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粮食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光谱装置。
背景技术: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的根、茎或种子中,淀粉组成可以分为两类,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自然淀粉中直链,支链淀粉之比一般约为15-28%比72-85%,视植物种类、品种、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异。
粮食中直链淀粉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品质参数之一,淀粉的颗粒大小、糊化特性对食品的口感、白度、体积等品质性状和蒸煮品质有很大影响,这些因素又与淀粉的组成,即直/支比有关。不同直/支比淀粉做食品原料具有不同的加工性能。如高直链淀粉玉米,可以用来制造半透明食品包装材料、膨化食品、低脂食品、食品添加剂、玉米粉丝。
直链淀粉检测的方法主要比色法。比色法是检测直链淀粉含量的经典法,是大多数国家标准的参照方法,虽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检测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粮食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光谱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粮食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光谱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外壳内腔分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分隔板上表面设有环形的运输盘和位于运输盘中间的立柱;
所述立柱与外壳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有n个柔性非透光的幕布,所述幕布将上空腔分隔为n个单位空腔;
其中至少两个单位空腔上的外壳上设有用于加液的窗口,即为加液单元空腔,除加液单元空腔外的其它单位空腔为由外壳、幕布、立柱形成的封闭的检测单元空腔;在所述检测单元空腔内,所述立柱和外壳内壁上分别设有一组相对应的发射光源和光谱检测器;
所述运输盘上设有固定有检测容器;
所述运输盘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运输盘关于圆心转动,所述幕布上设有缝隙,供检测容器从一个单位空腔移动到下一个单元空腔;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旋转驱动装置、发射光源和光谱检测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光谱检测器检测得到的信息并输出检测结果;
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与检测单元空腔的数量比为1:1-5,所述加液单元空腔均匀设置在检测单元空腔之间。
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与检测单元空腔的数量比为1:2-5,所述加液单元空腔均匀设置在检测单元空腔之间。
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与检测单元空腔的数量比为1:3.
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检测结果包括对应在一个加液单元空腔中加液后的检测容器在到达下一个加液单元空腔前所经过的每个检测单元空腔中的光谱检测器对该检测容器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所述检测容器的数量与加液单元空腔的数量相当,所述检测容器对应加液单元空腔的位置设置。
所述检测容器的数量为n个,所述检测容器设置的间距为相邻幕布之间的间距。
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中设有洗瓶组件,所述洗瓶组件包括蒸馏水输入管、废液吸出管、用于固定蒸馏水输入管和废液吸出管的固定装置、设置在蒸馏水输入管的电磁阀、设置在废液吸出管的泵,所述固定装置上连接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蒸馏水输入管的一端连接有蒸馏水容器,另一端穿过固定装置位于转至加液单元空腔中的检测容器上方;所述废液吸出管的一端连接有废液容器,另一端穿过固定装置位于转至加液单元空腔中的检测容器上方。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气压驱动组件或液压驱动组件。
所述窗口处设有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合的门,当洗瓶组件完成洗瓶后,所述控制器控制门打开。
