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柱形构件截面应变片粘贴点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1685发布日期:2020-04-28 19:44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绘柱形构件截面应变片粘贴点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土木工程领域迅速发展,各种大型建筑物、地下结构以及大跨度桥梁的出现,使得工程稳定性、安全性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掌握工程结构的受力特征,有必要对结构力学强度以及变形等力学行为开展相关室内试验。

由于在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共同作用下,各项承载力是相互关联的,其相互影响十分复杂,因此一般逐次研究单一类型的力学作用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且主要借助于应变片的方式,即在试验前将应变片粘贴于构件表面:在构件长度方向上,一般根据试验要求划分不同区间段,在分界处粘贴应变片;在分界处截面上,一般将应变片对称式粘贴于构件的上(前)、下(后)、左、右四个粘贴点。在构件长度方向上粘贴应变片,只需要借助卷尺将构件划分不同区间段即可;构件截面粘贴点根据不同的截面形式表现为不同的操作方法。

构件截面主要包括圆形及矩形等形式:矩形截面构件可借助直尺交叉的方式确定矩形中心,之后水平、竖直放置直尺画出线段,向柱身延伸得到前后左右四条对称线段;圆形截面构件较难得到圆心,一般采用比较截面测量距离最大值的方法,不断重复测量并调整测量位置,得到两条截面圆直径所在线段,二者交点为圆心,并依据水准尺作通过圆心的水平、垂直线段,最后于两条线段与截面圆边缘的四个交点分别向柱身作竖直线段,即得到柱形构件截面的四个粘贴点位置。然而,在试验操作过程中,测绘两条直径线段存在测量次数多,测量位置调整频繁,误差较大等缺陷,且试验效率低下,影响试验后续进程。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提高试验效率及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柱形构件截面应变片粘贴点测绘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它主要包括刻度圆盘、伸缩杆、夹持杆及固定爪。

所述的刻度圆盘为直径为100~120mm,高度为4~6mm的圆柱型不锈钢圆盘,圆心处为直径为4~5mm的贯穿式圆柱型开孔,圆盘上底面边缘为指向圆心宽度为5~6mm,左右对称0~180°、0~-180°的角度刻度表,180°与-180°刻度为同一刻度点,刻度表内侧为宽度为4~5mm的贯穿式环形开孔,刻度圆盘于0°、90°、-90°、±180°处分别焊接四根伸缩杆。

所述的伸缩杆为长度为50~80mm,中心设有直径4~5mm的圆柱型开孔的中空不锈钢长方体,其横截面为正方形,横截面边长为4~6mm,下底面与刻度圆盘下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圆柱型开孔内为自然长度为20~30mm的高强度弹簧,其直径略小于开孔直径,为3~4mm,伸缩杆及弹簧末端均焊接于刻度圆盘外侧表面,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夹持杆、固定爪焊接。

所述的夹持杆由l型圆杆及接触杆组成,l型圆杆直径略小于伸缩杆圆柱型开孔直径,为3~4mm,两段圆杆长度均为50~80mm,l型圆杆一端与弹簧焊接,另一端与接触杆中心垂直焊接,接触杆直径与l型圆杆一致,长度为50~80mm,夹持杆焊接于0°、±180°所对应的两根对称伸缩杆内的弹簧上。

所述的固定爪由加长杆及端爪组成,加长杆直径与接触杆结构、尺寸一致,其一端焊接于伸缩杆开孔内弹簧,另一端焊接端爪,端爪呈“猫爪”形结构,上半部分为直径为3~4mm的四分之一球体,下半部分为高度为4~5mm,底面直径为3~4mm的半圆锥体,半圆锥体内侧沿轴向削平,端爪两部分焊接接触,固定爪焊接于90°、-90°所对应的两根对称伸缩杆内的弹簧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刻度圆盘贴附于柱形构件端面上,分别向外拉动两根固定爪,使端爪勾住构件端面外边缘,刻度圆盘保持固定;

(2)向外拉动两根夹持杆,直至夹持杆的接触杆与构件柱身外表面相切为止,此时接触杆内侧间距为构件端面直径,刻度圆盘通过端面中心,且弹簧受张力拉伸,使得夹持杆受到向内侧的拉力,夹持杆紧紧夹持构件;

(3)根据刻度圆盘上的角度刻度表,分别选取0°、90°、-90°、±180°刻度对应环形开孔的位置,使用铅笔在构件端面上测绘出相应的点,并在刻度圆盘中心圆柱型开孔内于构件端面画点;

