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4788发布日期:2020-09-29 09:1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手动测量工具通常误差较大,不适合高精度的测量。在对工件尺寸进行精确测量时,通常会采用三次元检测仪等对工件进行检测。然而,这种检测方式需要专用的设备及专人操作,其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测量精度较高的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工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测量模组,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定位孔可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斜面,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抵持所述第二斜面以对所述第一测量模组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套设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固定杆朝向所述定位孔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包括第一滑轨、安装板及第一测量件,所述第一滑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安装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测量件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板及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四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测量模组还包括止挡杆,所述止挡杆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用于止挡所述安装板以限制其移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第二测量模组,所述第二测量模组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检测所述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测量模组包括第二滑轨及第二测量件,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测量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抵持所述工件以对其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归零块,所述归零块用于校正所述第一测量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通过底座上的定位孔与第一测量模组的固定杆配合定位,使第一测量模组处于较为精确的位置,使测量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测量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测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测量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测量装置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测量装置100

工件200

第一板体201

第一端面2012

第二端面2014

第二板体202

第三端面2021

底座10

固定板11

定位孔110

第一斜面1101

支撑杆13

定位机构20

定位块22

定位杆24

测量机构30

第一测量模组32

第一滑轨321

第一测量件323

安装板325

止挡杆327

固定杆329

第二斜面3291

弹性件3293

把手3295

第二测量模组34

第二滑轨341

第二测量件343

归零块36

定位面361

第一归零面363

第二归零面36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工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测量模组,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测量模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定位孔可适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测量装置100用于测量工件200的尺寸。所述测量装置100包括底座10、定位机构20及测量机构30。所述定位机构2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用于定位所述工件200。所述测量机构3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用于测量所述工件200的尺寸。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工件200包括第一板体201及第二板体202。所述第二板体202垂直设于所述第一板体201上。所述第一板体2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012及第二端面2014。所述第二板体202包括朝向所述第一端面2012的第三端面2021。所述测量机构30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板体201的长度(即,所述第一端面2012与所述第二端面2014间的距离)及所述第二板体20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201上的位置(即,所述第三端面2021至所述第一端面2012间的距离)。

所述底座10包括固定板11及设于所述固定板11上的四个支撑杆13。

所述定位机构20包括定位块22及定位杆24。所述定位块22设于所述固定板11上。所述定位块22用于抵持所述第一端面2012使其处于基准位置。所述定位杆24设于所述固定板11上,用于抵持所述工件200垂直所述第一端面2012的一侧面以对所述工件200另一方向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20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设置仿形腔等来固定工件200。

请一并参见图3及图4,所述底座10上设有定位孔110。所述第一测量模组32包括固定杆329。所述固定杆329与所述定位孔110可适配。所述固定杆329通过穿设于所述定位孔110中以对所述第一测量件323进行定位。

所述测量机构30包括第一滑轨321及第一测量件323。所述第一测量件323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321上。

所述第一测量件323用于测量其与所述第三端面2021算得到所述第二板体20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201上的位置。具体地,定义所述第三端面2021至所述第一端面2012间的距离的预设标准长度为a,此时第一测量件323得的值为0;当第一测量件323得其与一工件200的第三端面2021的距离为b时,则该工件200的第二板体20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201上的位置为a-b。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10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所述定位孔110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件323需要停止的位置需要设置。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10包括第一斜面1101。所述固定杆329包括第二斜面3291。所述固定杆329伸入所述定位孔110后,所述第一斜面1101抵持所述第二斜面3291以调整所述固定杆329的位置并对所述第一测量件323精准定位。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329上还套设一弹性件3293。所述弹性件3293驱动所述固定杆329朝向所述定位孔110内移动,从而保证所述第一斜面1101及所述第二斜面3291的定位精度。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329还设有把手3295。所述把手3295位于所述固定杆329远离所述定位孔110的一端。所述把手3295旋转后,提起所述固定杆329,使所述固定杆329远离所述定位孔110,以使所述第一测量件323可以移动。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模组32包括第一滑轨321、第一测量件323及安装板325。所述第一滑轨321设于所述固定板11上。所述第一滑轨321沿垂直所述定位块22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板325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321上,所述第一测量件323设于所述安装板325上。所述固定杆329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板325。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323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板325上,使其能够测量所述第三端面2021不同部位的尺寸。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模组32还包括止挡杆327。所述止挡杆327设于所述固定板11上,用于止挡所述安装板325以限制其移动位置。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机构30还包括第二测量模组34。所述第二测量模组34位于远离所述定位块22的一侧。所述第二测量模组34用于测量其与所述第二端面2014的距离以换算得到所述第一板体201的长度。

所述第二测量模组34包括第二滑轨341及第二测量件343。所述第二滑轨341设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第二测量件343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轨341上。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件323及第二测量件343均为百分表,但不限于此。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测量机构30还包括归零块36。所述归零块36的形状与所述工件200形状相近似。所述归零块36包括定位面361、第一归零面363及第二归零面365。所述定位面361抵持于所述定位块22后,所述第一归零面363所在位置为所述第二端面2014预设的标准位置,所述第二归零面365所在位置为所述第三端面2021预设的标准位置。调整所述第一测量件323及第二测量件343,使其测量端抵持第一归零面363或第二归零面365后,对其进行校正归零。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归零块36可以省略。

测量装置100在使用时:通过归零块36对第一测量件323及第二测量件343进行校正归零。之后,将工件200放于底座10上,并使第一端面2012贴合定位块22。移动安装板325至测量位置后,旋转把手3295释放固定杆329,使其伸入定位孔110中进行定位。之后,移动第一测量件323进行测量。再之后,移动第二测量件343进行测量。

测量装置100通过底座10上的定位孔110与第一测量模组32的固定杆329配合定位,使第一测量模组32处于较为精确的位置,使测量结果准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是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