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966发布日期:2020-08-14 18:5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定子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缓速器是通过控制电路给定子总成的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转子总成随车辆传动部分高速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反向力矩,使车辆减速。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汽车缓速器可分为发动机缓速装置、液力缓速器、电涡轮缓速器、电机缓速装置和空气动力缓速装置等典型结构形式。根据制动转矩作用形式的不同,汽车缓速器可分为一级缓速器(作用在变速箱前端的缓速器)和二级缓速器(作用在变速箱后端的缓速器)。

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车辆辅助制动装置,由于其能够为车辆提供持续的、无磨损的制动力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型车辆上,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重要保障。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主要由转子与定子构成,其中定子固定在液力缓速器的壳体上,转子与车辆的传动轴相连,液力缓速器的工作液入口布置在定子叶片中间,工作液出口布置在循环圆的外侧,并且定子必须有至少一个叶片布置有气孔。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转子随着传动轴一直转动,当需要液力缓速器输出转矩时,工作液由工作液入口进入工作腔,工作腔内的气体通过气孔排出,工作液通过转子与定子的作用输出转矩,从而调节车速,因此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三个通道,分别为进排气通道、工作液入口通道和工作液出口通道。

目前,在液力缓速器中的定子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其在工作时,时需要涉及到工作液的流通的,而定子作为液力缓速器其中的一个部件,也是作为工作液流通的一个过渡部件,因此,也需要在定子上开对应的油孔,以方便工作液的流通。目前,在定子上开设油孔后,需要对油孔进行检验,以检查其是否有堵塞的现象,传统的检验方式是采用的人工肉眼观察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出现漏检的现象,另外,由于定子本身结构的特殊性,为圆盘结构,而在定子上开设的油孔均为倾斜的油孔,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人工检验的难度,增加了漏检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验方便、避免出现漏检的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检验机座;

一设置于检验机座上的工件装夹组件,所述工件装夹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检验机座上的工件装夹座,所述工件装夹座包括一固定外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外座内的活动内座,所述固定外座呈圆柱状,在固定外座内具有一容活动内座嵌入安装的通孔,所述活动内座包括一与固定外座相固定的活动内座主体,在活动内座主体的顶端安装有一对装夹板,所述装夹板与活动内座主体之间铰接而成,并由安装在活动内座主体上的升降机构带动进行上下摆动,实现对定子的装夹;

一设置于检验机座上的检验组件,所述检验组件包括一c形检验架,在检验架上安装有数对并列分布的检验探头组,每组检验探头组均由一位于定子上方、一位于定子下方的两个检验探头共同组成,所述检验架通过一安装支架安装在检验机座上,且检验架与安装支架之间通过摆动机构相连,所述安装支架由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工件装夹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在活动内座主体内位于装夹板的下方具有一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的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一上油/气口、一下油/气口,在活动空腔中安装有一升降活塞,所述升降活塞的顶端连接有一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伸出活动空腔外并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连接杆,同时在活动内座主体上位于活动空腔的上方具有一容连接杆上下活动的空腔,连接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装夹板的端部活动配合,所述连接杆在升降活塞的带动下进行上下活动从而实现装夹板的上下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检验机座上还设置有一工件定位组件,所述工件定位组件包括一设置于工件装夹座旁侧的工件定位座,在工件定位座靠近工件装夹座的一侧还安装有一工件定位缸,所述工件定位缸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锥形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一对设置在检验机座上的水平移动导轨,所述水平移动导轨沿着检验架至工件装夹座的分布方向延伸,在安装支架的底端安装有与水平移动导轨相配合使用的水平移动滑块,所述安装支架由安装在检验机座上的水平驱动缸驱动进行水平移动,并带动检验架靠近或远离工件装夹座。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为:在检验架与安装支架之间还设置有一对过渡板,分别为第一过渡板、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为一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共同构成的l形板,在第一连接板上具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弧形调节孔,在第二连接板上具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弧形调节孔,第二过渡板为一由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共同构成的l形板,在第三连接板上具有两个第三固定孔,在第四连接板上具有第四固定孔、第三弧形调节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之间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活动连接,第四连接板与检验架之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验机座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操作箱,该操作箱通过一7字形支架与检验机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检验装置,采用检验机座、工件装夹组件、检验组件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定子油孔的自动检验,无需人工进行检验,减少了人工劳动,也确保了检验的精确性。