(4)移取装置,根据测绘出的点连接为水平、垂直的两条线段,并与构件端面边缘相交为四点,分别向柱身延伸,与构件长度区间段划分线相交,即得构件截面应变片粘结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的优点是:

(1)刻度圆盘上设有角度刻度表,根据0°、90°、-90°、±180°刻度所对应环形开孔的位置,可直接得到构件端面上水平、垂直的两条线段,改变了以往测绘方式的弊端,大大提高试验效率,而且可根据角度刻度表上的其他刻度值测绘出更多的粘贴点,丰富了构件承载力分析度;

(2)伸缩杆圆柱型开孔内设有弹簧,向外分别焊接夹持杆、固定爪,根据弹簧伸缩性可适应不同粗细截面的构件;

(3)夹持杆的接触杆对构件柱身进行夹持,两根夹持杆内侧间距即构件端面直径,保证了刻度圆盘中心圆柱型开孔通过端面圆心,降低了以往手工测绘圆心的难度;

(4)固定爪的端爪呈“猫爪”形结构,能更好地勾抓构件端面边缘,使得装置保持稳定的同时,测绘出的粘贴点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刻度圆盘;2-伸缩杆;3-夹持杆;4-固定爪;101-角度刻度表;201-弹簧;301-l型圆杆;302-接触杆;401-加长杆;402-端爪。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模型试验标准试件加工模具,主要包括刻度圆盘1、伸缩杆2、夹持杆3及固定爪4。

所述的刻度圆盘1为直径为100~120mm,高度为4~6mm的圆柱型不锈钢圆盘,圆心处为直径为4~5mm的贯穿式圆柱型开孔,圆盘上底面边缘为指向圆心宽度为5~6mm,左右对称0~180°、0~-180°的角度刻度表101,刻度表内侧为宽度为4~5mm的贯穿式环形开孔,刻度圆盘于0°、90°、-90°、±180°处分别焊接四根伸缩杆2。

所述的伸缩杆2为长度为50~80mm,中心设有直径4~5mm的圆柱型开孔的中空不锈钢长方体,其横截面为正方形,横截面边长为4~6mm,下底面与刻度圆盘1下底面处于同一平面,圆柱型开孔内为自然长度为20~30mm的高强度弹簧201,其直径略小于开孔直径,为3~4mm,伸缩杆2及弹簧201末端均焊接于刻度圆盘1外侧表面,弹簧201另一端分别与夹持杆3、固定爪4焊接。

所述的夹持杆3由l型圆杆301及接触杆302组成,l型圆杆301直径略小于伸缩杆2圆柱型开孔直径,为3~4mm,两段圆杆长度均为50~80mm,l型圆杆301一端与弹簧201焊接,另一端与接触杆302中心垂直焊接,接触杆302直径与l型圆杆301一致,长度为50~80mm,夹持杆3焊接于0°、±180°所对应的两根对称伸缩杆2内的弹簧201上。

所述的固定爪4由加长杆401及端爪402组成,加长杆401直径与接触杆302结构、尺寸一致,其一端焊接于伸缩杆2开孔内弹簧201,另一端焊接端爪402,端爪402呈“猫爪”形结构,上半部分为直径为3~4mm的四分之一球体,下半部分为高度为4~5mm,底面直径为3~4mm的半圆锥体,半圆锥体内侧沿轴向削平,端爪402两部分焊接接触,固定爪4焊接于90°、-90°所对应的两根对称伸缩杆2内的弹簧201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测绘柱形构件应变片粘结点的简易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刻度圆盘1贴附于柱形构件端面上,分别向外拉动两根固定爪4,使端爪402勾住构件端面外边缘,刻度圆盘1保持固定;

(2)向外拉动两根夹持杆3,直至夹持杆3的接触杆302与构件柱身外表面相切为止,此时接触杆302内侧间距为构件端面直径,刻度圆盘1通过端面中心,且弹簧201受张力拉伸,使得夹持杆3受到向内侧的拉力,夹持杆3紧紧夹持构件;

(3)根据刻度圆盘1上的角度刻度表101,分别选取0°、90°、-90°、±180°刻度对应环形开孔的位置,使用铅笔在构件端面上测绘出相应的点,并在刻度圆盘1中心圆柱型开孔内于构件端面画点;

移取装置,根据测绘出的点连接为水平、垂直的两条线段,并与构件端面边缘相交为四点,分别向柱身延伸,与构件长度区间段划分线相交,即得构件截面应变片粘结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