所述下空腔设有电机、齿轮传动组件,所述齿轮传动组件与运输盘之间设有联动件,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供联动件穿过的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光谱检测可以快速得到直链淀粉含量,且可同时间进行多个试样的检测,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分隔板、运输盘和旋转驱动装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洗瓶组件与检测容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分隔盘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01,窗口;102,门;2,运输盘;3,分隔板;301,环形槽;4,立柱;5,幕布;6,发射光源;7,光谱检测器;8,检测容器;9,蒸馏水输入管;10,废液吸出管;11,固定装置;12,电磁阀;13,泵;14,升降驱动装置;15,废液容器;16,电机;17,齿轮传动组件;18,联动件;21,蒸馏水容器;2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粮食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的光谱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将外壳1内腔分为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分隔板3上表面设有环形的运输盘2和位于运输盘2中间的立柱4;
所述立柱4与外壳1内壁之间等间距固定有n个柔性非透光的幕布5,所述幕布5将上空腔分隔为n个单位空腔;
其中至少两个单位空腔上的外壳1上设有用于加液的窗口101,即为加液单元空腔,除加液单元空腔外的其它单位空腔为由外壳1、幕布5、立柱4形成的封闭的检测单元空腔;在所述检测单元空腔内,所述立柱4和外壳1内壁上分别设有一组相对应的发射光源6和光谱检测器7;
所述运输盘2上设有固定有检测容器8检测容器8为透明材质(玻璃、树脂等)制成;
所述运输盘2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运输盘2关于圆心转动,所述幕布5上设有缝隙,供检测容器8从一个单位空腔移动到下一个单元空腔;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旋转驱动装置、发射光源6和光谱检测器7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光谱检测器7检测得到的信息并输出检测结果;
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与检测单元空腔的数量比为1:1-5,所述加液单元空腔均匀设置在检测单元空腔之间。
操纵时,通过窗口向加液单元空腔中的检测容器内加入适量的待测试样(粮食提取淀粉后,与碘作用,得到待测试样),然后运行,驱动运输盘转动进入检测单元空腔,进行光谱检测,获得结果,自动且快速,同时间可以进行多个试样的检测。
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与检测单元空腔的数量比为1:2-5,所述加液单元空腔均匀设置在检测单元空腔之间。方便进行重复性实验,排除仪器误差。
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与检测单元空腔的数量比为1:3。
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检测结果包括对应在一个加液单元空腔中加液后的检测容器在到达下一个加液单元空腔前所经过的每个检测单元空腔中的光谱检测器7对该检测容器检测得到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所述检测容器8的数量可以为与加液单元空腔的数量相当,所述检测容器8对应加液单元空腔的位置设置。同时间段(一个加液单元空腔中加液后的检测容器在到达下一个加液单元空腔前的时间)即可以进行多个试样的检测,最多同时进行检测的数量为加液单元空腔的数量。
所述检测容器8的数量也可以为n个,所述检测容器8设置的间距为相邻幕布5之间的间距。单元检测时间段(即刚转到一个单元空腔到准备转动到下一个单元空腔的时间)可以进行多个试样的加液,最多同时进行加液的数量为加液单元空腔的数量,单元检测时间段可以进行多个试样的检测,最多同时进行检测的数量为检测单元空腔的数量。
如图3所示,所述加液单元空腔中设有洗瓶组件,所述洗瓶组件包括蒸馏水输入管9、废液吸出管10、用于固定蒸馏水输入管9和废液吸出管10的固定装置11、设置在蒸馏水输入管9的电磁阀12、设置在废液吸出管10的泵13,所述固定装置11上连接有升降驱动装置14;所述蒸馏水输入管9的一端连接有蒸馏水容器21,另一端穿过固定装置11位于转至加液单元空腔中的检测容器8上方;所述废液吸出管10的一端连接有废液容器15,另一端穿过固定装置11位于转至加液单元空腔中的检测容器8上方。完成检测后的检测容器8进入加液单元空腔中,升降驱动装置14驱动固定装置11下降使蒸馏水输入管9下端部进入检测容器8中、废液吸出管10端部进入检测容器8到底部,控制泵13抽出废液,然后控制电磁阀12使洗液进入检测容器8,洗液的量大于检测试样的量,然后控制泵13抽出废液,重复多次,然后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装置14使固定装置11带洗液输入管9、废液吸出管10上升使洗液输入管9、废液吸出管10下端部离开检测容器8。对完成检测的检测容器8实现自动清洗,洗液可以为蒸馏水或者其它常见溶剂,主要是尽可能减少检测容器8中残留物质。优选检测容器8可以取出,如在运输盘2上设置与检测容器8适配的限位凹槽,检测容器8直接可以取出,替换新的检测容器,直接进行下一轮检测。
可以让操作人直接继续加液进行下一个试样的检测或者结束检测。
可以进行自动洗瓶,不需要检测人员进行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14为气压驱动组件或液压驱动组件。
所述窗口101处设有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合的门102,当洗瓶组件完成洗瓶后,所述控制器控制门102打开。避免外界物质及其它因素对检测试样产生影响,以及操作失误导致装置故障。
所述下空腔设有电机16、齿轮传动组件17,所述齿轮传动组件17与运输盘2之间设有联动件18,所述分隔板3上设有供联动件18穿过的环形槽30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