工件装夹座采用固定外座与活动内座的配合,再利用活动内座内部的活动空腔、升降活塞、活塞杆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装夹板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了对定子的装夹定位固定,确保后续定子检验的顺利进行。

工件定位组件的增设,利用工件定位座、工件定位缸、锥形定位块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定子的外侧进行辅助定位,确保定子检测位置的定位固定,方便后续进行检验。

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利用水平移动导轨、水平移动滑块及水平驱动缸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检验架与工件装夹座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定子油孔的检验。

摆动机构的设计,采用第一过渡板、第二过渡板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检验架与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了检验架的多个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调节,以适应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定子油孔的检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子装夹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正视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8为图5的侧视图。

图9为图8的d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9所示的一种汽车定子孔检验装置,包括

一检验机座1,该检验机座1为长方体空心结构,检验机座1的四个棱角均通过立柱11支撑,立柱11的截面呈l形状,立柱11的底端具有与地面相贴合的矩形块,从而确保支撑的稳固。

一设置于检验机座1上的工件装夹组件,工件装夹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检验机座1上的工件装夹座,工件装夹座包括一固定外座2以及设置于固定外座2内的活动内座3。

固定外座2呈圆柱状,在固定外座2内具有一容活动内座3嵌入安装的通孔,固定外座2的底端通过支撑座21固定在检验机座1上,支撑座21通过螺栓与检验机座1相固定,在支撑座21内具有一圆柱形与固定外座2内的通孔相连通的空腔,固定外座2与支撑座2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活动内座3包括一与固定外座2相固定的活动内座主体31,在活动内座主体31的顶端安装有一对装夹板32,装夹板32与活动内座主体31之间铰接而成,并由安装在活动内座主体31上的升降机构带动进行上下摆动,实现对定子的装夹。

升降机构为:在活动内座主体31内位于装夹板32的下方具有一活动空腔35,在活动空腔35的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一上油/气口、一下油/气口,上油/气口处连接有一上油/气接头33,下油/气口处连接有一下油/气接头34,上油/气接头33与下油/气接头34分别通过各自的上油/气管、下油/气管接入供油/气罐,在活动空腔35中安装有一升降活塞36,升降活塞36的顶端连接有一活塞杆37,活塞杆37的顶端伸出活动空腔35外并连接有一水平设置的连接杆38,同时在活动内座主体31内位于活动空腔35的上方具有一容连接杆38上下活动的空腔,连接杆38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装夹板32的端部活动配合,其配合具体为:在两个装夹板32相互相邻的一侧的端部具有一u形开口,且该u形开口自开口处起逐渐向下倾斜,该u形开口位于装夹板32与活动内座主体31之间的铰接点的上方,在连接杆38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嵌入u形开口中并沿着u形开口进行往复移动的圆柱状活动凸起,连接杆38在升降活塞36的带动下进行上下活动从而实现装夹板的上下摆动。在进行装夹时,首先,上油/气口开始向活动空腔35内进油/气,下油/气口则将活动空腔35内的油/气向外抽出,使得升降活塞36向下运动,从而通过活塞杆37带动连接杆38向下运动,进而拉动两个装夹板32沿着装夹板32与活动内座主体31之间的铰接点向上摆动,使得定子能够顺利的套装在固定外座2上,并在定子套装在固定外座2上后,下油/气口开始向活动空腔35内进油/气,上油/气口则将活动空腔35内的油/气向外抽出,使得升降活塞36向上运动,从而使得两个装夹板32向下摆动,实现对定子的上端的限位,如图7所示。

对于工件装夹座采用固定外座2与活动内座3的配合,将定子套装在固定外座2外侧从而实现对定子的初步定位,再利用活动内座3内部的活动空腔35、升降活塞36、活塞杆37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装夹板32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了对定子的装夹定位固定,确保后续定子检验的顺利进行。

在检验机座1上还设置有一工件定位组件,工件定位组件包括一设置于工件装夹座旁侧的工件定位座41,在工件定位座41靠近工件装夹座的一侧还安装有一工件定位缸42,工件定位缸42的活塞杆的顶端连接有一锥形定位块43。工件定位组件的增设,利用工件定位座41、工件定位缸42、锥形定位块43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定子的外侧进行辅助定位,确保定子检测位置的定位固定,方便后续进行检验。

