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7341发布日期:2020-07-10 17:3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一氧化碳(co)、不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以及微粒物质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法规来控制尾气的排放。为了达到降低nox排放量的目的,必须对尾气中nox的浓度进行检测,才能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氮氧化物传感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管上用于对尾气中nox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的重要元件,同时也可用于火电厂、热力设备、轮船等运行时对排放物中nox浓度的监测。

而市场上一般使用的氮氧传感器经常会因为散热问题导致监测的数据出现偏差,使得传感器的作用得不到稳定的体现,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氮氧传感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包括线束和短传感器,所述短传感器设置有六角基座组件,所述六角基座组件内部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芯片内部设置有内电极和加热线路,所述芯片顶端设置有电极触点,所述芯片下端设置有外电极,所述外电极与所述电极触点通过导电涂层相连接,所述芯片外部自下至上依次套设有陶瓷a、粉环和陶瓷b,所述陶瓷a、粉环和陶瓷b通过压合装置压合至六角基座组件内部;

所述六角基座组件包括外六角基座和内六角基座,所述外六角基座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六角基座位于外六角基座内部,所述内六角基座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内六角基座与所述外六角基座相适应且相接触,所述内六角基座下方连接第一内废气罩,所述第一内废气罩下方连接第二内废气罩,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上端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下端为漏斗型结构,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与第一内废气罩相接触,所述第一内废气罩和所述第二内废气罩外部套设有外废气罩,所述外废气罩上端与内六角基座相连接,所述外废气罩表面设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线束位于短传感器上方,所述线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两端无盖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若干导线,所述导线外部套设有橡胶线环,所述导线下方连接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外部套设有陶瓷夹片,所述陶瓷夹片外部连接弹簧夹,所述弹簧夹外部套设有陶瓷锁扣。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陶瓷a、粉环和陶瓷b中部均设置有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与所述芯片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陶瓷a和所述陶瓷b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接触端子底端与所述芯片上端电极触点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弹簧夹为两端无盖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夹两侧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连接两个弹片。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弹片与陶瓷锁扣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第一内废气罩、第二内废气罩和所述外废气罩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内六角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陶瓷锁扣的设置,更有利于芯片的散热,保证本实用新型稳定的使用;通过设置两个内废气罩,废气的过滤排放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弹簧夹的结构示意图。

1-短传感器;2-线束;11-外六角基座;12-内六角基座;13-第一内废气罩;14-第二内废气罩;15-外废气罩;16-芯片;17-陶瓷a;18-粉环;19-陶瓷b;21-外壳;22-橡胶线环;23-导线;24-陶瓷锁扣;25-接触端子;26-陶瓷夹片;27-弹簧夹;27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氮氧尾气传感器,包括线束和短传感器,所述短传感器设置有六角基座组件,所述六角基座组件内部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芯片内部设置有内电极和加热线路,所述芯片顶端设置有电极触点,所述芯片下端设置有外电极,所述外电极与所述电极触点通过导电涂层相连接,所述芯片外部自下至上依次套设有陶瓷a、粉环和陶瓷b,所述陶瓷a、粉环和陶瓷b通过压合装置压合至六角基座组件内部;

所述六角基座组件包括外六角基座和内六角基座,所述外六角基座底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六角基座位于外六角基座内部,所述内六角基座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内六角基座与所述外六角基座相适应且相接触,所述内六角基座下方连接第一内废气罩,所述第一内废气罩下方连接第二内废气罩,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上端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下端为漏斗型结构,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下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内废气罩与第一内废气罩相接触,所述第一内废气罩和所述第二内废气罩外部套设有外废气罩,所述外废气罩上端与内六角基座相连接,所述外废气罩表面设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线束位于短传感器上方,所述线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两端无盖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若干导线,所述导线外部套设有橡胶线环,所述导线下方连接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外部套设有陶瓷夹片,所述陶瓷夹片外部连接弹簧夹,所述弹簧夹外部套设有陶瓷锁扣。

通过使用陶瓷锁扣的设置,更有利于芯片的散热,保证本实用新型稳定的使用;通过设置两个内废气罩,废气的过滤排放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陶瓷a、粉环和陶瓷b中部均设置有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与所述芯片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陶瓷a和所述陶瓷b形状一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接触端子底端与所述芯片上端电极触点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弹簧夹为两端无盖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弹簧夹两侧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连接两个弹片。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弹片与陶瓷锁扣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第一内废气罩、第二内废气罩和所述外废气罩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内六角基座。

安装原理:先在芯片处自下而上依次套设陶瓷a、粉环以及陶瓷b,接下来通过压合装置例如压合气缸将陶瓷a、粉环和陶瓷b压紧至六角基座的开口端,然后外壳内部设有导线,所述线束的导线穿过橡胶线环,芯片的电极端插接至衔接陶瓷内使得芯片与端子相接触,最后将外壳与六角基座焊接于一体,六角基座的螺纹端套设密封垫圈以及焊接废气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