驱动圆盘8反向发生旋转即可。此外,当抵紧板4抵紧于刹车盘21的内壁后,压紧板17和刹车盘21在竖直方向上将有重叠区域,随后操作者再通过驱动液压缸14使升降板13向下发生移动,则连接杆16和压紧板17将随着升降板13同步向下发生移动,压紧板17最终将把刹车盘21压紧在转动盘1上,进而在竖直方向上有对刹车盘21的位置进行了锁定,进一步提高了刹车盘21安装后的稳定性。若要取消压紧板17对刹车盘21的压紧作用,只需通过驱动液压缸14使升降板13向上发生移动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