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5569发布日期:2020-06-17 01:4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座检测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卧螺离心机由一般有进料管、转鼓、螺旋、罩壳、皮带罩、底架、传动装置、液压站(或差速传动装置)组成。核心部件转鼓两端各有一套轴承座,分别安装在机器底架上。轴承座传统润滑方式采用油脂润滑。一般采用美孚ep2或者ep3润滑脂。一般离心机处理常温物料或者较低温度物料时,可以满足轴承润滑需求。然而处理较高温度物料时,油脂润滑在高温下易融化,无法保证油脂润滑,导致轴承温度异常,经常损坏轴承,给很多项目现场带来诸多不利。基于此,开发了稀油润滑轴承座,与传统轴承座相比内腔体积增加,有利于油在腔体里面快速流动润滑轴承和带走热量,保证轴承能够正常使用。由于轴承座润滑采用稀油润滑,一般采用l-an32#液压油。该液压油黏度低,对轴承座的密封要求较高,需要在离心机各转速下运行时都没有油泄漏,同时需保证进轴承座的油量足够保证轴承润滑和降温效果。这就需要对稀有润滑轴承座进行一系列实验效果对比。而直接安装在离心机上,安装工序多,安装拆卸时间长,一旦发生故障易导致整台离心机发生故障,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在对稀有润滑轴承座进行一系列实验效果对比过程中,稀油润滑轴承座直接安装在离心机上,安装工序多,安装拆卸时间长;假设一旦发生故障易导致整台离心机发生故障,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在于:

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装置在主轴旋转(20-40hz)以内时,动密封良好。在到达50hz时,密封圈处有明显漏油现象。停机后,密封圈处有明显漏油现象。分析主要原因为轴承座油路排油不畅,导致液压油积在轴承座内无法及时排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上述实验中存在问题,改进以后,主轴旋转达到50hz时,密封圈没有漏油现象,不仅现场环境变好(无油脂渗漏),而且轴承温度在稳定区间内(润滑效果好,轴承使用寿命延长),更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无需频繁补充液压油,只需定期检查即可)。同时,主电机转速提高,使离心机的分离效果更好(分离因数更好,离心力越大)。特别对于自然环境中难分离、高温物料带来直接效果,离心效果更佳好的同时轴承的温度在一个较低的范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对于连续化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无需频繁维修和停机保养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设置有:

底架;

底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主电机和稀油润滑轴承座;

稀油润滑轴承座套接有转轴,稀油润滑轴承座左端通过螺钉与联接法兰连接,转轴通过梅花型弹性联轴器与主电机输出轴连接;

底架右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稀油润滑站,稀油润滑站设置有供油口和回油口;

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稀油润滑轴承座连接,稀油润滑轴承座通过出油管与回油口连接。

通过底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稀油润滑轴承座,可以解决直接安装在离心机上,导致安装工序多,安装拆卸时间长等问题;同时可以避免一旦发生故障易导致整台离心机发生故障,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风险。通过设置有稀油润滑站,可以检测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的密封情况。

进一步,所述稀油润滑轴承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测温探头。

通过设置有测温探头,用以检测稀油润滑轴承座内部的温度,观察稀油润滑轴承座的散热情况。

进一步,所述稀油润滑站设置有副电机。

通过设置有副电机,为稀油润滑站提供动力。

进一步,所述副电机和主电机通过数据线与变频控制柜连接,变频控制柜上嵌装有显示屏。

通过变频控制柜与副电机和主电机连接,可以分别调整各个电机的频率;通过设置有显示屏,可以显示电机的频率等信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增大排油管的孔径。目前采用的轴承座排空口为m22×1.5,高压油管接头内径10mm,在直角拐弯处的管道内径甚至变径为6mm。考虑管道不受油压,重新设计管接头,保证内径达到15mm。

(2)增加排油管路的高度差。目前在增加了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减震器后,轴承座排出孔与液压站接头的高度差为40mm。现增加试验台高度,并且将排油管直接插入稀油润滑站内。

(3)在轴承座密封圈上开泄油槽。解决主机停止旋转后,少部分油积累在密封圈内溢出。

(4)润滑剂采用68号长城液压油。考虑目前天气寒冷,液压油黏度过高,流动性不好,排出时间过长。可改用黏度低的32号液压油。

(5)特别适合分离自然环境中难分离、高温物料、连续化生产企业,对于难分离物料,需要离心的分离因数大,采用稀油润滑装置润滑轴承,离心机可以将转速调至50hz(无需担心轴承由于高转速,产生热量多,同时对轴承磨损加剧),大大提高离心机的分离能力;对于高温物料,由于整个离心机进料分离系统都是金属材质,易导热,传递热量,加剧轴承温升,如无法保证轴承的有效降温和润滑,轴承寿命大大降低,采有稀油润滑装置润滑轴承可以通过稀油带走大部分热量(冷却水降低油温),使轴承处于一个较低温度下运行,同时轴承处在油浴中,磨损大大降低;对于连续化生产企业,使用油脂需人工定期打开轴承座清理多余油脂(多余油脂易老化变质),需要繁维修和停机保养设备,采用稀油润滑装置润滑轴承,可实现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根据使用情况判断稀油粘度和色度,通过程序提醒,自动化成多高。

(6)通过稀油润滑装置润滑轴承,可以降低油温减小轴承磨损问题,大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实现自动加油润滑,大大提高效率。该过程通过自动化程序执行,相比人工油脂润滑(人的疏忽易忘记加油),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电机;2、梅花型弹性联轴器;3、联接法兰;4、联接轴;5、测温探头;6、稀油润滑轴承座;7、进油管;8、底架;9、出油管;10、供油口;11、稀油润滑站;12、回油口;13、变频控制柜;1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主电机1、梅花型弹性联轴器2、联接法兰3、联接轴4、测温探头5、稀油润滑轴承座6、进油管7、底架8、出油管9、供油口10、稀油润滑站11、回油口12、变频控制柜13、显示屏14。

稀油润滑轴承座6试验台设置有底架8,底架8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主电机1和稀油润滑轴承座6。

稀油润滑轴承座6套接有转轴,稀油润滑轴承座6左端通过螺钉与联接法兰3连接,转轴通过梅花型弹性联轴器2与主电机1输出轴连接。

底架8右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稀油润滑站11,稀油润滑站11设置有供油口10和回油口12。

供油口10通过进油管7与稀油润滑轴承座6连接,稀油润滑轴承座6通过出油管9与回油口12连接。

作为优选,稀油润滑轴承座6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测温探头5。

作为优选,稀油润滑站11设置有副电机。

作为优选,变频控制柜13通过数据线与副电机和主电机1连接,变频控制柜13上嵌装有显示屏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开机

开冷却水阀,通入稀油润滑站11冷却水。启动稀油润滑站11,变频控制柜13中变频器设置副电机频率20hz。副电机到速后,启动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主电机1,变频控制柜13中变频器设置主电机频率20hz。调节主电机1频率,察看轴承座是否有漏油情况。

2)关机

关闭稀油润滑站11副电机,停止稀油润滑站11供油,关闭冷却水阀。关闭稀油润滑轴承座试验台主电机1,观察轴承座是否有漏油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试验对稀油润滑轴承座在实验中遇到问题进行改进,多次试验,完成对稀油润滑最终产品的定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现阶段,使用稀油润滑轴承座的必要性,具体理由如下: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