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0015发布日期:2020-05-15 15:3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林地内地下水位监测是了解雨林气候的关键因素之一,林内地下水观测不仅可以详细记录地下水位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下水位的波动周期,提前做好丰水期和枯水期等应急准备。

现有技术中,地下水位观测的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工人用一根测绳放入井里,听到声音后记录绳子的位置,这种方式缺点是人为因素比较多,难以精确控制;二、在测绳上带有一个正负极,正负极放入水中会形成导体,会给测试一个信号,再记录测绳的长度,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对于比较熟练的工人来说测量能够比较精确,比如测量15米的深度,前10米工人可以快速的放入测绳,后5米可以缓慢的放入,如果没有经验的工人,放入时速度无法精确控制,会导致测绳的测头深入到水中一定的距离,导致测量精确性出现误差,为了避免出现误差,工人需要反复测量,并且每次测量都需要把测头擦干净,所以导致测量时间非常长;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观察的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包括观测井和浮球,所述观测井的底部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上方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外壁连接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外壁连接有纱网,所述观测井的上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观测井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井盖,所述井盖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浮球上连接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外壁套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贯穿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滑动连接在观测井内。

优选的,所述转盘底部连接有卡环且与转盘为一体成型,所述卡环卡接在井盖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观测井的顶部连接有铰链,所述井盖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观测井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连接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深度在一米以内。

优选的,所述观测井采用直径为65毫米的pvc塑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通过将观测井埋设在林地内设计位置处,此前需挖直径为100毫米的钻孔至设计深度,用水冲洗沉渣,冲洗完成后,将观测井下入孔中,直至限位板底面与地面贴合,此时限位板的上仍预留有100毫米的管道,便于开关井盖,并且在限位板与观测井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保证露出地面的部分不会被动物等冲击撞断,过滤装置处需用沙子回填,保证地下水的流通性,其余部位使用黏土回填即可,带安装完毕后,等待地下水渗入观测井中即可,在过滤段设置的纱网可以防止大型石子的进入,将大型石子阻挡在纱网外围,可以使纱网周围空隙增大,使地下水可以更好的汇集在观测井周围,保证检测的实时性,纱网内包裹的过滤棉可以组织细微的泥土流入观测井,防止沉淀池内过快的堆积,影响观测井的使用寿命,过滤孔将过滤后的地下水放入观测井内,用以观测使用,观测井内的浮球悬浮在渗入的地下水上,进而使刻度尺可以随时显示读数,在此处,由于刻度尺会受地下水位的变化上下浮动,为了防止刻度被磨损,在刻度尺外壁套设的防护罩可以对其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为了保证刻度尺可以上下浮动同时进行观测井内部的观察,使防护罩滑动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当需要打开井盖时,只需转动转盘使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重合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观测井;101、过滤孔;1011、沉淀池;102、过滤棉;103、纱网;104、限位板;1041、加强筋;105、铰链;106、井盖;1061、凹槽;1062、第一通槽;107、转盘;1071、卡环;1072、第二通槽;2、防护罩;201、浮球;202、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林内地下水位简易观测装置,包括观测井1和浮球201,观测井1的底部连接有沉淀池1011,沉淀池1011上方开设有过滤孔101,过滤孔101外壁连接有过滤棉102,过滤棉102外壁连接有纱网103,观测井1的上连接有限位板104,观测井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井盖106,井盖106上开设有凹槽1061,凹槽1061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通槽1062,凹槽1061内转动连接有转盘107,转盘107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1062对应的第二通槽1072,浮球201上连接有刻度尺202,刻度尺202外壁套接有防护罩2,防护罩2贯穿第一通槽1062和第二通槽1072滑动连接在观测井1内。

转盘107底部连接有卡环1071且与转盘107为一体成型,卡环1071卡接在井盖106的底壁。

观测井1的顶部连接有铰链105,井盖106通过铰链105转动连接在观测井1上。

限位板104上连接有加强筋1041。

沉淀池1011的深度在一米以内。

观测井1采用直径为65毫米的pvc塑料管。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将观测井1埋设在林地内设计位置处,此前需挖直径为100毫米的钻孔至设计深度,用水冲洗沉渣,冲洗完成后,将观测井1下入孔中,直至限位板104底面与地面贴合,此时限位板104的上仍预留有100毫米的管道,便于开关井盖106,并且在限位板104与观测井1之间通过加强筋1041连接,保证露出地面的部分不会被动物等冲击撞断,过滤装置处需用沙子回填,保证地下水的流通性,其余部位使用黏土回填即可,带安装完毕后,等待地下水渗入观测井1中即可,在过滤段设置的纱网103可以防止大型石子的进入,将大型石子阻挡在纱网103外围,可以使纱网103周围空隙增大,使地下水可以更好的汇集在观测井1周围,保证检测的实时性,纱网103内包裹的过滤棉102可以组织细微的泥土流入观测井1,防止沉淀池1011内过快的堆积,影响观测井1的使用寿命,过滤孔101将过滤后的地下水放入观测井1内,用以观测使用,观测井1内的浮球201悬浮在渗入的地下水上,进而使刻度尺202可以随时显示读数,在此处,由于刻度尺202会受地下水位的变化上下浮动,为了防止刻度被磨损,在刻度尺202外壁套设的防护罩2可以对其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为了保证刻度尺202可以上下浮动同时进行观测井1内部的观察,使防护罩2滑动在第一通槽1062和第二通槽1072内,当需要打开井盖106时,只需转动转盘107使第一通槽1062和第二通槽1072相重合即可,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