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5707发布日期:2020-05-07 00:0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检测设备相关的技术有:1.文章《基于pci数据采集板卡的高精度传感器检测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j],2008,05:12~13+15);2.文章《基于力敏传感器的假肢手倾斜抓握滑动检测》(传感器与微系统[j],2019,02:125~128);3.文章《基于柔性力敏传感器的左右脚动态识别方法》(传感技术学报[j],2015,07:964~971);4.文章《力敏传感器专用工艺装备研究》(仪器仪表学报[j],2006,s1:304~306);5.文章《检测与转换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3);

传统的力敏传感器检测大多数采用人工操作,而且多数的检测设备在完成手动校准后才进行功能测试,然而这种测试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没有涉及针对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专用的较高自动化要求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施力,并进行数据采集,并实时分析所测数据的自动检测装置的一种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转动装置与检测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转盘、夹紧装置、驾驶杆头及力敏传感器接触件,所述力敏传感器接触件固定设在驾驶杆头上,驾驶杆头固定设置在夹紧装置上,夹紧装置与转盘相连,其中,伺服电机与转盘之间转动相连,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相连的压力传感器和传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导轨、滑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升降架及升降板,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升降架一端与滑轨通过滑块滑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升降板设置在升降架上,其中,第一电机与穿过升降板设置的第一丝杠转动相连,升降架底部还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升降架之间通过第二丝杠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轨一端对准驾驶杆头设置。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托架、固定架及紧固夹,所述托架固定设置在转盘上,其中,固定架与托架倾斜相连,固定架还设有紧固夹,紧固夹夹持在驾驶杆头底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与托架之间夹角为20°。

优选地,所述转盘包括接触盘、调节盘及滚珠,所述接触盘与调节盘结构相同,其中,接触盘的中心处与调节盘的中心处通过滚珠相连,接触盘与调节盘之间通过调节螺钉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有电机座,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电机座与底座固定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分别套设在传动装置表面上与伺服电机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远离转动装置的一面上设置有调节底脚,所述调节底脚设置在底座的四周。

优选地,所述底座远离转动装置的一面上还设置有扣手,扣手位于底座两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控制驾驶杆头旋转配合压力传感器定位施力点,压力传感器采用自动加载方式对力敏传感器进行施力,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实时分析的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解决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问题;通过调节盘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180°、270°、360°,并控制压力传感器施力端向上运动,对力敏传感器接触件施加一定作用力,依次重复操作,测试得到力敏传感器接触件来自各个方向的力值,并通过上位机对多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及传动装置的优化使测试设备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实现了自动加载并排除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保护罩;2-托架;3-固定架;4-紧固夹;5-力敏传感器接触件;6-驾驶杆头;7-调节底脚;8-底座;9-扣手;10-电机座;11-伺服电机;12-调节盘;13-接触盘;14-调节螺钉;15-压力传感器;16-导轨;17-滑块;18-第二丝杠;19-第二电机;20-升降架;21-升降板;22-第一丝杠;23-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一种驾驶杆头力敏传感器检测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转动装置与检测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1、转盘、夹紧装置、驾驶杆头6及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所述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固定设在驾驶杆头6上,驾驶杆头6固定设置在夹紧装置上,夹紧装置与转盘相连,其中,伺服电机11与转盘之间转动相连,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相连的压力传感器15和传动装置,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11的具体型号是mhmf082l1u2m,压力传感器15的具体型号是lh-s05c。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导轨16、滑块17、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19、第一丝杠22、第二丝杠18、升降架20及升降板21,所述导轨16固定设置在底座8上,升降架20一端与滑轨通过滑块17滑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3相连,升降板21设置在升降架20上,其中,第一电机23与穿过升降板21设置的第一丝杠22转动相连,升降架20底部还设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与升降架20之间通过第二丝杠18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3和第二电机19的具体型号是34hs300bz,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带动压力传感器15运动,实现自动化,其中,压力传感器15固定设置在升降板21上,升降板21与升降架20之间设置有第一丝杠22,第一丝杠22通过相连的第一电机23带动转动,可实现升降板21在升降架20上下移动,升降架20底部设置的第二电机19和与第二电机19相连的第二丝杠18,可实现升降架20通过滑块17在导轨16上移动。

所述导轨16一端对准驾驶杆头6设置,在测试时,需保证压力传感器15与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对应接触,因此导轨16一端要对准驾驶杆头6。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托架2、固定架3及紧固夹4,所述托架2固定设置在转盘上,其中,固定架3与托架2倾斜相连,固定架3还设有紧固夹4,紧固夹4夹持在驾驶杆头6底部。所述固定架3与托架2之间夹角为20°。

本实施例中,测试过程中,需满足压力传感器15的施力点与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的垂直中心线相对应,才能测量准确,因此设计结构时,紧固夹4可以进一步提高驾驶杆头6的夹持度,当固定架3倾斜设置时,能使得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的表面与底座8保持垂直,作为优选,倾斜20°为最佳。

所述转盘包括接触盘13、调节盘12及滚珠,所述接触盘13与调节盘12结构相同,其中,接触盘13的中心处与调节盘12的中心处通过滚珠相连,接触盘13与调节盘12之间通过调节螺钉14相连。本实施例中,接触盘13与调节盘12结构为十字型结构,正好对应伺服电机11带动旋转的角度,分别沿90°、180°、270°、360°四个方向,通过压力传感器15从不同方向对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进行检测,由于接触盘13与调节盘12之间设有滚珠,因此能微调接触盘13的垂直度,进一步满足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与压力传感器15的角度要求。

还包括有电机座10,所述伺服电机11设置在电机座10上,电机座10与底座8固定相连。

还包括保护罩1,所述保护罩1分别套设在传动装置表面上与伺服电机11上,保护罩1可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底座8远离转动装置的一面上设置有调节底脚7,所述调节底脚7设置在底座8的四周。调节底脚7与底座8之间螺纹相连,保持装置的平面度满足要求。

所述底座8远离转动装置的一面上还设置有扣手9,扣手9位于底座8两端设置。设置扣手9方便人工搬运。

使用时,控制第一电机23通过第一丝杠22使得升降板21处于升降架20底部,第二电机19通过第二丝杠18和滑块17带动升降架20沿导轨16朝向驾驶杆头6移动,移动至合适位置时,伺服电机11带动调节盘12旋转,则带动依次与调节盘12相连的接触盘13,接触盘13上的驾驶杆头6转动,当每旋转一个角度后,第一电机23带动升降板21向上移动,使得压力传感器15对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施力,重复上述动作,可得到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在90°、180°、270°、360°四个方向的力值,并通过上位机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随后将装置复位,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在检测过程中,需保证压力传感器15与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的垂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才能保证测量精度准确,因此如果压力传感器15与力敏传感器接触件5没有满足要求时,则可通过调整接触盘13的平面度,来满足要求,以达到检测条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