一设置于检验机座1上的检验组件,检验组件包括一c形检验架5,在检验架5上安装有数对并列分布的检验探头组,每组检验探头组均由一位于定子上方、一位于定子下方的两个检验探头51共同组成,检验架5通过一安装支架52安装在检验机座1上,且检验架5与安装支架52之间通过摆动机构相连,安装支架52由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工件装夹座。

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一对设置在检验机座1上的水平移动导轨53,水平移动导轨53沿着检验架5至工件装夹座的分布方向延伸,在安装支架52的底端安装有与水平移动导轨53相配合使用的水平移动滑块,安装支架52由安装在检验机座1上的水平驱动缸54驱动进行水平移动,并带动检验架5靠近或远离工件装夹座,在安装支架52的底端还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连接板55,该连接板55的顶端与安装支架52的底端相固定,连接板55的侧端与水平驱动缸54的活塞杆的顶端相连,同时在检验机座1上位于两个水平移动导轨53之间还设置有一容连接板55穿过并往复活动的通孔。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利用水平移动导轨53、水平移动滑块及水平驱动缸54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检验架5与工件装夹座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定子油孔的检验。

摆动机构为:在检验架5与安装支架52之间还设置有一对过渡板,分别为第一过渡板56、第二过渡板57,第一过渡板56为一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共同构成的l形板,在第一连接板上具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弧形调节孔,在第二连接板上具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弧形调节孔,第二过渡板57为一由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共同构成的l形板,在第三连接板上具有两个第三固定孔,在第四连接板上具有第四固定孔、第三弧形调节孔。

第一过渡板56的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具体为:在安装支架52上具有两个固定连接孔,通过一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固定孔后,再穿过安装支架52上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孔后,利用螺母锁紧,从而实现了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定点固定,再利用另一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板上第一弧形调节孔后,再穿过安装支架52上的另一个固定连接孔后,利用螺母锁紧,从而实现了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活动固定,在调节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相对位置时,分别将两个螺母松开,然后,转动第一连接板,使得第一连接板沿着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定点固定处进行摆动,而摆动轨迹为沿着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弧形调节孔的弧度方向进行摆动,并在第一连接板摆动到位后,再将两个螺母锁紧,实现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

第一过渡板56的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过渡板57的第三连接板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具体为:通过一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固定孔与第三连接板上的其中一个第三固定孔后,利用螺母锁紧,实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的定点固定,再通过另一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弧形调节孔与第三连接板上的另一个第三固定孔后,利用螺母锁紧,实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的活动固定,在进行调节时,调节方式与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调节方式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第二过渡板57的第四连接板与检验架5之间活动连接,其连接具体为:在检验架5上具有两个固定连接孔,通过一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四连接板上的第四固定孔后,再穿过检验架5上的其中一个固定连接孔后,通过螺母锁紧,实现第四连接板与检验架5之间的定点固定,再通过另一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四连接板上的第三弧形调节孔后,再穿过检验架5上的另一个固定连接孔后,通过螺母锁紧,实现第四连接板与检验架5之间的活动固定,在进行调节时,调节方式与与第一连接板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调节方式相同,在此就不再详述。

摆动机构的设计,采用第一过渡板56、第二过渡板57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检验架5与安装支架52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了检验架5的多个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调节,以适应于多种不同规格、不同斜度的定子油孔的检验。

在检验机座1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操作箱6,该操作箱6通过一7字形支架61与检验机座1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的驱动缸,均可以采用液压缸或是气缸。

工作原理:在进行检验时,首先,将待检测的定子台套装在固定外座2上,并利用两个装夹板32对定子的上端面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利用工件定位缸42驱动锥形定位块43上行,使得锥形定位块43穿过定子本身外表面所带有的孔后,实现定子的固定,然后,再由水平驱动缸54驱动安装支架52靠近定子,使得检验架5上安装的检验探头51分别伸入定子的上方与下方,然后,通过倾斜设置的检验架5上的位于定子上下两侧的检验探头51共同对定子内的油孔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堵塞的现象。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